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

一切的陰謀和見不得人的東西都喜歡躲在黑暗中進行,夜晚的神都就是一個嘈雜喧鬧的鬥獸場,不光有光鮮亮麗的清倌人,不光有嫵媚動人的妓子,還有見不得人的械鬥和謀殺。

北平府的人力對於神都城的管轄雖說不是捉襟見肘,但也頗爲緊張,北平府的新任知府事賈昌朝已經五次上疏朝廷請求加派人手。

在這座天子腳下的都城之中利益衝突越來也多,這本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大小幫派林立,人們已經從一開始的勤奮中獲得了足夠的積累,享受生活的人越來越多,而不想做工的人也越來越多。

欺行霸市者有之,城狐社鼠有之,大小幫派之間的矛盾衝突更是讓人目不暇接,現在的神都城中甚至會在夜晚出現一種叫“觀鬥”的奇事。

所謂“觀鬥”就是倆個幫派之間進行的械鬥,簽好生死文書之後便在某條小路上做準備,而街邊的酒家,飯店則是坐滿了人,爲的就是看雙方械鬥的慘烈。

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幫派之間的矛盾,又能給自己的幫派揚名,何樂而不爲?

這些幫派其實就是一些閒漢逐漸的,靠的是能打能殺,只要贏了,這條街上的商家就要每月按時繳納錢財,“平安錢”就是這麼來的。

看似“平安錢”好掙,但這些錢都是要用命來掙的,三番五次勢力之間的械鬥要死多少人?

即便是贏了之後,雖然所有的商家都會繳納“平安錢”,但這錢同樣也不好掙,這些商家的所有事情都和他們有關。

吃霸王餐的幫派要幫商家討要回來,坑蒙拐騙的他們要追索,甚至是這些商家的客人在這條街上被偷了,幫派還要幫他們把被盜之物追索回來!

這簡直就是相當於衙役要乾的事情,而所有的商家無論大小都會向幫派繳納“平安錢”即便是有着強大背景的商家也不能例外。

北平府爲此被巡城御史參奏不下數百次,但卻毫無辦法,原因很簡單,神都城中的衙役人數還不及這些幫派人數的一小半。

有些大的幫派甚至人數過千,小的幫派也有百八十人,做多的中等幫派少則三五百,多則七八百!

賈昌朝一直覺得這些人是神都城不安的因素,他能做到北平府知府這個位置足以說明他的手段和才能。

其實按照賈昌朝的資歷他早該被提起來,畢竟他是真宗朝就被提拔起來的老臣,雖然歲數不大,但卻是資歷較深。

而且受到大儒孫奭的看重和舉薦,這樣的人在朝中擁有深厚的資歷,幾乎是在經義上有着極高的理解。

即便是趙禎的經筵日講他也參與過,並且得到過相當高的評價,只不過他擔任的差遣全部都是和經史子集有關,崇政殿說書,天章閣置侍講之類的清貴官員。

趙禎對賈昌朝這個人的學識和能力相當肯定,只不過在某些地方卻極爲厭惡,賈昌朝這個人善於迎合諂媚,揣摩人心,迎合上意是他的手段。

而且這人極爲阿私,做事說話偏私,不公道,趙禎看在眼中自然必會給他實權,打磨他這麼多年之後,北平府實在沒有人能擔當大任趙禎纔給他北平府知府事的官職。

但卻沒有給他龍圖閣直學士的頭銜,這幾乎成爲大宋的另類,要知道但凡是執掌京畿府衙的知府事人人都有龍圖閣直學士的頭銜。

龍圖閣直學士不是職銜而是一種榮耀和特殊權利,有了龍圖閣直學士的名頭就能出入侍從備顧問,也就是說能直接面見皇帝,如同親從官一般。

賈昌朝沒有獲得這樣的權利,卻被趙禎安置在了北平府知府事的位置上,由此可見這是對他的一種勘磨。

賈昌朝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當上北平府知府事後便立刻開始對神都城內的治安進行整治。

只有拿出相當的政績才能得到皇帝的認可和重要,這幾乎是大宋官員的必經之路,想當年即便是被官家斥責的柳永都在改過自新後獲得了啓用,還有誰不明白官家的用心?

賈昌朝的能力應當被肯定,在他的管理下神都城的治安已經有了好轉,尤其是對城中百姓的約束更是得到了相當不錯的迴應。

但同樣,他也有力所不及之處,神都城的大小幫派依舊存在,甚至因爲小偷小摸的少了反而使他們更加得心應手。

神都城中的勢力可不止他們的存在,東城住着的那富貴之家已經成爲神都城中的最高階級,這些人家不是在朝中當官就是曾經的將門,他們手中的商號自然需要維護,和城中大大小小的幫派之間必有牽連。

賈昌朝根本就沒有能力去管,而且他也不願去管,因爲他不希望得罪這些官員和權貴,有些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去。

賈昌朝相信,反正這些人家會有自己的辦法打通關節,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出面事情就能消停下去,自己要做的就是如同王八一般縮起來便好。

但終究是他想的太過天真了,自保的利己主義根本就沒能幫助賈昌朝渡過難關,相反他約束捕快不去攙和到這些幫派械鬥之中反而成爲自掘墳墓的行爲。

做官一道上賈昌朝是有本事,有手段的,但在做事上他的那些小心思完全成爲了禍國殃民的典範。

神都城亂了,準確的說是神都城中的地下勢力亂套了。

起因很簡單,倆個幫派之間的械鬥開始了,這一次不知是有心人刻意炒作還是巧合,神都城中倆個最大的幫派之間發生了衝突,貔貅幫和狻猊之間因爲地盤發生衝突,準備用最原始也是最爲簡單的方式解決,械鬥…………

“觀鬥”還是解決矛盾的手段,只不過這一次雙方都沒按照“規矩”來,原本只有百人的械鬥突然發生了激增,雙方在勢弱的時候不斷的派出幫衆加入戰鬥。

於是人數越來越多,從百人激增到了千人,繼而是數千人,規模也是越來越大,駭人聽聞。

那些前來“觀鬥”的大膽普通人頓時嚇得作鳥獸散,而街道兩邊的商家也立刻關門歇業。

大規模的械鬥開始了,於是難免就會出現一些公報私仇或是傷及無辜的情況,械鬥的情況急轉直下,甚至出現官人之家被闖入的大事!

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
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