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旗制而行
正紅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爲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 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 爲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着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 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
鑲紅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爲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 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 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白旗,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 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製。正白 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爲皇帝親兵, 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爲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 爲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鑲白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爲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於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藍旗,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 鄰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爲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 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 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 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
鑲藍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質色爲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 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 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着名錶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歷史上臭名遠揚的“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和正直善良的慈安皇太后(也稱東宮)都是。
任教授講完後,劉曼說,難怪我的那個同學一說自己的旗里人,那個勁兒的。劉浪說,有什麼牛的,再怎麼也過去了,拿祖宗的事炫自己有意思嗎?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水下契棺 就愛看書網(92ks.com)”查找本書最新更新!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本書手機閱讀地址:發表書評: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第708章 旗制而行)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