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

夏竦已經得到兩府的公文,監軍的任命算是徹底敲定了,昨晚他在家中大醉一場,今天起來還有些頭疼。

洗漱好了之後打了一套從狄青那學來的五禽戲,雖不知是不是華佗的真傳,但至少腦子清明瞭許多,宿醉的症狀也減輕了,看來這套五禽戲應該不假。

來到花廳,夫人早就準備好了早上的飯菜,精緻的點心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稀罕最能讓人口齒生津。

王氏看了一眼緊皺眉頭的夏竦道:“昨夜高興的很,今天便一副苦臉相,沒有來得!”

夏竦笑了笑:“老爺我的苦臉乃是宿醉之苦,與你說的不相干!”

王氏微微抿嘴道:“看把你高興的,不就是個監軍的差遣嗎?豈能比得上堂堂的參知政事來的舒坦?”

夏竦喝了一口白米粥道:“你一個婦人知道什麼?參知政事只能參議朝政,而我大宋的官員各司其職,又沒有什麼大的變動,無事可做的緊,現在我謀了個監軍的差事,總算能把這身老骨頭給活動開了!”

王氏撇了撇嘴:“你這話說的,難道天生就是勞碌的命不成?我可聽說,現在退任的官員能在西京置辦好大一塊宅院,你一個參知政事,怎麼說也……”

“住口!愚婦再敢說這樣的話,老夫便休了你!”

夏竦怒吼的打斷王氏的話,讓花廳中的侍者噤若寒蟬,老爺昨天還是高興的很,怎麼今天就和夫人吵起來了?

王氏委屈的說道:“我不過就是這麼一說,等你以後退仕了也好有個打算不是?”

夏竦哼了一聲:“老夫絕不會退仕!即便身死也要死在仕途上!”

王氏不服的說道:“你這話說的如此決絕幹嘛?人家王相公也不是退任了嗎?”

“王相公年歲太大,還待在平章事的位置上便是素食餐位……”

夏竦說着說着便住口:“一頓好飯被你糟蹋成這樣,真是大煞風景,來人,取老爺的劍來!”

王氏不滿的說道:“好好的配什麼劍?你是文資,可不敢往那刀光劍影裡鑽。”

“聒噪!”

夏竦不耐煩的提起寶劍系在腰間:“你懂什麼,現在的官家可不是先帝,重文輕武已經名存實亡,官家對武將的照顧一點也不輸與文官,要是沒有這些用生命鮮血保家衛國的將士,我大宋如何談得上長治久安?”

王氏不再與夏竦爭辯,她知道自己的夫君是武官出身,當初一個小小的三班差使,如今已然是堂堂的一國副相參知政事,可他心中依然保留着武人的特質,一直認爲自己就該照顧武將,這個監軍纔是最好的!

王氏不理解自己無所謂,夏竦不屑與一個婦人說什麼,現在文武相當,自己終於能實現軍功建業的夢想,就像官家說的:“大丈夫軍中建業,一點也不比操勞與朝堂差!”

今日還好,門口高大的軍馬讓夏竦心頭暢快,青光的寶劍,高大的駿馬,這纔是大丈夫的應該有的東西,總比把那婦人的流螢小扇掛在腰間更像個男人。

夏竦翻身上馬,以後自己就要去封丘軍營辦差,官家把重要的招兵差事交給自己處理,絕不能有所懈怠有負聖望,夏竦比誰都清楚官家的兵制有多麼重要。

馬兒彷彿能夠感受主人的高興,歡快的邁着馬蹄緩緩前進,這讓馬上的夏竦大爲感慨,這大食馬就是好,不光高大且耐力強勁,還很通人性,輕快的就不像是在騎馬。

要是擱在以前,這樣的一匹駿馬夏竦可不敢想,可現在,大宋可不差軍馬,每年都能有數千匹的送來,監軍是幹什麼的?不就是爲軍隊提供後勤保障,約束好軍隊的嗎?

這些軍馬在夏竦的眼中可都是寶貝!

當然,招來的新兵也都是夏竦的寶貝,年輕力壯的新兵,經過軍中的訓練便能成爲精幹的戰士,這比什麼都重要,招兵的公文已經從樞密院向大宋全國發出。

還是官家的主意好,不採取強硬的徵兵之法,而是用道德的說教,以及情理來徵兵,在輔佐以免去幾年稅收的小利益便可使得許多家庭甘願讓兒子當兵,反正如今的大宋並沒有什麼戰事。

在軍中吃得好穿的暖,服役四年之後便可免去家中四年的稅收,這筆買賣可是相當的划算,而且還能存下一點錢財,雖然補貼不多,可總比沒有的好,畢竟軍中是一切都包的,甚至連看病都不用自己去藥鋪抓藥。

這樣的好事上那去找?

夏竦覺得這次招兵的人數會大大增長,自己甚至都會忙不過來!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現象,之前的兵役對百姓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即便如大唐的府兵制度也是如此,百姓的青壯都被拉去當兵了,雖然當兵吃餉天經地義,可卻與大宋不可相提並論。

大宋的禁軍在當兵其間不事生產,完全的接受禁軍訓練,等服完兵役後再回家中勞作,並且有特殊的公文以示尊重,有這樣的待遇可不得了。

果然當夏竦進入自己的簽押房中之後,楊懷玉和狄青兩人便歡天喜地的走了進來,開口第一句話便是:“夏監軍,這次我大宋禁軍招兵可是人滿爲患啊,你可不知道當時有多少青年前來應徵,各地州府報來的人數已經遠超咱們要招收的人數了!”

夏竦微微一笑道:“這是好事,擇優而選便是,一定讓要精挑細選,把優秀的種子給選出來,他們將成爲我大宋的第一批役兵,萬萬不可小視。派出軍中的老兵前去挑選。”

楊懷玉笑道:“這事情自不用說,各營的校尉,可都是在摩拳擦掌,非要挖出寶貝才肯罷休嘞!”

狄青打斷楊懷玉的話道:“讓各營校尉去挑選有些大材小用,只需讓老兵挑選便是。”

他的話讓夏竦點頭:“沒錯,挑選新兵有條有框,簡單的很不用軍中校尉親自去,白白的浪費人力,我這便去上奏官家,看能不能請那些親衛司的老兵前往各地挑選。”

狄青和楊懷玉兩人幾乎同時在心中翻了個白眼,夏竦真是夠絕的,話說的恰到好處,可手段不可小視。

官家的親衛司可都是百戰悍卒充任,沒有一個好糊弄的,讓他們去挑選新兵,一定是挑最好的,但兩人依然大大的贊成,畢竟新兵終究是要分到禁軍中的。

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
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