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

bookmark

上京城的朝廷錢莊幾乎都是在城中最繁華的地方,尤其是錢莊總號,更是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御前大街,雖然比不上大宋的北京城,可好歹也是大遼都城中最繁華的地段。

可現在…………屍橫遍地,慘不忍睹,瘋狂的人羣已經把整個錢莊都快摧毀了,四周高大的院牆被扒倒,地上的血液粘稠的擡不起腳。

那原本固若金湯似得的錢莊錢櫃早已不見蹤影,數百人的力量也許不算什麼,可數千人,上萬人的力量足以摧毀一切,即便是用雙手去扒拉,也生生的把那鐵籠給拉扯斷了。

鐵山在混亂開始的時候便把自己藏了起來,瘋狂的人羣殺不得,也殺不光,他在戰場上見過瘋狂的人,遇見這種敵人最好遠遠的一箭射死,要麼便是躲得遠遠的,能有多遠躲多遠。

至於肉搏,白刃相交?簡直就是個笑話!

這些人連命都不要害怕被你砍一刀?即便是鋒利的刀劍穿過身體,他們也會死死的拽住和你同歸於盡!

五百巡城弟兄一個不剩,鐵山微微嘆息,這些人都是大遼的精銳,可當他們安逸的太久了,在不該動刀的時候動刀,簡直就是自尋死路,血腥的味道更能刺激人的瘋狂。

但鐵山沒想到的是,這些平民百姓的破壞力,整個錢莊,連同四周的高大院牆和望樓都被推到,一片廢墟之中傳來的是無數痛苦的呻吟。

鐵山知道,踩踏致死的人一定比廝打中死掉的人要多得多,但這時候法不責衆,何況是朝廷本就有愧,若是處理不好,這一幕還會上演,甚至是在宮牆邊上上演。

城中的守軍早已趕來,但面對這場浩劫的時候,他們也只能小心的在側翼疏散人羣,暢通道路,否則連他們也會被捲入其中,到時候想要出來便只能殺人了。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災難會來的如此措手不及,遼朝完全沒有應對之策,措手不及之下,破壞力是驚人的,錢莊的災難只是開始,接下來纔是真正的災難。

百姓手中的官子變得一文不值,商家自然拒收,絕大多數人的財富在瞬間便蒸發的乾乾淨淨。

老百姓可想不通,也不知道什麼叫通貨膨脹,更不知道什麼叫貶值,他們只知道自己手中的官子都是真金白銀換來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下來的,現在突然就一文不值,商賈拒收,他們接受不了。

沒錢如何買糧食,如何看病抓藥,如何購置日用所需?!

他們連命都活不下去!

所有人都在想,自己當初可是用家中的金銀銅換來的官子,憑什麼就不能用了,既然不能用就該向朝廷討個說法,畢竟當初朝廷承諾過,兌換來的官子就是金銀,也可兌換成金銀。

當人變得一無所有,當百姓手中的官子變成廢紙,當辛苦一輩子的積蓄化爲烏有的時候,什麼恐懼,什麼敬畏之心便消失的一乾二淨。

活不下去的人甚至會用自己的生命討說法,他們聚集到皇宮的宮牆之外,聚集到上京城的御道上,他們要爲自己討個說法!

上京城的宮帳軍還從未遇到過如此規模的混亂,不遠處的朝廷錢莊早已變成了一座廢墟,現在,城中的百姓又開始向皇宮圍攏過來,這是自大遼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甚至連城中的守軍也不再那麼積極,遠遠的躲在一邊不敢靠近或是說不想靠近。

在這場混亂之中大家都一樣,沒有什麼身份的區別,百姓,士兵,將軍,虞候,官員,商賈,小販,都一樣,當官子貶值的時候,他們統統破產了……

上京城中的守軍,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手中也只有官子,誰也不知道,這場浩劫來得如此突然。

他們巴不得,有人幫他們出頭,作爲士兵,一旦圍困皇宮,那就是謀逆大罪,他們去不得自由百姓能去的。

這時候所有人都想問一句爲什麼?爲什麼,大遼的官子會一文不值?爲什麼在錢莊中兌換不出真金白銀?爲什麼直到現在皇宮的宮門,依舊大門緊閉。

解釋一個合理的,可以說服衆人的解釋。最少他們要看到朝廷的行動或是看到皇帝的表態。

此時此刻的皇宮之中,早已是亂了規矩。

和百姓們猜測的恰恰相反,在官子崩潰的那一瞬間開始,整個皇宮,整個朝堂,早已是忙得不可開交。

大宋商家的兌換,已經引起了張儉的警覺,但他沒有想到是發得如此突然,朝廷錢莊的總號之中,存有大量的儲備,五百萬貫整整五百萬貫,居然在半天的時間之內就被兌換的一乾二淨。

張儉望着對面的錢莊度支使陳柏翰破口大罵道:“愚蠢愚蠢至極,宋人商家如此之多,兌換金額如此龐大,怕是早已超出了總號的儲備,爲何不關閉多餘的櫃檯,減緩兌換速度,把時間拖上一拖,從城中各處錢莊調來更多的錢財或交子。”

陳柏翰無奈的苦笑道:“若是真如左丞相所言,那便是僥天之倖。城中所有錢莊都遭受了宋人商家的兌換,他們何時從上京城中拿走了五百萬貫?而是不下千萬貫啊!”

“什麼?!”

一千萬貫,這幾乎相當於大遼一年的稅收,這麼龐大的一筆財富居然被宋人商賈拿走了?

不可置信的望着陳柏翰,張儉猙獰的臉都變了形:“你們是一羣豬嗎?如此龐大的一筆錢說兌換就兌換?”

“不……兌……不行啊!他們手中拿着的都是真的官子,不兌便是說我大遼無錢,說我大遼無信,下官擔待不起……”

陳柏翰的聲音都變了,顫抖的說出每一個字,因爲他已經看見了遠處出現的皇帝,耶律洪基。

陳柏翰急急的向張儉問道:“現在如何是好?上京城中的百姓,已經開始聚攏在皇宮的周圍了。一旦有警,後果不堪設想。”

張儉長嘆一聲:“箇中緣由,怕是你也應該知曉了,上京城中出現的官子數量,遠遠超過了錢莊的儲備。”

陳柏翰轉頭望向了耶律洪基這位大遼的皇帝,張儉一語道破,皇帝加官子東窗事發了。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