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

仁青東對大宋最大的忌憚不在於別的地方,而是在大宋的騎兵身上,高原上的戰事比的是騎兵的力量,若是以步卒相對,那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雙方的步卒行軍就要了不少的力氣,更別說兩軍對壘的作戰。

騎兵纔是草原上的霸主,兩軍交戰的時候,騎兵是決定勝負的重要所在,而康巴人便是天生的騎士,在高原上沒人是康巴騎士的對手,即便是吐蕃人輕易都不敢對康巴人動手,否則以康巴人這般的部族早就被“吃”的連渣都不剩。

仁青東對背嵬軍不是一點都不瞭解,相反他從一些地方聽到了傳聞。

背嵬軍是大宋最精銳的鐵騎,據說當年他趙禎因爲大宋沒有一支能和遼人或是党項人對抗的騎兵,痛下決心,不遠萬里從大食花費天價買回來的良馬,一點一點慢慢培養最後才組建了一支世人膽寒的鐵騎。

背嵬軍的強大不光來自馬匹,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的裝備,一身的鐵甲不說,而且樣式奇特,和以往的鐵甲都不同,聽說這般的鐵甲還有兩種模樣,一種護胸帶鐵盔,一種是從上到下的着甲,弓弩五十步之外根本就別想穿透。

這兩種騎兵,一種靈活如燕,適合長距奔襲,側翼掩殺,而另一種便是正面衝殺,再加之宋軍進退有度,排山倒海鐵騎壓過來,尋常的騎兵不待交戰便會被其威勢嚇倒。

仁青東從來就沒有見過別人描述中的這支大宋鐵騎,也不知道他們的人數有多少,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党項人,契丹人都被這支大宋的騎兵給擊敗過。

甚至於角廝羅手中最精銳的青塘騎兵也不是背嵬軍的對手,這纔是最讓仁青東恐懼的地方。

這不是在皇宮中的召見,仁青東知道趙禎的意思,不希望把康巴人和大宋之間的聯繫提前告知天下,這不光是爲了大宋着想,更是爲了康巴人着想。

仁青東不是傻子,大宋皇帝在內侍的府宅中召見自己,這般的小心翼翼可見他的謹慎,越是謹慎的人越難以對付,自己想兩邊不得罪,甚至從中獲利,那就必須要在大宋和吐蕃之間斡旋。

從一開始仁青東都沒有打算徹底投靠誰,角廝羅不好相與,他需要的是康巴人強大的騎兵,勇猛的戰事。

眼下的大宋皇帝更是不好相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仁青東不知他要的是什麼!

他難道爲的就是把康巴人內遷之後變成大宋的子民?養着康巴人的老弱婦孺?養着康巴人的勇士當作大宋的騎兵?

越是不知道他要什麼越可怕,他趙禎說的光明正大,但仁青東已經有了猜測,顯然大宋皇帝的內遷就是爲了逼迫自己和所有康巴人沒有選擇。

眼下大宋皇帝在內遷這個問題上是絕不會鬆口的,這就是逼着自己和康巴人成爲大宋的一方而毫無選擇的餘地,

這招十分高明,自己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但也不可能讓大宋皇帝輕易得逞,最重要的是想辦法不和吐蕃人產生矛盾。

這幾日的時間大宋皇帝根本就不召見自己,自己也只能住在這個內侍的府宅之中,而那個傳話的老內侍再次出現,每一次都如同一具行屍走肉。

三才推門就看見了仁青東期待的眼神,雖然心中在暗自發笑但臉上依舊繃住了表情道:“官家還是不打算召見你,你便在此處好生歇息吧!”

“大宋官家爲何就不再召見我?!我可是康巴人的智者,我是…………”

三才推開帽子撓了撓頭:“你是誰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你要離開這裡,官家要走了,你也要陪駕。”

“官家要走了?!去哪?”

三才冷笑着說道:“反正不是在神都城中。”

這個消息實在是讓仁青東措手不及,他沒想到趙禎居然會離開神都城,從來沒有聽說過漢家王朝的天子會離開都城的,一旦離開都城對漢家王朝來說必然是有大事要發生!

仁青東小心翼翼的追問道:“官家讓我陪駕?”

三才的臉色一變,笑眯眯的拱手道:“這是自然,您是康巴人的使者,這是官家認下的事情,不能改變,讓你陪駕也是爲了讓你看看我大宋的國威!”

仁青東點了點頭:“如此我便知曉了,有勞大官!”

三才離開之後,仁青東立刻起身,他知道大宋皇帝讓自己伴隨皇家,很可能是要和自己“說話”。

這是漢人最常用的“欲擒故縱”手段,爲的就是讓自己不斷的妥協,大宋皇帝知道拿捏住了自己。

當他看到皇帝的車駕後最爲驚訝,這車駕實在是沒有皇帝的威儀,更比不上傳說中的大駕滷薄。

仁青東見識過角廝羅的儀仗,不光有精銳兇悍的騎士前呼後擁,更是有一羣高僧大德宣唱佛法,佛號相隨,各種旌旗幡子數立如林。

而瞧着眼下,只有寥寥數十人跟隨,這在大宋也就是一般的富戶出門的景象,完全不該是一國之君的氣派。

騎馬跟隨在三才的身邊,仁青東有些不解的問到:“官家出行便是這般?”

三才點了點頭道:“自然是這般的,只不過許多東西你都看不見而已,官家之重干係江山社稷?豈能親率,某家便是說護衛皇駕不下千餘人你相信嗎?”

千餘人?

仁青東微微一愣,隨即點頭笑道:“自然是相信的。”

三才搖了搖頭,眼睛中充滿狡黠:“不信便是不信,何必違心而說?這街面上的新人之中便有不下百人護衛左右,只不過他們可能是走街串巷,挑着扁擔的貨郎,可能是一位外地前往神都城遊覽的遊人,甚至可能是一個酒樓門口的夥計,你覺得呢?”

仁青東不再說話,他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跟不上三才的話,興許是這裡埋伏着大量皇城司的探知。

知道這是三才在震懾自己,仁青東笑道:“我可不會對大宋的天子產生任何威脅,康巴人還沒有蠢到惹怒強者的程度。”

三才微微頷首:“不錯,算是聰明,難怪官家誇獎你是聰明人,上車吧!官家在等你。”

仁青東眯起眼睛,看向三才,單腳支撐輕輕一躍便跨上了邊上的車轅進入了馬車,剛剛三才的話讓他很不舒服。

聰明和智慧完全是兩種東西,到了大宋之後就沒人再說自己腦袋裡的是智慧,而都是在誇讚自己聰明…………

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
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