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

戰爭確實如鼠三說的開始了,並且早在水軍抵達離水之前便開始了,石元孫的策略很簡單,儘可能的把女真各部往完顏部的所在驅趕,這也使得完顏部的人口越來越多。

而在渡過離水之後,大宋的軍隊便忽然駐紮下來,再也不向前一步,而這種背水紮營的策略簡直就是犯了兵家大忌!

烏古乃和一衆女真首領怎能放過如此好的機會,在血與火中歷練出來的女真人沒有大宋那般的戰法,陣法,即便是連遼人都比不上,可他們有着吩咐的戰鬥經驗和叢林智慧。

失去一些東西的同時,也會在無意中得到一些東西,常年遊牧打獵的女真人得到了自然中寶貴的知識,對付獵物的方法同樣可以用來對付敵人。

女真人最擅長什麼?自然是圍獵,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圍獵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大宋的軍隊。

包圍獵物對於他們來說再擅長不過,宋軍的軍營就駐紮在離水的邊上,這種退無可退的地形使得女真人更加方便包圍,女真的大軍已經出動。

得益於大宋糧食的收買,以及攻伐,完顏部幾乎已經成爲生女真的首領,其他殘部多以完顏部馬首是瞻,女真人在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時通常以抱團的方式對抗,如今大宋成爲他們的強敵,自然也就開始抱團。

眼下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對抗大宋這個與遼朝旗鼓相當的龐然大物。

烏古乃也不傻,他在出兵的時候就已經向他的“老保護人”遼朝發出了求援,要求比不過分,之希望遼朝能在宋遼邊境上對大宋施加壓力,這正中了遼朝的下懷,大宋在宋遼邊境修築長城,已經威脅到了遼朝。

與完顏部這樣的生女真聯手正好是一個機會,但遼朝堅決的反對從東京遼陽府出兵與完顏部夾擊大宋,雖然這樣很可能消滅這股宋軍,但代價也許就是引發宋遼之間的一場大戰。

這與遼朝的利益不符,現在的遼朝最怕的便是戰爭,因爲遼朝的經濟已經開始遲鈍,大宋的商賈每天從遼朝賺取大量的金銀和財物,開始的時候遼朝還沒覺得有什麼,但很快就有人發現,國庫中的錢財越來越少了……

對此,遼朝只能往中京道增兵,裝腔作勢的威脅大宋,修築城牆並不是一個正確的事情,而這段時間大宋的長城建設一刻也沒有停歇,自從北京城的城牆修繕完畢後,大宋便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長城這個偉大的防禦工事中。

可以說進度驚人,原本定名爲渝關的關隘被改名山海關,這座關隘的修建完畢使得宋遼邊境的最東邊固若金湯,之後便是一路開始往西,短短一個月的功夫便已經修到了灤河城。

這樣的速度可爲是震驚了整個遼朝的朝堂,一個月,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大宋便在平州便與遼朝的澤州中間築起一道三丈高的城牆!

可以說遼人被嚇壞了,開始的時候他們認爲大宋修築長城乃是勞命傷財的事情,而且進度緩慢,這不是一座城池的城牆,而是有着萬里之遙的大宋城牆!

對於遼朝來說,他們深知城牆對騎兵的威脅,也深知這城牆出現之後對遼朝的威脅,大宋若是以這樣的速度修建,可以說不出五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便能修好!

秦時有直道,而現在的大宋有公路,這公路的運輸能力可比直道要強得多,大宋境內的公路已經不知有多少,州府之間相連,錯綜複雜運輸的速度快的驚人。

若是大宋修築起長城,再以公路相連…………後果不堪設想,這不單單是大遼無法南下的問題,而是大宋可以隨時隨地選擇從長城的任何一個關隘出兵襲擊遼朝的問題!

對於突然出現的威脅,遼人在驚慌失措之後便決定向大宋施壓,派出的使者已經回朝,大宋的皇帝完全不在乎遼朝的威脅,並且把這威脅當作藉口,關閉了位於檀州,景州的榷場。

但好在沒有徹底決裂,大宋的商賈依然在遼朝之中做買賣,但他們只收金銀,而大遼最新發放的交鈔在他們眼中一文不值。

因爲有着使者的保護,這些大宋商賈依舊是客客氣氣的在遼朝做生意,完全不去觸碰遼朝的律法,當遼朝準備栽贓的時候,宋人商賈便已經開始了撤走。

遼朝開始向中京道派兵的時候,大宋的商賈就開始從遼朝的各個州府撤離,即便是上京城中也看不見一個來自大宋的商賈了。

他們彷彿早早就做好的準備,只一天的功夫便盡數撤走,同時撤走的還有大宋的夥計以及大宋常駐於上京城中的使臣鄭修文。

在上朝請辭時他說的很直接,遼朝增兵中京道,數萬大軍在宋遼邊境徘徊,作爲使者的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緩解這一畏懼,只能靠兩國之間的情義來維繫平衡了。

滿朝譁然,情義?大宋若是真的有情義也不會在宋遼邊境上修築長城了!

大宋的使臣走了,商賈也走了,帶走了遼朝的大量財富,同時又把那些之前的官子用來採買了不少物資,於是遼朝的官子再次開始貶值,只不過這一次並沒有發生搶兌事件。

在遼人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些官子對於即將回到大宋的他們完全沒用,只能在遼朝花掉,所以引起了交鈔和市面上流通的官子貶值。

有使臣的保護,遼朝無法襲擊這些商賈,一旦襲擊,便會被視作對大宋的用兵,誰也不希望在這個時候挑起戰爭,大宋不希望,遼朝更不希望!

一旦戰略威懾被人看穿,那就一文不值,趙禎知道遼朝不會出兵,大宋的長城依舊是每日一段的建設,並沒有受到一點影響。

趙禎和三司的官員做過一次推算,按照現如今的速度和人力來修建,只要石料足夠,只需要短短三年,甚至不到三年的時間便可把整個長城建設完畢。

對於遼朝來說還有一點讓他們更加震驚,大宋的十萬大軍是怎麼出現在女真的土地上的?宋與女真之間隔着大遼的一個東京遼陽府!既然不是從陸地上走的,那就是海上!

大宋的戰船居然能從海上如此快的運輸士兵了嗎?!這個最新的發現讓遼人坐立不安,朝堂之中已經產生了分歧,有人主張出兵幫助女真人對付大宋,還有更爲瘋狂的更是提出要傾盡舉國之力南下!

一邊是井井有條團結一致,另一邊則還是在爭吵內鬥,高下立判…………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