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

傳位大典應該是最爲隆重的典禮,因爲這在所有人看來都是華夏文明史上嶄新的一頁,內禪制度本來就是極爲稀少的,其中還充斥着不光彩。

但眼下的大宋內禪卻是一場盛世,當百官從宣德門陸續出現,當趙禎大駕滷薄的八個篦頭,二十四個畫角緩緩走出宮門,神都城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這說明乾宇殿中的傳位已經完成,而接下來便是規模更爲浩大的郊祭!

先是百官,再是皇帝仗衛的大駕滷薄,接着是已經成爲新君趙旭的大駕滷薄,這是大宋第一次,也是漢家第一次出現倆個仗衛,兩套大駕滷薄。

百姓的呼聲震天動地,高呼“萬歲”,這裡的萬歲已經不光是指趙禎一人,同時還是爲了新君趙旭而歡呼的。

“萬歲!”“萬歲!”

巨大的呼喝匯聚在一起,刺激着人的心臟,也刺激着前來觀禮的小尼克,他震驚的發現,原來在東方的宋帝國,人民居然如此狂熱的擁戴他們的君王,在這裡君王就是“神”,就是天子,上天的兒子。

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事情,天這個東西不光是指天空,同時也是宋帝國的至高神,他的地位就如同教廷的上帝一樣。

只不過在這裡沒有耶穌一般的存在,所有人信仰的都是皇帝這個人,誰是君王誰就是他們心中的“救世主”。

這在小尼克的心中紮下了根,雖然他年紀小,但身在帝王之家的他卻懂得神聖羅馬帝國存在的問題。

皇權與教權之間的爭奪愈發的激烈了,而父親之所以把他送到東方不光是爲了保護他的安全,更是讓他來見識和學習東方是如何對待宗教的。

小尼克的年紀雖小,但他卻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宋帝國學習這裡的智慧。

這裡的人對待自己很友善,尤其是皇宮中的那位賢妃娘娘,她居然是來自高加索的羅斯國人。

而她還爲宋帝國的皇帝生了一位公主,在皇宮中是最爲溫柔的一位。若是以後自己能夠迎娶一位東方的公主,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爲何要離開都城向城外而去?”

小尼克對陪在自己身邊的晏殊發問,晏殊笑了笑:“因爲這是漢家的祭祀傳統,就如同你們在教堂中祭祀一樣。只不過我們祭祀的是天地,先祖,而你們祭祀的是上帝。郊祭有二,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謂大祀,祀爲羣祀。”

小尼克點了點頭,他知道在這個東方帝國把天地和先祖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相比之下,他們信仰的東西是極爲矛盾的,天地虛無縹緲,而先祖卻是真實存在。

這讓小尼克的思想變得混亂起來,並且向晏殊提出了他的問題。

馬背上的晏殊瞪了一眼身後不斷咳嗽的蔡伯俙,今天他陪在兩人身邊不斷的打探西面的事情,這讓晏殊覺得不合禮制。

“如此便讓大宋的這位貴族來回答你,他是長公主的駙馬,同樣也是一位博學的智者。”

小尼克驚訝的望着蔡伯俙,在他看來眼前這個男人除了胖胖的像是貴族以外,其他沒有什麼地方和貴族一般。

最少在氣質上遠不如眼前的晏殊像貴族。

貴族這東西在別的地方也許是尊貴的代名詞,但在大宋卻並非如此,雖然他們的身份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要高貴,但在朝臣甚至是半隻腳踏入科舉大門的人眼中,貴族就是個貶義詞。

他們驕奢淫逸,不學無術,貪得無厭等等,這些都是報紙上說的,也有證據,彷彿報紙就是盯着勳貴們的生活一般。

蔡伯俙不滿的看着晏殊道:“我是堂堂三司副使,有翰林學士文資在身的,你可莫要亂說……”

“難道如此就不是外戚了?”

“給我難堪是不是?!”

“不是!”

蔡伯俙在晏殊面前總是佔不到便宜的,不過這傢伙最近越來越聰明瞭,也越來越能把原先放棄的東西撿起來了。

這一點其實蔡伯俙和官家都是喜聞樂見的,並且還是歡喜晏殊的改變,聽說他對兒子晏幾道也不再如之前那般的管束,即便是醉臥花叢也不再去管了。

蔡伯俙輕敲馬腹和晏殊以及小尼克靠近些道:“你覺得天地是虛無縹緲的,但在漢家百姓的心中卻是真實存在的,是先祖的歸宿之地,人身在天地天地之間,難道你能說天空和大地是虛無縹緲的嗎?”

小尼克啞口無言,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蔡伯俙提出的反問,其實他並不知道,他問的是宗教問題,而蔡伯俙巧妙的使用哲學問題來作爲還擊的手段。

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只不過蔡伯俙的手段高明,別說是年幼的小尼克,便是成年人若是沒有相當出衆的邏輯思維或是哲學思想,也難逃被繞暈的事實。

就在小尼克不解的時候,晏殊卻笑道:“你被他帶進事先挖好的陷阱中去了,你想想之前問題的本質在何處?”

小尼克稍稍愣了一下隨即道:“你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拋出了另一個看似有關卻毫不相干的問題引誘我去思索!”

蔡伯俙驚訝的望着晏殊,指了指小尼克道:“這妖孽是從何處找到的?”

“不可放肆,他是什麼身份難道你不知曉?”

只不過從那之後每次見到官家,這孩子總是發自內心的恐懼,也不知官家到底是用了什麼樣的手段。

蔡伯俙清了清嗓子道:“官家曾經說過,我華夏漢室的腦子裡根深蒂固的便是靠自己,所以信仰教派纔會在大宋難以爲繼,因爲我們受到的苦難是所謂神不能拯救的,一切都是靠着我們自己的雙手成就的今天,所以纔會敬重天地和先祖,並且願意供奉先祖,把他們放在天地的同列。”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