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

世上總是會出現一些荒謬但卻讓人感動的事情,比如大宋救助遼朝的契丹人,並最終讓他們重返家園,再比如遼朝居然癡心妄想的向大宋索要種痘。

但最讓人感覺不可能的事情卻發生了,連遼人都覺得荒謬透頂,大宋居然真的把牛痘給了遼朝,並且把經驗整理成冊,完完整整一絲不漏的給予遼朝,外加五十頭痘牛…………

當耶律賈帶着這五十頭痘牛和寶貴的書冊回到遼朝上京城的時候,幾乎是受到了如英雄般的接待,激動的人羣和熱烈程度堪比君王得勝而歸。

他們不單單是來感謝耶律賈的努力,更是表達一種對大宋的尊重,雖然是敵人,但卻做出如此大度的義舉,別說是普通百姓,即便是張儉,蕭惠,甚至是太后蕭撻裡都爲之動容。

一時間大宋的名聲如日中天,讓許多遼人也頗爲感慨,而對比之下,如今的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卻顯得那麼的稚嫩,甚至給人一種無法與大宋皇帝相提並論的感覺。

年歲上是存在差距,可是當年趙禎在這個年歲的時候可是比耶律洪基強上太多,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平定了趙元儼之亂,然後幾乎是一路披荊斬棘,削廂軍,開嶺南,滅大理。

這樣的帝王難道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異於常人者,世人謂之神鬼!遼朝的百姓比之大宋更加淳樸和愚昧,這取決於遼人的性情,他們常年在草原上牧馬,本就是心寬豪邁之人,對漢人的敵視很強,但若是有人真的對他們好,至少讓他們感覺是在對他們好,便會毫不猶豫的認定你是朋友。

而趙禎和大宋的這一無私舉動贏得了不少契丹人的心,也讓遼朝的漢人擡起了頭,瞧見沒有,我漢家皇帝還是這麼大氣,這麼寬仁,即便是面對遼朝都能如此無私。

不過趙禎這麼做的目的也是如此,體現大宋的高大,讓世人敬仰大宋,尊大宋爲上國的同時,也讓遼朝國內產生影響,這影響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當然不單單是遼朝,趙禎還把牛痘賜給了女真人和高麗人,要想消滅天花,最好的辦法便是大規模的接種牛痘,單單是在大宋一國接種是可以預防,但卻不能讓天花徹底消失。

所以趙禎希望通過大宋之手,讓天花在整個亞洲消失,大宋沒有天花,遼朝沒有天花,高麗,女真沒有天花,倭國同樣也沒有,這麼一來天花豈不是沒有大規模爆發的可能?

就在趙禎爲自己的無私之舉所沾沾自喜的時候,高麗的使臣再次前來大宋,只不過他不光是感謝大宋賜予牛痘之法防治痘疫,更是前來向大宋,向趙禎發出訃告,高麗王朝第十任君主王亨薨與開京重光殿之中。

這個消息來的很突然,以至於趙禎在剛剛聽完使者的奏報後微微愣住,王亨死了?這個對遼朝態度強硬,積極防守的王亨居然死了。

紫宸殿中陷入安靜,使者悄悄擡頭看到的是趙禎驚愕的眼神以及一絲難過,心中以爲大宋皇帝正在爲王上的故去而難過,他哪裡知曉,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王亨這個看似不重要的高麗國王卻有着很高的價值。

主要是王亨對遼朝的態度,明面上修好,其實暗地裡各種防備,就差發動邊民武裝襲擊了,但越是如此對大宋越有利,對遼東更有利。

雖然和大宋發生過一場局部的戰爭,但並不是高麗王朝整個朝廷的意願,而是在倆個蠢貨的愚蠢之中引起的誤會,雙方的朝廷和高層再交換過意見之後,便雙方再次修好。

高麗自然不可能和倆個“超級大國”同時交惡,與遼朝劍拔弩張的同時,與大宋自然要“和睦相處”,王亨是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他看的比高麗國內的所有人都要遠,認定大宋在不遠的將來肯定會超越遼朝,成爲最大,最強的國家。

與大宋交惡是在自尋死路,況且大宋是華夏的正統延續者,華夏王朝與高麗這片土地的關係極爲微妙,雖然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但終究還是要相處下去的。

現在王亨一死,這種態度和戰略是否還能在高麗延續下去?這纔是讓趙禎擔心的問題。

從三才手中接過一份王亨的遺詔手抄,趙禎輕輕打開,上面的字跡雖然不是王亨的,但已久相當不錯,看到開頭的稱爲,趙禎便皺了皺眉頭,隨即給三才道:“你來念。”

三才躬身接過:“奴婢遵旨。”

“朕承先君之末命,嗣累聖之丕圖,十有二載,賴天之休,國內乂安。春夏以來,憂勞爽和,藥石無效,遂至大漸,欲以神器歸之有德。內史令樂浪君徽,朕之愛弟也,仁孝恭儉,聞於鄰國,宜傳大寶,以顯耿光。”

三才是冷着臉唸完的,在他看來高麗國主乃是諸侯之制,最多以寡人相稱,現在居然用朕自稱,豈不是僭越?何況高麗人明知這是要上疏大宋君王御覽的,還這麼肆無忌憚?

但趙禎明白,這是一種試探,小心的試探大宋對高麗的態度,若是大宋和高麗真的關係融洽便不會因爲這“小事”大發雷霆,反之亦然。

趙禎突然想起了王亨遺詔中提起的樂浪君徽,他便是王亨的弟弟,雖然不是一母同胞,卻也相差無幾,他的母親元惠王后乃是王亨的生母元成王后的妹妹,這就比一般的同父異母關係要來的親近得多,否則也不會是他王徽了。

在高麗使者的關注下,趙禎拿起這份寓意獨特的國書放在前面的御案上,隨即開口道:“這是向朕討廟號,諡號來的吧?朕聽聞王君故去,心中不忍,但國不可一日無主,令弟王徽便是上上之選!”

趙禎的話讓使者安心,這是在肯定先王,不用說下面該賜下廟號,諡號來了,在來之前,王上就說過,這兩樣東西必須由大宋皇帝賜下,如此一來便可把高麗與大宋綁在一起。

這實在是一個沒有辦法拒絕的請求,人家一國之主死了,連廟號,諡號都沒起,巴巴的送國書和訃文而來,你能拒絕嗎?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