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

bookmark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趙禎和大宋來說原本的改變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卻成爲了全部,每一天大宋都在改變,每一天趙禎都在改變。

他堅信那句充滿華夏智慧的古老諺語:“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句話幾乎貫徹了華夏千百年來的生活智慧,也存在於最樸實的百姓心中的一個詞語,變通。

既然個人的生活智慧都可以依靠變通來進行,國家更是可以,所以趙禎纔會對眼下的一切進行改變,進行變通,任何不適用與現在的制度和陳規陋俗都要進行改變。

但他不會大刀闊斧,不會雷霆一擊,更不會惟我獨尊,這是一個需要春風化雨,需要緩緩而行的變革,讓百姓去變,讓社會去變,讓人們自己去變。

所以他向包拯提出稅法的改革,但卻不自己制定章程,所以他纔派遣蔡伯俙去治理中京道而不是早早定下目標讓他去執行,趙禎要讓自己的改變附和這個時代。

中京道的奏疏不斷的向勤政殿傳報而來,因爲戰事剛剛結束,中京道依舊掛着遼朝中京道的名義,還沒有改變,甚至連地方上的州府城池,縣治都沒有改變。

趙禎知曉,這是蔡伯俙安定民生的一個步驟,對待這片土地,暫時不做出太大的改變,民心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動盪,方便也有利於他的治理。

蔡伯俙這段時間做的很好,身爲一道之安撫使,他的權責很大,但也基本上達到了趙禎的要求,挑選了能員幹吏入主一方州府,數百個大小不一的官員被他以實際情況安置在了中京道的各個衙門之中。

蔡伯俙和中京道各州府官員在上疏中都提到了一個時間的問題,他們認爲把中京道完全改變成大宋的州府需要時間,需要朝廷耐心的引導和官員們的配合。

趙禎看了奏疏,也看到了彭七以及各軍傳報回來的文書,這些官員做的很好,沒有一個州府和縣治出現叛逆,也沒有出現打砸搶之類的亂象。

而其中最爲出色的便是王安石所在的松山州,沒錯,這貨又發揮了他倔強的性格,頑固的推辭了蔡伯俙給他安排在大定府的差遣,執意前往松山州,只不過很快他便用事實狠狠的打了蔡伯俙以及所有前往中京道官員的臉。

王安石不單單把松山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甚至連當地的百姓都被他融入大宋,他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了戰爭帶來的後遺症,流民被安置在各種各樣的勞役上,有飯吃,有地方住,甚至還有錢拿!

趙禎基本上是笑着看完蔡伯俙對王安石所作所爲總結的奏疏的。

這“妖人”做的很絕,帶兵直接抄了當地私通遼朝的契丹貴族們的家,從他們家中抄出的錢財全部堆積在衙門的院子裡,院門大開!

所有路過的人不光能看到院中的錢財,還能拿!

這是真的拿,只不過在拿的時候一個書吏會拉着筆墨紙硯上前,記下你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親眷等等,並把你編做臨時的勞役,參與松山州州城的建設。

當松山城的百姓知道後,前往衙門拿錢的人立刻就多了起來,開始的時候還只是三五人試探,之後便越來越多,幾乎全城老少都前往州府衙門拿錢。

王安石也不傻,這些錢當然要花的有價值,並不是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的,越早來的人拿的越多,越晚來的人拿的越少,直到所有錢財分割完畢。

當然拿得多的人要負擔更重的勞役,至於如何負擔,對不起州府衙門不管,只要你完成便可,於是這些拿的多的人看着眼前一段數百步之長的城牆兩眼發直,只能再把錢財拿出來僱傭別人。

而那些沒拿到錢的人便爭搶着來“幫忙”最後算下來,州府衙門反倒是省下一大筆錢財來。

不知是蔡伯俙在告狀,還是在投其所好,亦或是向趙禎舉薦王安石,關於松山州的奏疏是最長的,也是最詳細的,王安石施政的一舉一動都被詳細記錄下來。

趙禎拿着這厚厚的奏疏從勤政殿看到了避風亭,這避風亭已經成爲趙禎的用膳之所,他最喜歡一家人齊聚一堂的吃飯,王語嫣張羅着飯食,偶爾還會親自下廚做一道趙禎愛吃的紅燜肉,貴爲一國之母殊爲不易。

當然趙禎知曉,自己的其他幾個女人也想下廚,卻被王語嫣以各種理由拒絕…………趙禎知曉卻從不點破,女人無論何時都會吃點醋的。

趙禎不是一個吝嗇的君王,也不那位仁宗皇帝似得大晚上喝一碗羊湯都要考慮再三的皇帝,對於美食他向來是要求頗高,只不過這高不是價格高,而是質量高。

趙禎始終相信,人活着能真正感受幸福的東西只有倆個,一個是愛,一個是吃…………

“官家,難道勤政殿中您看的奏疏還不夠多嗎?用膳的時候不當如此,免得旭兒昀兒學去了,以後也跟着傷身子!”

趙禎笑了笑,隨手把奏疏遞給三才小心的掖好道:“皇后有所不知,這奏疏說的是松山州的王安石,旭兒昀兒,可知他王安石如何統計州城中的百姓?”

趙昀最先開口:“自然是派遣官吏一家一家的統計,否則有所遺漏怎辦?”

趙旭反駁道:“不妥,如有人隱匿人口又該如何?當以利誘,在城中開設粥鋪,施粥放糧,自然會有人來。”

“若是有人謊報姓名重複領取又該如何?”

“嚴查重法之下,自然不敢!”

“如此我大宋於父皇的仁明豈不是被敗壞?”

“戰時有戰法,無奈爲之!”

瞧着倆個孩子爭執起來,王語嫣笑罵道:“你們倆兄弟爭什麼,答案就在你們父皇手中啊!”

趙禎看着倆個孩子爭執的正起勁,眼下這討論的分爲很好,並不算什麼爭執,可在王語嫣眼中總是把有些東西放大了,一點點爭執都能當成是兄弟之間的間隙,越是如此兄弟之間的感情越脆弱,經不起考驗。

“王安石的法子既簡單又粗暴,全城所有百姓集中與府衙門口領取口糧,從後門而出不得返家,而是要跟隨衙役出城門稍候。而每家所領糧食按人口來算,來的人越多,領的越多…………”

倆個孩子恍然大悟,如此便不會有人在家中隱匿,也不會有人有機會重複領取糧食。

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
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