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

bookmark

楊懷玉以及他手中的南路軍是頗爲難受的,因爲他們要看着西路軍以及東路軍逐漸撤走,並且連十六位都要開始撤走。

而他們只能不斷地幫助這些袍澤打掩護,眼看着年關將近,誰不想也跟着回朝,將士們也要回家過年啊!

賞賜不出意外的來了,當楊懷玉看到如此豐厚的賞賜後便知曉,這個年他肯定是要在西夏過了。

隨同賞賜一塊抵達的還有趙禎親手寫給將士們的書信。

應是傳閱軍中,所以楊懷玉挑選了嗓門最大的幾個士卒站在軍營中宣講,剛剛開頭,就把一羣沙場上的悍卒整出紅了眼眶。

“吾名趙禎,雖是大宋皇,但卻與爾等一樣,是一個兒子,丈夫,父親,你們所經歷的正是這些身份所帶來的責任。朕與你們一樣,御駕親征三年未歸,對家中妻兒甚是想念,那時候朕不得已而爲之,只能在燕雲之地思念親人,朕明白爾等現在的所思所想,但朕只能犒賞三軍以狀爾等之心!待爾等回朝,朕當率百官迎之!”

這封書信用詞非常簡樸,在楊懷玉看來甚至有些肉麻,但這就是趙禎的高明之處,位高權重者放下身段與將士們訴說內心的情感,這最是能收買人心……

許多人聽了軍中略帶梗咽的朗讀聲後也不禁潸然淚下,想想當年跟隨御駕親征的官家兵出燕雲,衆將士只覺得渾身發麻,重任在肩,其實相比征戰沙場浴血奮戰,眼前的思鄉之苦又算的了什麼?

再說,官家非凡沒虧欠自己什麼,反而是自己拿了這麼多的賞賜心中不安生。

“官家真是仁義,如此豐厚的賞賜下來不算,還和我等說了這麼真性情的話,不愧是咱們一起浴血殺敵的官家!”

“瞧你這話,什麼叫和俺們一起?當年北伐可是咱們命好,能跟隨官家一起殺敵!”

“是我說了渾話,該打該打!”

“這麼說來,咱們今冬是徹底回不去了?”

“回哪去?孬種纔回去,又不用廝殺,還有如此豐厚的軍餉,你怎生能厚着麪皮回去?別說是旁人,就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嘞!”

“俺娘病重,這冬天又特別冷……俺擔心……”

“擔心啥?!你家三位兄長在背嵬軍,此次他們前往燕雲戍邊,有的是時間輪換,回家盡孝也不差你一個!”

“就是,再說了你家出了三位軍人,你家老孃絕對是當地父母官的眼中祥瑞,還不得好好的供起來,年底年底堪磨就在這幾天,嘿……說不得等你回家後,你孃的病早已是大好!”

軍中都是這樣的袍澤,一旦聽說誰家中有事要回去,一起的都在邊上勸說開解,氣氛倒也是融洽,並且趙禎給的不光是犒賞和安慰信,還有最重要的東西,郵路……

楊懷玉在看到遞驛出現在軍營門口的時候,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他知曉這回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果然,軍中將士們在看到遞驛的時候興奮的大叫,歡呼。

他們都清楚,遞驛的出現意味着他們能把書信傳遞迴家,家人也可把思念傳遞到遙遠的西北軍中。

在這個時候,精神上的犒勞比什麼都管用,大宋將士們一時間從不能回家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各個喜笑顏開,大呼萬歲。

沒有什麼比年節的時候思念家鄉更爲難受的事情了,有了遞驛,最少能把這種思念化作筆墨,傳遞給遠方的親人,也能收到親人的消息,他們怎麼能不激動?

“官家萬歲!”

不只是誰第一個喊出這樣的高呼,大宋軍中的將士們緊跟着接連呼應,聲音伴隨着寒風飄向遠方。

此時已經解決了大麻煩的楊懷玉並沒有長舒一口氣,反而是緊張的看着眼前的西夏輿圖,這是皇城司在西夏時收集到的最爲完整的情報,那些地方是党項人中的“硬骨頭”,那些是較爲軟弱的妥協派,在輿圖上標註的清清楚楚。

楊懷玉決定,還是按照夏竦留下的策略繼續進行,一方面佯裝大宋數十萬精銳盡在西北的假象,另一方面加快党項人遷徙的步伐,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殺雞儆猴,先從最難啃的幾塊骨頭上下手。

狄青夏竦這兩位軍中的老搭檔已經跟隨大軍撤走了,楊懷玉唯一能有所依靠的便是被朝中官員連連成道的范仲淹了,聽說他的辦事能力頗爲驚人,楊懷玉聽說過幾個關於范仲淹的軼事,劃粥斷齏,巧治路政,等等這些無不反應他身爲一個文臣所應具備的智慧。

對於這樣的人,楊懷玉還是樂意虛心請教並與之合作的,並且性情直率的楊懷玉最喜歡范仲淹有一說一的風格,完全沒有那些朝臣身上最讓人生厭的東西。

當楊懷玉走進范仲淹的官衙之後,所看到的是堆積如山且佈滿灰塵的卷冊,以及熬成紅眼兔子似得范仲淹。

堂堂的寧夏路經略使,居然變成這個樣子,這着實讓楊懷玉大吃一驚。

“範經略爲何如此憔悴?!”

范仲淹無聲的笑了笑,指了指楊懷玉道:“還不是因爲你的傳書?!夏監軍的計策極好,你又要以殺雞儆猴之策對付那些西夏豪族,我只能把這些豪族的所有卷冊細看一遍,從中找出弱點,以便你下手啊!”

楊懷玉驚奇的望向范仲淹道:“你還真是上心,找到什麼沒有?”

“自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賀蘭山下的都野一族便算是党項人中的大族,三萬人左右,但現在戰兵不多,經過興慶府一戰,之餘下五千可戰之兵……”

楊懷玉望向范仲淹道:“這麼說來經略使是打算讓我用這支病虎立威了?何不找一個寧夏最強的動手?”

范仲淹翻了個白眼道:“爲何要找最強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也!這都野部可是党項人中的豪族,雖然已經沒落,可名聲在外,若是你能以千人破之……”

“千人?!”楊懷玉驚叫道:“那這千人最後還能剩下幾個?!”

范仲淹擡了一下眼皮:“以正合以奇勝!五千人若是毫無戰力呢?”

“你的意思是下毒?!”

“我可沒這麼說,但是有可能是他們吃了不乾淨的東西,現在天寒地凍的,什麼不吃?!什麼不能用來取暖?”

楊懷玉微微一顫,這些個文人有時候可不比自己這樣的武將少殺氣……

寶寶今天凌晨出世,小女女的第一聲啼哭,讓我落淚,爲人父母負重而行……若有疏漏,還請原諒。

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
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