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

趙禎一身便服走在前面,三才和蔡伯俙摸不着頭腦,這是在往西城去,那裡都被大軍給圍死了,便是百姓也出入不得,官家去那莫不是要親自看看白雲寺的彌勒教是如何覆滅的?

不光趙禎前往西城,便是神都城各處的百姓也在往西城去,這神都城難得除了一件如此大的事情,不少人說之前神都幫派拼殺也是因爲彌勒教在其中作祟。

此時的人們也顧不得今天還有什麼活計,都前往西城圍觀,而那些掌櫃的也沒有說什麼,不少還跟着夥計一塊往西城趕。

百姓中有多少人家信彌勒?這事情可沒法說,眼下官家下旨清剿彌勒教,整個北平府已抓了不少的人。

禁軍已經把西城圍了起來,白雲寺外的死騎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趙禎不希望這些了暴露在大庭廣衆之下。

北平府有條桑乾河,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乾涸,故得名,而桑乾河的支流便穿城而過,成爲連接神都與北平府的水路要道。

尋常漕運不絕,都是從北面來的貨物,桑乾河上便架起了兩座巨大的橋樑,一個是拱橋只通行人,另一座是樑橋,只通車馬。

而出雲橋便是拱橋,因爲橋面寬廣,高高的拱起,上面還有風景樓,站在橋下看,彷彿直插雲頓,得名出雲。

行至西門大街便不得通行,不少百姓沿着河岸遠遠的望着,評論之聲不斷的傳到趙禎的耳朵裡。

“瞧見沒有,禁軍已經斷絕了西大街,聽說樑吉街到衛州門也被鎖了去,小半個西城都被禁軍圍了!”

“這下白雲寺的彌勒賊人跑脫不得了吧?”

“這是自然,即便是挖地道也挖不出去,一條桑乾河一條渾河早已把西城變成一座孤島嘞!”

“呦!王三沒看出你還是兵家嘞!?”

趙禎站在人羣邊上對着蔡伯俙笑道:“瞧見沒有,民間的百姓也能看出些門道,朕以兩條河爲界擴大了範圍,死騎撤離的時候百姓就已經被禁軍撤走。”

此時的河岸突然擁擠起來,禁軍在人羣中開闢了一條道路,引領一羣衣面露悲慼的人被押了過來,四周的百姓指指點點,更有甚者叫道:“這不是城外買次的老劉頭嗎?怎麼他也是彌勒教的匪類?”

老劉頭擡了下眼皮忘了一眼說話的人無奈的搖頭繼續向前,人流不息足有數千,已經把出雲橋擠得是滿滿當當,不少人站不下只能向後排到了橋對面的岸邊。

禁軍的將領拿着一個鐵皮喇叭開口叫喊:“白雲寺中的叛軍聽着,皇城司的人已經查到了你們的腳跟,你們當中誰是巡城司的兵卒難道自己不知?這是造反謀逆的大罪是要夷三族的!”

禁軍將領說完便頓了一會,但岸邊的百姓卻炸了鍋,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巡城司的人也會投靠彌勒教,要知道巡城司的兵卒乃是隸屬禁軍,保護神都百姓安危的。

知法犯法往往罪加一等,更讓人氣憤。

“什麼?巡城司的兵卒已經投靠了彌勒教?!這……這……豈有此理!”

“是啊!巡城司的兵卒怎麼會投靠彌勒教?”

“這有什麼?彌勒教擅長蠱惑,別說是巡城司的兵卒,便是官吏都有投靠彌勒教的,只不過是早早的脫了,洗的清白罷了!”

“這些吃官飯的不念及朝廷的好,反而去投了彌勒教,當真是天理難容!”

“可不是?官家仁慈讓他們忘了帝王之威嘞!”

禁軍將領見人羣躁動,再次開口喊道:“這出雲橋上站着的都是爾等父母雙親,也有妻妾子嗣,難道你們要讓他們受到牽連?官家已經下旨,只要爾等棄暗投明,便免去他們的罪責,赦其無罪!”

隨着將領的話,四周圍觀的百姓發出一連串的驚歎:“官家仁慈!謀逆大罪都能免除連坐,千古仁君不出其右!叛軍匪類若是不降人性何存?”

當着這麼多百姓的面喊出來的話自然不好輕易收回,誰都知道官家乃是一言九鼎的性格,既然讓這些叛軍的親眷出現,便不會反悔屠戮。

“你們還有一盞茶的時間考慮,若是不出,則依舊連坐,若是現在出來,可與親人短暫團聚!”

“嚇!”

又是一連的驚歎,而此時趙禎在親衛的護送下穿過人羣,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一個也許能兵不血刃解決叛軍的想法。

穿過人羣的趙禎立刻便引起百姓的注意,而禁軍將領郭勇更是嚇了一跳:“臣殿前司都虞候郭勇參見陛下!”

隨着他的話,四周的禁軍齊齊單膝跪地,以手擊胸發出金鐵交鳴之聲:“參見陛下!”

連禁軍都勢力了,百姓更是迅速彎腰躬身施禮,口中叫喊:“參見陛下!”

這就是帝王的力量和威儀,趙禎從郭勇手中拿過鐵皮喇叭,衝着白雲寺叫道:“朕如今就站在你們的對立,你們可曾想過有一日與朕刀劍相向?!”

稍稍緩了口氣,趙禎心中的憤怒已經醞釀到定點握着喇叭的手微微顫抖道:“愚蠢!!”

“你們都是禁軍,都是朕的子民,都是良家子!都是朕從良家挑選出來守護神都的精銳!朕信任你們,把神都城巡城之事交給了你們,看看這些鄉親父老,看看這些百姓!你們先別說對得起朕,便是這些百姓你們都對不起!”

漸漸的有哭聲傳來,出雲橋上的叛軍親眷已經開始哭泣,他們當然後悔悲傷,世間永恆不變的就是真理,一旦被說出來,再加上事實的映襯,所有人都知道彌勒教乃是蠱惑人心的魔教。

“常言道,“國法不外乎人情”若是爾等棄暗投明,繳械投降,朕便讓爾等與親人團聚三日,大軍不會攻伐,任由爾等離開!三日後去往大理寺認罪,自有官員量刑!”

趙禎的話使得人羣的情緒到達了定點,這是什麼樣的帝王才能做出這樣仁慈的事情來?

邊上的蔡伯俙和三才臉色一變,這是八千叛軍,豈能輕易讓他們離開?

當然,這兩人忘了一件唐時的舊事,趙禎不過是在上演一場令人驚歎的“政治秀”。

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
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