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

“啓稟都督,我軍已經收復阜陵縣。”

“嗯,晉軍沒有阻攔?抑或是已經自行退走?”

“都督神算,晉軍確實是自行退走。我軍進入阜陵並未發生戰鬥。”

“呵呵呵,這個衛伯玉,果然也是個知兵的。當年在我幕府裡,還是小看他了呢。傳令,拿下阜陵後我軍停止西進。這收復失地的事情,到此就要暫停了。”

“諾!”

看着傳令兵匆匆離去,鍾邕忍不住問道:“叔父大人,這衛伯玉既然在收縮防線,爲什麼我們不把本方的戰線往西、往北再拓展一點兒?”

“呵呵呵,邕兒啊。那衛伯玉要把揚州兵團的部分兵力抽調進洛陽幫助司馬炎小兒重建中軍。所以不得不放棄本次大戰以來所獲得的我方城塞。但是我們在合肥大敗後,也是兵力嚴重不足啊。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雙方的統帥彼此之間形成默契。雙方都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裡,各取所需就好。要是哪個不開眼的前線將領貪得無厭,惹得兩國再起大戰……不要說爲叔和衛伯玉不能忍。就是建業和洛陽的那兩位陛下都不能忍!”

“兩位陛下都不想再打了嗎?這麼說起來,叔父大人,吳晉是要結盟了麼?”

“然也。衛伯玉前些時候已經來信向爲叔試探過了。他說西蜀在拿下雍涼之後,昔年強秦之勢已成。吳、晉若不聯手。遲早都是像關東六國那樣被逐一消滅!”

“叔父大人對此怎麼看?”

“情況沒有衛伯玉說得那麼嚴重。但西蜀的國力至此超過大吳已是不爭的事實。建業的那位陛下現在心裡的想法有些轉變了。如果爲叔所料不差的話,晉吳結盟,當是大勢所趨。”

“可若是晉吳結盟,揚州這裡就沒什麼戰事了。叔父剛剛接任江北都督……”

“呵呵呵,這樣也好。和衛伯玉做鄰居,很多時候他會對爲叔的志向進行配合的。說到掌控好江北,爲叔讓你去調查的事情弄清楚了麼?當初到底是哪家的私兵讓出了防線,導致丁老將軍全軍總崩?”

……

“順民,這一次戰敗的根源找到了麼?到底是哪傢俬兵讓出了防線?”

同樣的問題,建業皇宮,孫皓也是緊抓不放的。

東吳建國幾十年來孜孜以求的合肥城塞啊,就差那麼一點點就拿下來了。若是拿下這座東吳建國以來就一直反覆攻打卻始終沒能拿下的據點。再加上荊州那邊拿下了東吳建國以來從未拿下的襄陽。那毫無疑問,孫皓在東吳的威望將超過孫權,成爲整個東吳真正的說一不二的至尊。到了那個時候,孫皓就可以用更大的魄力進行國內的改革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局面,孫皓怎麼會不窮追猛打,怎麼會不刨根問底?

“陛下,典校爲此反覆奔走了一個多月了。基本可以確認的是兩支軍隊讓開了防線。”

“嗯。哪兩支?”

“一是桓勝的軍隊。當夜按照丁大司馬的安排,他的軍隊是我軍南方大寨西側的第一道防線。這支軍隊有三千人。其中桓傢俬兵有五百人,國家軍隊兩千五百人。據臣後來走訪當時軍中的軍侯、什長等低級軍官,他們都表示那天晚上突然之間晉軍就衝了進來。哨兵什麼的完全沒有發出任何預警。典校的推論是,桓家的私兵把我方的哨兵都偷偷解決了,以此給了孟觀抵近我方大營的機會。”

“桓勝?桓彝的兒子麼?”

“然也。陛下,這支桓氏乃是長沙桓氏。長沙桓氏始於桓階,此人先是武烈皇帝(孫堅)的僚屬。武烈皇帝被劉表襲殺後便留在了荊州。之後曹孟德取荊州,桓家大多數成員都出仕曹孟德。只有桓彝一人從荊州來到揚州出仕大皇帝。”

“哼,這是這些多子弟的世家一慣的做法。分開押寶嘛。到底是看好曹孟德多於大皇帝,只派了一個棄子入仕我大吳。”

“呃……陛下,這桓彝還是對大吳忠誠的。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被孫綝給……”

“哼!父親忠誠於大吳,結果卻生了一個貪生怕死,吃裡扒外的兒子!且不去說他。桓家在那一晚的作用就是確保晉國的騎兵能夠貼近我方大寨是吧?但是單單如此是不能引發我軍總崩的。還有呢?”

“還有就是虞家的私兵。當夜丁大司馬安排虞家的虞汜率領虞家士兵兩千人駐紮在桓勝的後方。據臣所走訪瞭解,當時在場的不少低級軍官和士兵都表示,在桓勝的部隊遭遇突襲後不到一刻鐘時間,虞家的陣地上就起了大火,而且到處都是‘晉軍來襲’的呼喊。由此導致我方軍心大亂……”

“哼哼,會稽虞氏,好,好得很啊。”咬牙切齒的說完這句話後,孫皓轉過身來:“文彬,若是朕沒有記錯的話,這虞翻當年有十多個兒子,現在全都在我大吳出仕吧?”

