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

歷史上的又一位女帝出現了。

這被大宋朝臣們看作是乾坤顛倒,牝雞司晨,至於遼朝江山是否穩固,這一點沒人去在意,因爲在禮法上這就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蕭撻裡稱帝,號曰“聖天皇帝”國號曰“大契丹”。

大契丹,這是遼太祖立國時的國號,之後才改爲大遼,而現在不過是改回去了而已。

國書通達天下,醒以萬邦,一時間舉世震驚,世人爲之咋舌,原本趙禎以爲遼朝會出現巨大的變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大宋駐契丹使臣發來消息,契丹安定,萬民擁戴矣!

顯然這是民間基礎已經聚集到了水到渠成個的程度,是啊!契丹百姓視蕭撻裡爲白馬女神,在這個母系社會中蕭撻裡這樣有能力的女人登臨帝位確實不算什麼。

從耶律宗真之死開始,遼朝一直就在蕭撻裡的控制之下,即便是有耶律洪基繼承皇位,幕後的掌權者依舊是蕭撻裡。

這是整個遼朝都知道的事情,事到如今不過是把最後的遮羞布扯掉而已,又有什麼好驚奇的?趙禎放下手中的奏疏,微微苦笑,看來是自己成就了蕭撻裡,成就了她今天的地位。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趙禎始終覺得有些夢幻,蝴蝶效應就是這麼的神奇,你做了一件事,所導致的後果都會隨着時間從進行而出現。

趙禎改變了歷史,也改變了同一時代的遼朝。

大契丹的國書早已在大宋傳開,大宋的百姓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女人居然登基稱帝了,周武之事再次上演,這對大宋來說是好是壞?

沒人能說得清,但有一點是共識,大宋絕不能出現這種情況!

王語嫣是沒由來的躺槍,身爲中宮皇后的她被御史盯得死死的,遼朝的前車之鑑放在那裡,大宋的後宮必須要遠離前朝,不得干政已經是最基本的限制。

乾宇元年的年關之後,發生了兩大事件,一者大宋對黑汗用兵,讓人始料不及,二者遼朝改朝換代,從大遼變成了大契丹國,蕭撻裡以女兒身登臨帝位。

這可讓百姓們在茶餘飯後多了許多談資,女人怎麼能當皇帝呢?

周武的前車之鑑還在,不過三百多年的時間再次上演,這簡直是天下奇聞,但來自遼朝,不,應該說是大契丹的商賈們卻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在他們看來,聖天皇帝乃是順應時勢,本就應該是稱帝之人,至於女兒身又如何?在契丹,女子的地位可不比男人要低,只有目光短淺的漢人才會這麼想!

趙禎坐上乾宇殿的御座之上,百官們出奇的沉默不語,怎麼說呢?

信息量太大,以至於他們到現在還沒反映過來,只有一句牝雞司晨來形容契丹如今的情況好似並不妥當。

禮部的官員最有發言權,華夏之禮亦是歷代正統之禮,禮部執掌禮法,自然是最佳人選,當所有人看向歐陽修這位禮部尚書的時候,他卻非常的冷靜。

在朝堂中寂靜無聲的時候,緩緩出班道:“陛下,遼後稱帝,此非世間無有,自有周武之出處,神龍之變猶在,非無禮可依也!”

歐陽修的話一出,朝中官員便無話可說,是啊!雖有周武稱帝,卻也有神龍之變,最終還不是李唐復辟,唐宗中最終還是得到了天下。

乾宇殿中的朝臣們明白了歐陽修的意思,蕭撻裡稱帝並不可怕,歷史上也有武曌嘛!最終的結果不過是契丹皇族耶律氏復辟,她當不了太久。

趙禎看着歐陽修以及大宋的朝臣,心中是一萬隻羊駝奔馳,他擔心的是這個嘛?遼朝誰但皇帝和他有什麼關係?!

“朕並非擔心誰登臨帝位,也不去在意是男兒身還是女兒身,朕在意的是她的能力!周武雖然是一介女流,可爾等也不瞧瞧她稱帝之後的大唐是一番什麼樣的光景!?”

趙禎起身離開御座,聲音中帶着怒意:“武曌者,則天大聖皇帝,天授元年自立爲帝,定都洛陽,建武周而廢李唐。

在位前後,雖大肆迫害李唐宗室和大臣,興起“酷吏政治”。但卻是爲了鞏固其治下!

雖是一介女流卻帶着她的大周走向治世!爲何?因其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農桑,改革吏治,重人才,重科舉,賢才輩出。雖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但卻不可忽視其才能!”

趙禎說出了自己的擔心,他並不擔心蕭撻裡稱帝之事,只是擔心她的能力得到全面發揮!

直至稱帝之前,蕭撻裡還只是站在幕後,有一層遮羞布在,耶律氏還能有一點制衡的能力,可現在,蕭撻裡稱帝之後,便是遼朝的一次資源整合,她得到了遼朝百姓的支持,耶律氏不得不從。

她沒有扶持蕭家的人上臺,更沒有讓蕭家的人謀權篡位,而是自己“親力親爲”自己操刀成就了帝位,這個女人的手段和心機實在太過驚人,最要命的是她的魄力完全不屬於男子。

現在她登臨帝位,整個遼朝易主,雖然還是大契丹,卻是以種族爲國號,所有的契丹人都會擁戴,趙禎相信以蕭撻裡的手段,耶律氏想要復辟,成功的可能性基本爲零。

蕭撻裡獲得了正統皇帝所能擁有的所有權利,兵權,政權,財權全部集中在了她的手中,一個有能力,有魄力,有心機的女人手中。

這恐怕是她對抗大宋的第一步,也是開始。

趙禎忽然發現,她挑選政變的時間太過巧合,剛好是自己發兵黑汗的時間,這樣一來,大宋完全沒有時間去顧及遼朝的政變,更不可能出兵伐遼,至於打着“順天應時,剷除妖后”的旗號更是不可能。

這個女人真是讓趙禎又愛又恨,她顯然是猜到了大宋會對黑汗用兵,上元夜宴時趙禎才正式決定出兵的,遼朝的使者傳遞消息的速度不可能這麼快…………

所以這個女人早在政變之前便已經猜出自己要用兵黑汗了?!

這纔是最讓趙禎心驚的地方,蕭撻裡的眼光相當驚人,完全不輸與任何一位才能卓著的戰略家。

回想起那份密信,趙禎只能在心中苦笑,開頭的情話也許是真的,但最後的內容纔是本質,她這是在告訴自己,她對自己的瞭解已經相當透徹。

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
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