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

皇宮大內自然是一個不尋常的地方,禁中之地可不是誰都能來的,但彭城郡公一家卻在內侍的引領下進了皇宮,還不是一般的外朝宮殿,而是大內禁中。

這裡比會寧殿還要深入,已經快到了後宮的邊緣。四周已經看不見多少禁軍,只有來回行走穿插的宮人。

帝王之家的富麗堂皇和宏大讓趙世延歎爲觀止,事實上這是他爲數不多的進宮,之前他不是沒有來過,只不過在外朝的時候便已經止步。

但這次不一樣,他進入了禁中之地,幾乎已經快要到後宮的邊上。

趙世延清楚自己的身份,他是太祖一脈,和太宗一脈之間並不親近,而且宗室之間的往來幾乎都是同氣連枝。

父親曾經說過太祖一脈的宗室不過是天家用來表現親情的一種方式而已,看看現在大宋的宗室們,雖然都頂着宗室的名頭,但其中的差距卻很大。

太祖,太宗,魏王各自不同,相互之間也沒有什麼往來,太宗一脈的封爵往往又快有好,而太祖和魏王一脈的封爵則比較慢,而且往往是到了快入土之前纔會得到應有的爵位。

這一點趙世延很清楚,父親去世的二十多年時間裡,一個丹陽郡王才過了好久追封下來,與此同時自己的彭城郡公和兄長的南康郡王也是在父親去世之後纔得到。

如今皇帝的召見讓他心中有些奇怪,他也是整個彭城郡公府中唯一覺得這件事有蹊蹺的人。

趙世延雖然沒有接觸多少政事,也沒有多少實權,但他知道自己一個右武衛大將軍是根本拿不出手的官職。

此乃環衛官,無定員,無職掌,多命宗室爲之,亦用爲武臣贈典或武官責降散官,說到底不過是個名頭好聽卻無實權的官職罷了。

多少年來這個官職就如同一個大笑話頂在頭上,即便是官家改革官職,但自己頭上的這個官職依舊是無用的名頭而已,唯一的作用便是能從三司領取正四品官銜的俸祿和貼補,算是聊勝於無的東西。

官家召見自己不可能是因爲那副吳道子的《金橋圖》,畫雖珍貴,但比起宮中的收藏簡直是不值一提。

至於自己家婆娘說的那句話,這倒是有點可能,大抵是說道了皇后的心坎中,也可能是官家爲了拉攏宗室而召見自己。

趙世延有些想笑,他不是傻子,雖然兄長得了父親的郡王爵位,但自己卻得了父親的聰慧。

眼下這事情旁人看不清他卻能發現其中的深意,官家當真是好手段,翻雲覆雨之間便讓底層宗室把整個宗室的利益牽扯了進去。

還好自己手中的商號生意還算不錯,即便是把免去的稅負交上去也還是賺的不少,只要掙錢便好,至於掙多掙少那便是管不了的。

商賈繳稅這本是應有之事,他當初便覺得官家不可能讓宗室勳貴一直減免稅收,宗室和勳貴豪門賺取的錢財只會越來越多,而時間越長朝廷的損失便越大。

自從官家說的那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話後,趙世延便覺得宗室的好日子要到頭了,連宗室都要倒黴,那些勳貴豪門能逃的脫?

現在看來果不其然,宗室要開始和尋常商賈一樣繳納商稅了,而勳貴自然是跑不掉的,連宗室都要繳納商稅,何況是勳貴還有那些豪門?

而這只是開始,不少商賈會把商號掛在勳貴或是宗室的名下,這樣的結果便是大宋的財賦要有瘋狂增加。

至於這麼做是否是官家在打擊宗室和勳貴,在趙世延看來可能是,但更多的可能是官家在準備錢財以便征戰。

官家已經放任吐蕃好長一段時間了,而青海路這個原本屬於角廝羅的故地已經成爲大宋的治下土地,算算時間也該揮師西進。

無論官家如何對待宗室,趙世延自己是無所謂的,他已經賺了很多錢,太祖一脈何時能出頭他想都不想,只要能保留爵位,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便好。

但按照官家這個架勢,到了自己孫子那一代怕是就要變成微不足道的爵位了,而兄長的郡王爵位還能傳遞了更遠一些,但也只是更遠而已。

在巨大的皇宮中行走,若是沒有宮人引領定然會迷了路,所以趙世延緊緊的跟隨着內侍的腳步,一點也不敢落下,否則擅闖禁中的罪名誰也擔待不起。

至於官家爲何召見自己,在趙世延看來就是爲了拉攏自己,畢竟彭城郡公好歹還是個郡公,要不是孫氏自作主張的跟隨宗室前來哭訴,自己當初是萬萬不會讓她跟隨總是前往宣德門的。

官家爲何要拉攏自己,趙世延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當然是爲了安定宗室,也是讓爵位高的宗室看見,自己這個彭成郡公都願意以爵位換錢財。

三百萬貫確實是一筆鉅款,對於彭城郡公府的生意來說是一場及時雨。

雖然以後爵位可能麼有了,但最少還是宗室,玉碟上的名字是改不掉的,否則誰也不會同意,誰願意讓自己從天家的親戚變成一般的庶民?這比殺了宗室還要難受。

穿過一道宮門便是長長的甬道,這裡是通往後苑的外朝道路,官家邀請朝臣或是外戚宗室之類同遊後苑時,外人不能過後宮,只能通過這條長長的甬道穿過抵達後苑。

進了甬道之後趙世延便放心下來,在這裡不會迷路,也不會有擅闖後宮的罪責,穿過甬道的趙世延便瞧見高高豎起的假山,聽說後苑的花草樹木以及水榭山石都是從大宋全國各地運來的,如今一瞧果不其然。

這是天家的花園,自然是自己家中花園所不能比擬的,但到了這裡趙世延便忍不住左顧右看,他沒有別的愛好,唯一喜歡的便是山水,園林,花鳥之類。

這一幕自然被趙禎瞧見,揮手讓內侍把趙世延引領過來便道:“如何,朕的後苑可比洛陽園林乎?”

шшш▪ тtkan▪ ¢ ○

趙世延連連點頭道:“禁中後苑之美,豈是洛陽深宅院落中的一隅可比?”

趙禎聽罷甚爲高興,大笑道:“哦?若是如此,有何看上的便隨便說,朕賜給你,也讓你的彭城郡公府增添一二靈氣,聽說你府上的園林亦是美輪美奐啊!”

趙世延微微有些臉紅,尷尬道:“臣侄也只有這點愛好,反倒是讓官家知曉了……”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