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

趙禎的思想是超越這個時代人的,即便是跟隨趙禎多年的蔡伯俙也無法理解。

當然他知道趙禎的手段是什麼,合縱連橫,挑撥離間,圍魏救趙,這些手段對於漢家來說太熟悉了,但對於西方來說,這些東方的古老智慧卻是難以捉摸的。

趙禎和蔡伯俙長談了一次,也讓他腦袋中的思路更加清晰,世上的諸多事情其實就是這樣通過腦子謀劃出來接着逐漸變成現實的。

挑撥西方,使得西方出於戰爭和動盪之中難嗎?當然難,可相比一個王朝的建立以及走上強大,這些又好似不算什麼。

崇文院中依舊是充滿了忙碌,范仲淹在看到趙禎之後急急的打算起身行禮,但去被趙禎所阻止:“勞煩國事,無需多利,這傳位大典怕是要難爲你了。”

范仲淹儒雅的笑了笑:“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再說官家的計策臣下十分看好,事關我大宋千百年之國運,臣現在的幸苦又算得上什麼?”

所有人當中只有范仲淹瞭解趙禎,因爲他站的位置最高,看的也最長遠,趙禎心中的所想他非常理解。

這個計劃趙禎並沒有和范仲淹說過太多,但他卻窺一斑而知全豹,並且態度轉變的很快,從一開始反對趙禎傳位太子,變成支持趙禎傳位的人了。

趙禎笑了笑道:“朕是擔心你受到朝臣們的難爲,畢竟此事你一人承擔,朝野上下的流言蜚語怕是不少,你身爲中樞的宰執相公,必然會被人們所詬病此事。”

范仲淹看了看趙禎,他還是第一次發現原來官家有時也是這麼的關心他:“此事於國有益,臣自然會鼎力支持官家,朝野上下的流言蜚語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已,臣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官家所做之事關係大宋千百年之基業,臣豈能不盡心盡力?”

趙禎微微感嘆:“沒想到還真的是你範希文最瞭解朕,便是蔡伯俙都沒看明白的地方,你卻能看明白,是朕之前和你交談甚少了些。”

范仲淹有些奇怪的望着趙禎,他不知道官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作爲臣子和大宋的宰執相公,他覺得自己和官家的交流並不少,往常官家在神都城時,君臣二人常常對奏,也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啊!

他並不知道,趙禎是感嘆他和這位名相私底下的討論太少了一點,現在看來能坐上宰執相公的位置,范仲淹必定不是尋常人。

有些話不能尋旁人談的,和他說倒是不錯,只是自己發現的太晚了一點。

雖然趙禎當初提拔和任用范仲淹是故意爲之,但很大程度上依舊是看重他“曾經”的名聲,現在看來自己有時過於重視名聲,而忽略了他的辦事能力。

身爲宰執相公,又常常是太子監國時的宰執相公,范仲淹做的已經極好,若是沒有他,趙旭也不會進步的那麼快,趙禎出征的時候,國內也不會不會那麼的穩定。

他幾乎支持了趙禎所有的改革,但卻並不是如同蔡伯俙等人一般大鳴大放的支持,而是在背後默默的支持。

就比如歐陽修的科舉改革,雖然明面上是歐陽修一力促成,但實際上在背後范仲淹爲他鋪平了道路。

趙禎知道範仲淹的本事,這個宰執相公可是有名的改革相公,所以在趙禎的改革中他沒少傾注心血,但他卻從來不居功,從來不張揚。

趙禎見過很多相公,寇準,丁謂,李迪,王曾,甚至是王旦,但只有范仲淹用的最爲舒服,爲何?因爲他的爲人,謙遜豁達,治學嚴謹,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不排擠對手,不打壓後輩。

溫婉如玉的君子說的便是他這樣的人,和他在一起討論問題或是留神對奏很舒服,他總是能有禮有節的說服力,而非使用各種花言巧語來迷惑你,用一些政治手段來干涉你。

這樣的人也是最難戰勝的,所以在趙禎分割相權的時候,范仲淹沒有一點猶豫,大宋的相公從他開始便不再和兵權有任何瓜葛。

兵事也被徹底從相公的手中分割開,並且相權中的許多權利都被其他各部所風格,但范仲淹唯一和趙禎對抗的原因卻是擔心皇權過大,後人難以掌控。

他當初和趙禎對抗不是爲了自己手中的相權,而是擔心大宋的未來,擔心未來的皇帝會獨斷專行。

而趙禎用了最簡單粗暴的辦法迴應了他,加強律法,以憲法約束皇帝的權利,這是范仲淹萬萬想不到的事情,也是他之後對趙禎佩服的五體投地的原因。

大宋的相權被分割了不要緊,皇權依舊受到了約束,而從現在開始,相權的風格使得權臣出現的機率大幅度的減小,甚至成爲不可能。

在范仲淹看來,皇權只要能受到約束,那就是天下的福氣,歷朝歷代都沒有真正能夠約束皇權的存在。

天色見晚,趙禎不知和范仲淹聊了多久,沒想到這數十年的君臣關係,居然在這個晚上才互相瞭解起來。

趙禎認爲自己的許多想法已經足夠先進了,甚至有些背離這個時代,但在范仲淹眼中卻並非如此。

對於律法的加強和普及,對於教育的加強和推廣,范仲淹有着積極的態度,他甚至認爲現在做的還不夠,應該強制百姓們的孩子讀書上學,至於以後能有什麼出路,再看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套理念相當的先進了,有些像是後世的義務教育,而范仲淹本人就是一個極力提倡教育的人。

說到底,范仲淹所擔心的真正問題便是大宋的土地能不能養活更多的人?這也是他支持趙禎的主要原因。

而他的想法讓趙禎震驚到打算敲開他的腦殼看看,他是不是一個“現代人”!

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
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