“是的陛下。當年虞仲翔說話口無遮攔,觸犯大皇帝,被流放到交州。後來大皇帝有悔意,派人尋找虞仲翔。但虞仲翔當時已經去世了。所以大皇帝厚待此人的子孫,虞仲翔十一子,全部在我大吳出仕。官職最高者爲名號將軍,最低者爲縣長。也有擔任廷尉、黃門侍郎等中樞官職的。”

“呵呵呵,真是好大一家子人啊。可是若以爲人太多朕就下不去手可就大錯特錯了!”

笑呵呵的說完這句殺氣騰騰的話,孫皓回過頭來對王誠道:“士季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士季昨天給臣來了一封長信。現在我軍在江北的失地已經收復得差不多了。整個過程中與晉軍交戰的次數沒超過五次,雙方傷亡人員均未超過一千人。士季說,現在晉國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們急着抽調部分還有野戰能力的揚州兵團精銳回到洛陽,以此爲基礎重新組建洛陽中軍。所以,三五年之內,江北不會有什麼危險。”

王誠囉囉嗦嗦的說了半天,上面的孫皓臉色卻越來越不耐煩。要不是看在對方在自己微末之時忠心耿耿的份上,孫皓都想罵娘了。

“順民,晉國的反應不要講了,陛下的意思是,現在士季,嗯,有沒有把軍隊全部抓住!”

“啊?哦,陛下恕罪。經文彬這麼一提醒,士季的信裡是提到過這麼一句話:‘各級軍官重新任命完畢,各傢俬兵出身的低級軍官已經全部放逐。’”

“這就行了!文彬,朕想,當年我們進入建業時定下的三步計劃。現在是該開始第二步了。”

“嗯。魯王黨隨着步家的覆滅已經不復存在。現在是該清洗會稽大族了。”

“嗯,虞、魏、孔、謝,會稽四姓。這一次,要全部一掃而空。如此,國家的戶口至少增長五六十萬不說,在冊良田怕不多出上千萬。”

“陛下,藉着虞氏通敵的由頭,要掀起大獄,剿滅會稽世家是可以的。但在此之前,有三件事陛下要先做好。”

“嗯,第一件是和晉國結盟對吧?”

“然也,陛下。西蜀強秦之勢已成。在北方,佔據高地,居高臨下俯視中原。在南方,佔據長江上游,若其國力足夠雄厚,其水軍順流而下對我大吳威脅極大。所以,必須與晉國結盟。”

“哎,真是……沒想到我大吳還在爲了一個合肥城塞苦苦作戰而不得的時候。西蜀都已經不聲不響的……罷了,這事必須去辦。不過兩國同盟的事情,洛陽那位應該比朕還着急。所以,朕就在建業等着他的使者吧。嗯,文彬,第二件事情,是要先和吳郡的世家打好招呼麼?”

“然也。會稽虞魏孔謝,吳郡顧陸朱張。這八大姓乃是國家穩定的兩塊基石。陛下要動其中一塊,必須要穩住另一塊。”

“此事朕已經在着手進行了,朕的女兒嫁給幼節的次子,幼節的女兒嫁給顧謙,顧家的女兒嫁給朕的幼弟……倒是文彬說還有一件事?”

“是的,陛下。上大將軍已經多次來信,要求從襄陽退兵……”

“哎,朕何嘗不知,揚州這一路失敗後,荊州那邊襄陽孤城是不能長期留在手中的。可是……”

“陛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襄陽,遠離長江。縱然我方水軍能夠在漢江中對晉國水軍戰而勝之繼續維持糧道。但襄陽孤城一座,遠離本土。長期把大軍擱置在那裡,真的是得不償失啊。我們老是扣着襄陽不走,這晉吳同盟無從談起。若是將來兩國戰事一開,晉國繞開襄陽直接去取西陵該當如何?若是將來西蜀與我交戰,西陵這邊危在旦夕,我軍荊州兵團主力卻被陷在襄陽又該如何?我大吳與晉國結盟後,西陵的戰略地位將無限拔高。所以,放棄襄陽,重守西陵,纔是符合我大吳利益的。”

“……文彬啊,有時候你這人真是直得讓朕難受。罷了,襄陽那邊的百姓已經轉移得差不多了吧?”

“陸幼節十天前來信說,襄陽城內的七萬餘百姓已經全部轉移到了江陵。”

“善,那就等着晉國那位派出使者吧。到時候朕就做個順水人情,把襄陽還給他們。”

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八十章 彈指三年間(三)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四七零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四四一章 幷州之會戰(二)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
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八十章 彈指三年間(三)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四七零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四四一章 幷州之會戰(二)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