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

一個外戚,一個被打擊的將門,這兩者在大宋雖然地位不同,但所遇到的情況卻是一樣,蔡伯俙和石元孫兩人都曾得意過,但也都曾失落過,感覺自己就像是被大宋拋棄了一般。

這是一種外人根本就不能體會到的情緒,兩人也是在人生最失落的低谷之中相遇的,雖不是惺惺相惜,卻也算是同患難的酒友。

人當然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每每在蔡記借酒消愁的時候兩人都曾大罵世道的不公,但在散去之前也互相勉勵幾句,雖然是這種酒友,但雙方對對方的瞭解都不差。

蔡伯俙如入石元孫的帳篷之後便一股腦的把裡面的桌椅差距都打亂,然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石元孫一邊大罵自己的無恥,一邊上前小心翼翼的把東西一樣樣的恢復整齊,可以說這是蔡伯俙從離開北京城後最開心的事情。

雖然是個武將,但石元孫並不缺乏文人的禮與智,甚至可以說他比一般的文人做的都好,而且也不知他是怎麼長得,完全沒有石家人粗獷的外表,反而算得上是翩翩佳公子的人物,可他卻偏要從軍。

蔡伯俙看他忙活完了,這才起身撩起軍帳,東方的天空已經翻起了白肚皮,短暫的晨曦即將過去:“這麼說來昨夜你們被襲營了?什麼人乾的知道嗎?”

石元孫的身體猛然一僵,隨即苦笑道:“我這次是算栽了,還是栽在了倭國這條小陰溝裡,數萬人的敵軍不能奈我何,死傷不過百人,可昨夜的襲營卻死了數百個!傳去後老子的名聲都沒有了。”

蔡伯俙笑了笑,上前端起石元孫剛剛擺好的茶具倒了一杯:“傳出去?傳哪去?大宋?北京城?還是遼朝?你我以及劉德召現如今在什麼地方?倭國!鳥不拉屎的倭國!這地方就是化外之地,就是荒蠻之地,誰知道你石元孫的屁事?!”

石元孫翻了個白眼,再次把蔡伯俙用過的茶具一絲不苟的擺好,作爲報復的開口道:“那你還來?!”

蔡伯俙苦笑着聳了聳肩膀:“我能抗旨嗎?實話告訴你,我不是來給劉德召補給的,也不是來征伐倭國的,我是爲了更要緊的事……”

“爲了北邊……”

蔡伯俙想要賣的關子一下被石元孫道破:“不就是想從海上找條路夾擊遼人嗎?我沒那麼蠢,看得出來!”

嚇!蔡伯俙吃驚的望着石元孫,這事情沒人知道,即便是劉德召也是在見到密詔之後才知曉的,他那種對官家的佩服之情不會是轉出來的。

而能想到這一點的人在都寥寥無幾,即便是浸泡在朝廷這個大泥潭之中的朝臣都看不出官家的意圖,誰知被眼前這個出自將門的小子看穿了,而且是一語道破!

蔡伯俙真的很想上前扒開他的腦瓜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自己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可是好久沒回過神來嘞……

“你倒是什麼都敢說。”

石元孫嗤笑着望向蔡伯俙:“你敢說不是這樣嗎?你留下來不過是因爲對倭國的不放心,怕影響官家的計劃,若是我猜的沒錯,你這個黑手的頭人也該對倭國動手了吧?現在你來了,只能說明黑手早已經滲透進了倭國!”

蔡伯俙不以爲恥的笑了笑:“還是你瞭解我。”說完便指着門外:“你看看這樣子算是安定嗎?能讓我放心嗎?”

“我就不明白了!官家爲何不再石見經營,把所有的力量都收縮在石見,無論來多少大軍,石見總能容得下的。”

看着眼前皺眉的石元孫,蔡伯俙苦笑道:“不行啊!不能都在石見,即便是把石見打造成鐵桶一塊又如何?因爲有礦啊!金礦銀礦,這些利益相關之物朝廷絕不會放棄,你知道咱們之前從倭國運走了多少黃金白銀嗎?”

蔡伯俙說完伸出了兩根手指,石元孫皺眉道:“八百萬貫?!這麼多……”

“兩千萬貫!”

石元孫豎起拇指和食指望着蔡伯俙道:“這是兩千萬貫?!”

“否則呢?我不是豎起倆個指頭嗎?”

“你!”石元孫伸出的手又緩緩放下,無力的,頹然的放下,“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官家也要對倭國下手,而我等即便是被倭國殺光也無所謂,或者我換個說法,死的越多越好?”

蔡伯俙微微搖頭,瞪大眼睛道:“這怎麼可能?!你覺得官家會犧牲掉你們嗎?犧牲掉這五千大宋的精銳之軍?”

石元孫嗤笑着,一絲輕蔑中帶有崇敬的眼神望着蔡伯俙開口道:“怎麼不可能?你們都不瞭解官家,即便是你,蔡伯俙,大宋的駙馬,皇帝的鷹犬,天子的近臣!依舊不瞭解他!”

稍稍頓了頓,眼前蔡伯俙的表情依舊是那麼堅持,石元孫再次開口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來告訴你!”

彷彿是積攢起了莫大的勇氣,但石元孫依舊壓低了音量道:“在官家面前,這個世上除了大宋之外的國家都是敵人!就像是一羣人揹着弩箭進入了漆黑的森林之中,一旦發現了別人,無論他是善還是惡,官家都會毫不猶疑的殺了對方,因爲他不敢肯定另一個人會不會殺了大宋!

瞧瞧官家登基親政以來都幹了些什麼?表面上擡高了武將的地位,其實就是把武將手中的權利集中到了他自己手中,若是我沒有猜錯,狄漢臣應該整日在樞密院中吧?實際上在樞密院中有些權利的人應該是官家的心腹,彭七!否則我也不會出現在平安京,而是應該和劉德召留守石見礦山!

還有便是對抗曾經有功於社稷,也掣肘我們武將的文臣,我向文臣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官家自登基以來連連用兵,大理,南海小國,燕雲,西夏,之前聽說你去了高麗?現在是倭國了吧?我說的有錯嗎?”

蔡伯俙的嘴角泛起笑容,然後這笑容越變越大,最後整張臉變得愉悅起來,在石元孫驚訝的表情中說道:“很高興,你說錯了!”

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
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