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

bookmark

草原最重要的是什麼?或者說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人口嗎?不是,而是養活他們的草場,在傳統的勢力爭奪中,最重要的就是奪取更多的草場,這也是草原上部族強大的根本。

只有拿下更多的草場纔能有能力養活更多的族人,如此一來部族纔會壯大,這是一條草原上發展的至理,也是亙古不變的事實。

無論是草原還是中原都一樣,在這個時代土地就代表着資源,土地越多,資源便越多。

而趙禎的目的一直也不是草原各部,而是整個草原的土地,草場,山脈,樹林,這些自然資源是不會移動的,也不會遷徙,佔據了這些便是佔據了整個草原。

這是一招偷樑換柱,也是一招釜底抽薪,看似是在征伐草原諸部,其實是在爲大宋開疆拓土,同時也在爲草原的改革做準備。

既然利益所在是草場,那就把草場掌握在大宋的手中,所有的土地都歸大宋所有,即便是呼倫貝爾城塔塔爾部和北戍司的土地也不能例外。

這邊楊懷玉前腳把草原平定,另一邊大宋派出的土地清查官員便到了,事實上不光是阻卜部附近的部蒙,無論是在北戍司還是在呼倫貝爾城,兩地的草場都已經被統計完成。

只剩下阻卜部附近的部族,他們剛剛被大宋攻佔,大宋的官員便出現在這裡,這是一場規模浩大的統計工作,統計的官吏都是從全國抽調出的地方幹吏,無論是俸祿還是待遇都是極好,何況這些人都想要出人頭地,通過吏的身份進入仕途,這一次的丈量清算工作必須出彩,否則便沒有了晉升的機會。

從小吏變成官員,這中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而趙禎在這條鴻溝之上搭建了一座特殊的橋樑,以前也不是沒有小吏變成官身的機會,只是極少,還要有官員的作保和推薦。

可以說是鴻溝上的一座獨木橋,但現在不同了,趙禎的政策非常簡單,本職工作做的好,並且能得到地方官員的推薦,朝廷便會派人考察他平日裡的口碑,辦事能力,通過之後名額進入晉升試,兩年後由朝廷出題全國進入晉升試的小吏都可以參加,一旦通過便是官身。

爲了放止官員的卡扣,朝廷規定,每年地方官員都要推薦名額,若是不符要求過多,考察之人發現另有賢才,勘磨五年不動,直到推薦的人數附和要求者達十人方可正常勘磨。

五年,這對地方官員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折磨和壓力,並非是這五年不好過,而是在官場上會背上一個嫉賢妒能的名頭,而五年之後,和他一樣的官員怕是早已身居要職了。

誰也不會拿自己的仕途作賭注,即便是平日裡不待見的官吏,若是真有能力,推薦也就推薦了,當然,若是品行不正,再有能力也萬萬不敢推薦,否則追究下來便是自己薦人不明,萬一監察司的人追查下來,還要揹負一個收賄受賄的嫌疑。

不過大宋官員的行爲在草原人看來簡直是癡心妄想,這草原如此廣闊如何能統計出來,並且還要詳細具體?

不過他們小看了華夏的智慧,更小看了民間官吏的智慧,他們雖然是官吏,讀書科舉不如官員,但他們有着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

眼下這些小吏在草原之上騎馬,後面是一輛輕便的小車,小車之上放着一斗斗的白石灰,馬兒疾馳,石灰便通過小車上特製的墨斗灑下,不多不少剛好是提條直線。

還不過他們不是通過墨斗畫下的直線來測量,而是通過墨斗中白石灰的分量進行測量。

一斗白石灰能劃線剛好是五里地,不會多也不會少,用了多少鬥白石灰難道不知?用了多少便是有多遠的距離,有了長和寬,面積便好算了。

數萬的大宋官吏在草原上忙碌着,待楊懷玉徹底平定草原之後纔剛剛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裡,笑你們基本完成了統計,並把數據直接報給了趙禎。

趙禎的巨大宮帳也擠滿了三司的官員,這一次是他包拯親自請纓帶着一幫三司的官員前來,頗有老驥伏櫪的感覺。

趙禎頗爲驚訝,開始還不明白爲何包拯要來這北方寒冷之地吃苦,追問之下他纔回答:“朝臣之中精通算術,且做事仔細穩重的三司官員除了蔡伯俙便只有老臣了,最要緊的是,老臣沒有老寒腿…………”

老寒腿?這話趙禎是萬萬不信的,搖了搖頭道:“朕可不信這話,你定然是還有話不肯說出來,朕可是好奇的緊!”

被皇帝這樣追問,包拯露出尷尬的笑容,其後才道:“老臣是覺得官家此法甚妙,頗有千年大計之感,別人來了老臣不放心,還是親自來了的好。”

趙禎眉毛一挑:“哦?這麼說來包相公看出朕的法門了?如此甚好,朕就是要把草原變成中原,只不過這裡講究的是均貧富,分草場!朕要讓草原百姓自己維護自己的權利,自己站出來反對曾經的主人,維護大宋的權利!”

包拯望了趙禎許久,長嘆一聲:“蔡伯俙說陛下有天人之智,範相公說陛下有萬世之眼光,老臣不信這些,只覺得陛下天縱奇才,但沒想到老臣錯了,陛下之才,蒼宇少見,寰宇無雙!此法一出可將草原安穩的納入大宋,前朝百代無法做到的事情,陛下做到了。此乃彪炳史書之大韜略,老臣歎服!”

趙禎楞了一下,沒想到包拯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還真是轉變頗大,要知道他在朝中一直是以諫臣自居,雖然掌三司國之財政,但諫官的責任一分也沒少出。

包拯沒空關心趙禎的想法,而是舉着手中的案牘道:“陛下,草場已經統計出來,接下來便是統計草原部族人數多少,地域所在,牲畜幾何,待這些統計完成後,便可開始均分草場。只不過那些部族的族長,權貴…………”

趙禎擺了擺手,冷冷的笑道:“這些不用我大宋操心,只要讓官員把話放出去,讓草原百姓來登基,接下來的事情,他們會自己解決,朕相信草原人也是人!”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三百五十四鋒芒!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三百五十四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