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

無論西夏和遼朝怎麼牴觸,大宋的海鹽已經成爲兩國的重要進口貨物,大宋東京城中流傳的消息不出三日便會在遼朝和西夏人盡皆知。

當然其中自然也有一些煙霧彈。

海鹽的功效經過流傳之後自然有些失真,但可以預防癭症的消息卻準確無誤,這是得到大宋神醫王唯一親自肯定的,並且在大宋的許多醫書中都有明確,既然大宋敢把海鹽的功效寫入醫書,那就一定不會有錯。

西夏和遼朝理所當然的認爲只有大宋出產的海鹽才能治療癭症,趙禎爲這些遊牧民族落後的醫學感到悲哀,對付癭症的主要手段並不是海鹽,而是海鹽中含有的碘元素。

一傳十十傳百之下,海鹽的功效被極度誇張,也許是商人爲了提高海鹽的價格,也許是買到海鹽的人爲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反正海鹽能包治百病的說法在遼朝和西夏傳的神乎其神。

李元昊對於這種說法嗤之以鼻,要是大宋的海鹽真的那麼神,還會賣給西夏和遼朝?

這顯然是忽悠人的,李元昊看到的不是海鹽的療效,而是它貴死人的價格,眼前的几案上放着西夏的青鹽和大宋的海鹽,兩者之間只有色澤上的區別而已。

李元昊用手指尖點了一下嚐嚐,兩者的味道都是那麼的鹹,好像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同。

摸了摸腦袋,李元昊對一旁的野利仁榮道:“尚父,你嚐嚐,這海鹽和青鹽沒什麼不同嘛!宋人把這東西吹的神乎其神,真是豈有此理!”

野利仁榮笑道:“陛下此言差矣,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名聲,宋人的海鹽即便是真的能預防癭症又有什麼用?癭症的出現是少之又少,即便沒有海鹽這種東西,我西夏有會出現多少癭症?可一旦海鹽有了這噱頭,便在價格上貴了許多,並且大宋代替我西夏成爲鹽的供應者,此消彼長之下我西夏的財富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李元昊笑了笑:“尚父平時教朕,皇者應該有大氣度,怎麼能爲一點財物斤斤計較。”

野利仁榮看着李元昊毫不在意的笑容微微苦笑道:“陛下,您還不知其中的關竅,自從陛下登基稱帝以來,大宋雖未關閉榷場,可榷場中商品的價格可是上漲許多。”

李元昊把兩撮細小的鹽堆吹散,在空中形成一片塵埃,擡頭忘了一眼野利仁榮道:“哦?那又如何!朕可是率領我西夏男兒征伐西域諸國,光拉回來的財物就累死了數百匹的駿馬!”

野利仁榮苦笑道:“陛下的戰功和西域的財富自然是萬中無一,可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說完野利仁榮把賬目送到李元昊的面前道:“陛下請看,這是西夏和大宋之間榷場交易的賬目,我西夏本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賣給大宋,原本還有青鹽一項,可現在連青鹽都無人問津,每年都是我西夏大肆購買大宋貨物,而大宋商人卻幾乎不會購買我西夏貨物,此消彼長之下,臣不知陛下從西域得來的財物還能撐多久。”

李元昊這才擡眼看了看賬本:“有甚的關係,不過是些財物罷了,咱們不是還有小茴香之類的香料能出售給大宋嗎?”

野利仁榮苦笑道:“陛下不說這些香料還好,只要我西夏提高香料價格,宋人便堅決不買,他們情願從萬里之遙的大食購買香料也不願購買我西夏的。”

李元昊是不在乎錢財的,在他看來只要自己手中有猛士,便什麼都會有,眼睛中精光一閃:“就讓大宋先得意一陣,朕的西夏沒錢了,自然會揮師南下,他大宋的富庶就是爲我西夏的猛士所準備的!”

野利仁榮大驚失色的說道:“陛下!如今我西夏已然立國,這意味不能如原先一般前往大宋劫掠,一旦如此便會激起大宋的怒火,到時怕是會兩國交戰。”

李元昊冷笑道:“交戰?朕可不怕,你別忘了,我西夏是從苦難中建立起來的,即便結果再壞能壞到哪去?看看現在的党項貴族,整日享受聲色犬馬,流連於溫柔之鄉。這些都是錢財害的,爲什麼朕要讓你創建屬於西夏的文字?爲什麼朕不在乎大宋的壓榨?只有把西夏逼入絕境纔能有所突破,這便是漢人的不破不立!”

野利仁榮微微吃驚,沒想到皇帝居然有這種打算,先把西夏置於死地,然後再破繭而出!

“陛下有何良策?”

李元昊笑道:“無他,剃髮易服爾!”

野利仁榮聽了他的話久久不言,剃髮易服這是抵擋中原王朝同化的最有效手段,更別說發明自己本族的文字了,西夏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直到如今西夏國內依然使用漢字爲本族文字,陛下這麼做是打算徹底的與大宋脫離開。

……

三月西夏皇帝李元昊向境內党項部族下達了“禿髮令”,並且他率先自禿其發,即剃光頭頂,穿耳戴重環飾,這是党項一族原有的風俗,開始的時候還有許多黨項貴族不當回事,可當李元昊在興慶府的大殿之中親手斬殺了倆個態度散漫的貴族後,一時党項部民爭相禿髮。

整個部族一律執行,限期三日,有不從者當街處死。

李元昊衣白窄衫,氈冠紅裡,冠頂後垂紅結綬,官員則按等級職別規定服飾。庶民百姓,只准穿青綠色的衣服,以別貴賤。

華夏曆史上,當遊牧民族立國之後,便不可避免的會開始向中原王朝模仿並靠近,最後逐漸的,不由自主的被同化成中原王朝相同的模式。

在李元昊看來,只要開始出現漢化的東西之後,整個國家都會被帶入一種怪圈,一種開始享受安樂的怪圈,無論原本有多麼高漲的雄心壯志都會被磨滅,開始享受起安樂。

這是李元昊最不願看見的東西,他要保持党項的藩學,保持党項的語言,保持党項的彪悍。

就在李元昊有所動作的時候,趙禎也開始了他的計劃,大宋開始了又一次的軍演,地點依然是石子鋪附近,十里連營氣勢恢宏,讓遼人膽戰心驚。

李元昊對於大宋傳來的情報微微嗤笑:“宋人又開始炫耀武力了,這不是給遼人看的,而是給我西夏看的!朕可不怕這種示威!”

他以爲這是大宋在向西夏一系列的變動示威,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趙禎開啓第二次軍演早就在他的日程表中……在趙禎心中從未把西夏當作是大宋最大的威脅。

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
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