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

“大王,我軍的戰損結果統計出來了。今日一戰,失蹤和陣亡的加在一起一共是六千七百餘人,輕重傷一萬零三百餘人。”

“哎,這就又是小兩萬人……加上前期移除障礙的一萬餘人。如此要塞,就算是有百萬大軍,又能如何?”

看着座下如此明顯散播失敗情緒的荀愷,司馬望連斥責的力氣都沒有:他也滿心都是絕望啊。

多棱要塞,比起平直城牆,攻城的難度提升了無數倍。直接強攻,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雖說司馬家的人除了把自己家的親戚當人外,其他人的性命並不當回事。但是士兵們陣亡多了,到底還是不會傻傻的聽命去排隊送死的。再說了,就算士兵們聽話,但士兵死光了,司馬家去哪裡稱王稱霸?

所以,在找到可靠的攻城辦法前,蟻附攻城是不能用了。

那麼,其他的攻城方法呢?地道不行,投石機由於射程不如對方,也是不行的。斷絕敵人水源?人家兩座城就在渭河邊上,如何斷絕?

目前看起來,好像只有長期圍困,把敵人餓死在城裡了。

要把敵人餓死,首先需要保證一條:自己的糧食比敵人多。現在,關彝在城內有一百多萬石糧食打底。足夠三萬多人吃上兩年之久。而司馬望這邊呢?長安庫房說起來有三百萬石糧食。但是他要養的人比關彝多啊。

而且,他這三百萬石糧食要養的,馬上就不僅僅是這接近二十萬的關中軍團了。

……

西元268年四月,益州,成都,大司馬府。

“啓稟長史,這是昨天陛下的行程報告。”

“嗯,我看看。”從來以玩世不恭的面目在人間遊走的簡無雙簡大爺在這個時候的樣子若是讓不瞭解他的人看到了,一定特別的驚訝:全神貫注,極爲認真和細緻。

作爲穿越者,關彝對劉禪根本不抱任何幻想。所以他對皇帝的監視,一點都沒有放鬆。以前這一塊工作是馬過的日常,而現在,則是簡單的日常。

“嗯?嗯~~!陛下昨日又接見了譙熙?本官記得,這是陛下最近三個月裡第四次接見譙熙了吧?”

“是的,簡長史。第一次是去年的十二月五日,當時只是譙熙普通的拜見,持續時間只有一息。第二次是……昨天是三個月內的第四次,持續時間約莫一刻鐘。”

“都說了些什麼?”

“陛下身邊的宦官轉述過來的記錄在此。但是因爲這宦官不識字,說的東西不太詳實。而且這一次只有這一個宦官在陛下身邊,無法互證。所以……”

“哼,這個傢伙仗着是大司馬的大舅哥,就以爲本官拿他沒辦法了麼?去,讓郤從事發個調令,然後拿到尚書檯讓張二叔用印,直接把這傢伙發配到安定郡去做縣長。”

“諾!但是長史,下官要提醒您一下,現在安定郡還不在我大漢手裡。”

“就是要這樣啊!他譙熙不是很有本事麼?在我大漢席捲隴西的大好局勢下,他就不能來一個單騎下安定麼?”

“下官明白了。稍後就去辦理此事。”

“嗯。”再一次非常專注的審視了一遍劉禪的日常行蹤報告後,簡單擡起頭:“朱提王那邊有什麼異常沒有?”

“稟長史,這是剛剛送到的朱提王日常報告。由於路途原因,這份報告是十天前的。”

“哎,朱提和成都的鴿站還是不穩定麼?”

“是的,十羽信鴿傳遞消息,一般只有兩三羽才能抵達。有時甚至一羽都沒有。烏蒙家的人猜測,可能是橫斷山區附近,猛禽太多,導致信鴿飛越過來要冒極大的風險。所以,還是人力傳遞可靠一些。”

“好吧。”對於朱提王的日常,簡單就不是特別上心了。畢竟,從當年在成都不敢出陣,從而被全國軍民鄙視的那一刻起,劉璿的政治生命可以說就已經終結了。

接下來簡單又非常認真的審閱了皇室諸人的綜合報告,這一番工作下來已經是日上三竿,接近午時了。

擡手,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簡單道:“你那邊還有沒有特別要報告的?”

“回稟長史,今日是沒有的。”

“嗯,那就這樣吧。先吃飯,然後本官要午休一會兒。下午未時的時候,叫令緒過來見我。”

“諾!下官告退!”

