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

趙禎在蔡伯俙的駙馬府中待了三天就被范仲淹給“發現了”或者說是有人走漏消息更爲合適,三才看着蔡伯俙的眼神活像是在看叛徒的表情。

趙禎望着蔡伯俙的眼神也頗爲不善,這三天之中他在蔡伯俙的府上過的很舒服,甚至有些樂不思蜀……

蔡伯俙站在趙禎的身邊,望着天家主僕不善的眼神頗爲無奈,自認倒黴的吶吶開口道:“官家,您讓我去散播消息,那幾位定然是猜出您在微臣的府上。”

趙禎點了點頭,這話沒毛病,朝中的相公都是聰敏之輩,要想瞞過他們顯然是不可能,自己讓蔡伯俙去就等於是在告訴相公們自己在蔡伯俙的府上。

駙馬府的管事蔡石恭敬的走了過來,對於皇帝的到來他是知道的,若是不知如何伺候?

“官家,範宰執來了。”

宰執,這似乎大宋宰相的稱呼,區別與和所有參知政事相同的相公稱呼……

范仲淹來了,相對於其他知道消息的人他還是比較冷靜,蔡伯俙的表達雖然隱晦,但他卻很快明白其中的意義,作爲大宋的宰執,可以說是除了趙禎之外對大宋國力瞭解的最爲清楚的人了。

但他依舊要當着官家的面來確認這一點。

當看到趙禎果然在蔡伯俙的駙馬府之中,范仲淹的心頓時就踏實了下來,不是因爲別的,單單是看到那張自信的臉,范仲淹就彷彿有了底。

說來奇怪,不知從何時起,只要看到官家的御容,范仲淹便會覺得安心,就會有一種“天塌下來”都不怕的感覺,大抵官家給人的感覺就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穩重吧!

這時候即便是蔡伯俙想溜也溜不掉,只能在邊上賠着笑,但一張臉實在是看不出一點笑意。

一個是宋之天子,一個是當朝宰執,兩人不說話給人的敢就重如泰山,一旁的三才已經不能看了,整個人瞬間化身泥雕,眼觀鼻鼻觀心默默不語,即便是站在趙禎身後,也給人毫無存在之感。

蔡伯俙是相當羨慕他這一手的,外戚被文臣“咬”的緊,但相比內侍簡直就是在天堂,後宮文臣也有監督,但畢竟是天家自己的事情,能插手的機會極少,但內侍就不同了。

所有內侍,無論是品級最低的,還是如他三才一般的天子近侍,都被文臣死死的盯住,一旦少有逾越,便是口誅筆伐,一下成爲人人得而誅之的奸佞。

但官家對此從不在意,蔡伯俙知道,這是官家故意爲之,用文臣壓制內侍,讓他們沒有任何越權的可能,更別說涉及政事了。

而這個時候,蔡伯俙也跟着選擇沉默,一言不發的聽着皇帝與宰執之間的對話。

“官家聖意已決?”

范仲淹開門見山,若是不知情的人完全不知道他說的什麼,但在場的人卻都知道。

趙禎點頭回應:“範宰執所言不錯,朕聖意已決,不光是征伐黑汗,朕要滅其國!”

雖然范仲淹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但在聽到“滅其國”三個字的時候,心中依舊打了個突,滅國和攻伐不一樣,攻伐可以使報復,可以是宣揚大宋的強大,有進有退,有迂迴之地。

而滅國之戰則是不死不休,誓要滅亡其國鼎,亡其社稷………步驟冗長,攻陷都城,駐防清剿,歸治地方,退兵還朝,一樣不能少。

即便是大宋有這實力,但還有一點范仲淹和大多數參知政事們想不通:“陛下,我大宋富有四海,南至三佛齊,北至蒼耳,東至海東,西至寧夏,何以不毛之地而伐之?黑汗不過西域小國,螳臂擋車,蚍蜉撼樹,以于闐之戰爲計較,有失大國氣度!”

趙禎點了點頭,確實如范仲淹所說,但他同樣有反駁的理由,而且很充分。

“天朝上國…………不以武功震懾四方何以爲天朝,不以國力碾壓蠻夷何以爲上國?漢唐以驍勇之兵威震天下,放有強漢盛唐之說,我大宋倒是征戰四方,可外族蠻夷依舊侵擾?豈非不足也?!”

這個問題難以作答,大宋的領土相比漢唐本就逼仄,但漢唐是在對外反擊之下逐步擴大疆土的,范仲淹當然知道官家的用意,可你放着遼朝,西域,吐蕃不去攻伐,反倒是對遙遠的黑汗用兵,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陛下,我大宋北有遼朝在側,西有吐蕃居於高原,此而這如虎狼環伺,何不…………”

趙禎揮了揮手:“朕當然知曉,但黑汗位於西北之地,連通於闐,居於西域之北,若得黑汗,鞏固之,東進可攻西域,遼朝,南下可直趨吐蕃。”

“陛下!黑汗遙遙之遠矣!轉兵而下,豈不……豈不頗費周章?!”

趙禎嘴角微微掛起,范仲淹的態度他已經知曉,並不是拒絕戰爭,而是覺得攻伐黑汗成本高,收益小。

緩緩從作爲上站起,花廳之中看着花廳之中安靜如雞,指了指正裝作鴕鳥的蔡伯俙道:“黑汗之重,蔡副使知曉厲害!”

一句話把問題拋到了自己的身上,蔡伯俙心中叫苦,但看着趙禎威脅的眼神,轉頭露出自認爲最自信的笑容對范仲淹道:“宰執有所不知,黑汗乃是絲綢之路之中段,而遼人國力復甦全仗絲路之繁盛矣!”

瞧見范仲淹露出思考的模樣,蔡伯俙趁熱打鐵:“遼人佔據西域如守絲路之門戶,外貿國產與外邦,恢復國力,重整上京各部,休養生息,而黑汗位於絲路之中段,一旦拿下,如噎在喉,遼人必亂矣!”

道理簡單淺顯,范仲淹當然明白,但對於他來說,大宋北伐黑汗還是太過驚人,太過膽大,只不過這時候他也實在拿不出合理的藉口。

他知道,趙禎是打定主意要北伐黑汗的。

“朕之滅國黑汗,一來可宣揚大宋之威儀震懾背後之圖謀不軌之國,二來可讓遼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三來扼守絲路之繁華,四可爲日後用兵留有餘地!”

趙禎這四點列舉出來,即便是范仲淹也無法反駁,思前想後道:“若是遼人有所異動,聯合黑汗前後而攻…………”

“她蕭撻裡不敢,一旦遼人有所異動,朕之大軍即可捨棄黑汗,東征西域,此得不償失也!”

“官家聖明!”

蔡伯俙的一句唱諾結束了范仲淹的對話,也給這次皇帝與宰執的相商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范仲淹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請假!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
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請假!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