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

王語嫣並非是隨隨便便離開皇宮的,在出宮之前她向趙禎討了一份旨意,北平府中的衙役和神都城中的禁軍務必要配合她!

這份旨意很不簡單,也就是說王語嫣身爲一國之皇后暫時有了調動都城軍事力量的權利,這在大宋乃至歷朝歷代中很少見到。

後宮不得干政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杜絕後宮掌握兵權的情況。

歷史上除了少數的幾個強權皇后外,所有的皇后都是到了太后級別,並且是主少國疑的狀態下才會擁有臨時兵權的機會,除此之外絕無可能。

趙禎悻悻然的同意了,除非王語嫣瘋了,否則不會出現她爲了王家而造反的程度,她現在是大宋的皇后,母儀天下之人,而未來的皇帝太子也是她嫡出的兒子,這時候造反無異於自尋死路,也把兒子葬送掉。

所以趙禎完全不擔心把兵權交到她的手中,再說皇宮可不比神都城的防禦來的差,一樣是攻守兼備的地方。

至於爲何王語嫣討要兵權…………趙禎心中清楚,這一次她是絕不會再向家族妥協,而是要證明她不是隨隨便就可以利用的人,她的靠山和未來只有一個人,大宋的皇帝趙禎!

…………………………

王語嫣還上了緊身的宮服,這是去年射獵的時候尚衣局特意爲她準備的,同時也披上了一件紅色的貂絨披風,騎上了御馬監中專屬她的御馬後便帶着貼身的宮人出宮了。

和以往不同,這次出宮王語嫣的心情頗爲複雜,畢竟是多年的養育之恩,又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還是自己出生的家族,雖然沒有多少感情,可終究是下不得手。

王語嫣沒有直奔王家,而是前往北平府的府衙,她要尋石介問個清楚,她要看看那地方是否如奏疏中說的那樣是一副人間地獄圖般的場景。

對於中宮皇后的到來,北平府的衙役是頗爲震驚的,他們不知道爲何皇后出現在了這裡,並且點名讓大老爺出來見駕。

不過這些都不是他們該擔心的事情,皇后還在府衙的門口站着呢!

皇后的鳳駕就停在了北平府外,王語嫣從理性上是已經相信了奏疏的內容,但從感性上還是希望再次確認,同時期望這件事自是以訛傳訛。

當然她把鳳駕停留在了北平戶外也是故意爲之,讓神都城的人知道她的到來,同時讓百姓看見她的但當和能力。

石介聽聞皇后的鳳駕以至北平府衙門之外頗爲驚訝,他沒想到自己專奏皇帝的奏疏居然被皇后知道,心中不是恐懼而是憤怒,奏疏這種神聖的東西除非皇帝示意,否則絕不會泄露。

他壓根就沒想到王語嫣是從趙禎那裡獲得了許可,在他眼中皇后是王家的利益相同之人,皇后來了北平府自然是爲了王家說項的!

即便心中不情願,但石介依然遵守臣子本分,迅速更衣後前往正門覲見,同時命人把中門打開以迎接鳳駕。

他知道皇后的出生,也知道她的種種事蹟,在百姓之中風評最高的除了官家之外便是皇后了,這一點很不簡單,有些人家甚至在趙禎的長生牌位邊上加了一塊皇后的長生牌位,這更是世間僅見。

“臣石介參見皇后娘娘!”

站在衙門的中門臺階下,石介便對着臺階上的王語嫣躬身行禮,連皇帝都不用跪拜,皇后就更不用說,只需恭敬的行躬身禮便可。

“免禮平身。”

王語嫣輕輕揮手便一邊說一邊向衙門裡走,在經過石介身邊時開口道:“本宮這次前來所爲何事你也應該知道,別的都不用去揣度,只需要告訴本宮你的奏疏所述所寫可是實情!”

石介微微躬身道:“臣的奏疏中絕無一句虛言!”

王語嫣看向石介,揚了一下脖子:“好,既然如此可敢立下軍令狀!”

“理所當然!”

介,傲骨也!石介人如其名,即便面對高高在上的皇后也不曾畏縮,事實就是如此,甚至比他在奏疏中寫的更加慘不忍睹!

王語嫣盯着石介的眼睛看了看,點頭便向跟隨的內侍揮了揮手,內侍恭敬的舉起一面金牌,同時還有趙禎的手諭道:“北平府之衙役者,神都城之內外守戍衛者,皆聽皇后號令,復旨消撤!”

石介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同時也更加疑惑,這說明官家是信任皇后的,而皇后也不是前來興師問罪的……那她來做什麼?

“石卿家,若如你之所言,本宮必然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陳彤帶人走!”

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但利索的就像一柄快刀,毫無拖泥帶水,王語嫣就這樣帶着北平府的衙役離開,而石介緊隨其後,他要看看皇后到底要做什麼,現在看來好似不是他揣度的那樣。

王語嫣對王家很瞭解,王齊雄當年做的事已經算得上是膽大妄爲了,這次又做出如此醜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過她沒想到,居然會如此殘忍或者說是喪盡天良,王家好歹也是大族,以詩書傳家,這事情在民間已經有所傳聞,一旦着實便徹底完了。

數百年的聲譽,無數人的心血瞬間覆水東流,原本已經沒落的三槐王氏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王安石,可現在作爲分支的王家卻…………自掘墳墓不說,簡直是害人害己!

別人不會去說這是哪一支的問題,只會說三槐王氏爛倒了根子裡!

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徹底根除三槐王氏之中爛掉的部份,以保全剩下的人,只要香火不斷,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短短半年時間便已經出現這種醜聞,若是任由他們發展下去還不知會出現如何景象!

想想王語嫣都覺得不寒而慄,難怪官家如此憤怒,相對來說自己作爲持刀之人也不失爲一個上上之選…………

不光調集了北平府的衙役,連神都城中的禁軍都被徵調了千餘人,這場面讓石介頗爲滿意。

他見過神都城外的王家工廠,規模可不比一座軍營來的小,裡面的工人和護院便有數千,雖然神都城中的數百衙役然也能鎮得住場面,但遠沒有千餘虎狼之兵來的穩妥。

顯然皇后娘娘這是要徹底包圍王家的工廠,一個漏網之魚也不放過。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三百章悲歌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三百章悲歌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