所謂令緒,乃是裴越的表字。而裴越,則是蜀漢前任光祿勳裴雋的長子。

裴雋和現在晉帝國的尚書令裴秀一樣,出自聞喜裴氏。兩人的關係是:裴雋的哥哥叫裴潛,裴潛的兒子叫裴秀。晉國的裴秀管蜀漢的裴雋叫叔父,叫裴越爲堂弟。

話說這裴雋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因爲其姐夫被任命爲益州長史,就歡歡喜喜的跟着姐夫姐姐去益州玩。結果去了那裡後遇上劉焉故意派出張魯堵塞益州和關中的交通,這就回不去了。不得已留了下來。也正因爲如此,所以蜀漢內部也有聞喜裴氏的存在。

(蜀漢內部還有河內司馬氏的存在呢。早年因爲劉焉的關係,東州派的第一代其實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華。)

裴雋去世得早。其長子裴越先是擔任蜀漢羽林軍團的督軍。後來關彝開府,整個東州派最先向復興社靠攏,裴越就此進入大司馬府,做了馬過麾下專管農業的典農校尉。

“屬下拜見簡長史,不知長史相招,有何差事派下?”

“呵呵呵,令緒來了啊,坐,請坐。”簡無雙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些超級世家培養出來的孩子了,這講究禮儀簡直到了變態的地步,讓一直都放蕩不羈慣了的他很不適應。

但是,工作要緊嘛。所以簡無雙還是難得的雙腿併攏,端正的把屁股放到自己的雙腳後跟上:“這次請令緒過來,就是想問一問,今年的春耕差不多結束了吧?”

“長史容稟,目前我大漢除了隴西四郡和涼州兩郡外,原有的二十二郡中,武都、陰平、汶山三郡是以種植冬小麥爲主,所以不存在春耕的問題。剩下十九郡,大規模的春耕已經全部結束。各地秧苗的培育已經開始。到了下月中下旬,就要開始插秧了。”

“善,今年預計南方十九郡的稻田面積能有多少?”

“呃……下官查閱一下……哦,南方十九郡,預計種植水稻的田地,今年是一千九百萬畝,比去年增長了四百萬畝。”

“增長這麼多?是因爲佔田令麼?”

“此乃其一,還有就是大司馬在前年年底從東吳搬了五萬人過來。其中有四萬人進入國家民冊,光是這四萬人,新開墾的田地就不下一百萬畝。”

“很好!如此算來,今年的七月間我們至少能有兩千萬石糧食稅收,扣除各種俸祿後,再怎麼也有八百萬石糧食入庫。”

“是的,只要今年不發生什麼大的災害,理論上應當是如此。”

“呵呵呵,我益州到底是天府之國,遍及全國的農業災害在我益州可沒那麼多。嗯,今年剛剛開始鋪開的土豆種植,有多少畝?”

“呃……長史恕罪。因爲此物是剛剛向全國推廣,所以不少農戶心存疑慮。典農衙門雖然在司聞曹的配合下組織了多輪的實地勸說,但效果不是很好。而且這東西的種植居然和水稻育秧時間衝突,所以各地農戶的精力也很有限……今年三、四月間,一共種植了三百萬畝的土豆。”

“呵呵呵,這個東西在我益州稍微靠南的地方,那可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啊。也就是今年兄長的命令下得晚了一點,不然南中那邊去年十月開種的話,現在都收穫一季了……無妨,今年春天種下去,夏天收穫的時候差不多水稻也該收了,到時候那些百姓就知道,大司馬拿出來的這個東西,到底是如何的驚豔!”

“呵呵呵,下官也對此很是期待呢。這東西產量如何下官不知道,但下官知道的是,這東西不挑地,什麼山區、沙地都能種。如果真如長史所言產量極高的話。最多明年,我大漢的耕地面積可以翻倍!”

“你會看到的。我家兄長說,大漢的耕地面積,即便只是現有的二十二郡,只要人力足夠,就算開出一億畝的耕地也不用奇怪。”

看了看嘴巴大得可以塞下雞蛋的裴越,簡單笑了笑,另外起了一個話題:“此次我國北伐,抽調了大約十萬民夫,各地的春耕沒有什麼勞力不足的問題吧?”

“還好,大司馬和大將軍都是體恤百姓的人,到了今年的二月間,就放回了大量的隨軍民夫返鄉。所以只是有的地方春耕的時間晚了一點,其他的倒是無礙。”

“那就好啊。嗯,對了,孔碩(王頎)那邊你去看了沒有?”

“下官本來計劃今年二月那邊開始培育秧苗的時候就過去,但王從事說現在都是秧苗,看不出什麼東西來,叫下官今年七月收穫前趕到就可以了。”

“嘿嘿嘿,這個王孔碩,還真是小孩子脾氣。這寶貝還要藏起來麼?哎,說起來,這土豆到底還是有很多不足的,本官以前曾經試着連續一個月把土豆當主糧,結果各種不舒服。所以這東西也就是能果腹用。真要我大漢人人都吃好飯,還要看孔碩那邊的成績啊!”

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四四一章 幷州之會戰(二)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
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四四一章 幷州之會戰(二)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