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角廝羅能夠想到的問題趙禎同樣能夠想到,甚至在角廝羅還沒想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謀劃,但趙禎卻知道一點,土豆和地瓜對吐蕃人的誘惑無法抵擋,同時也無法做到杜絕吐蕃人獲取的可能。

不論其他,單單是一顆土豆或是地瓜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

只要吐蕃派出足夠密諜,大宋幾乎就無法防備,邊境線的漫長,吐蕃人對高產作物的執着,時間的漫長,總會讓吐蕃人獲取這兩樣東西。

但吐蕃甚至不用派出密諜,角廝羅採用了另一種手法,吐蕃的告示幾乎貼滿了邏些城的大街小巷,同時在整個吐蕃散發。

告示的內容非常簡單,若是有人帶着土豆和地瓜兩種作物抵達邏些城,並且能夠種植,那他將受到吐蕃贊普的隆重接待和賞賜。

賞賜的東西明明白白的寫在了告示上,“珠玉十鬥,牛羊千隻,軍馬千匹,若要官身,賞賜護國大將軍!”

這是從未有過的賞賜,也是令人眼紅的賞賜,角廝羅知道自己一人之力難以做的事情,讓整個吐蕃去做,讓天下趨利者去做纔是最好的。

反正最後受益的人是吐蕃,角廝羅無所顧忌。

至於麻煩便是大宋的事情,接下來大宋要面對的便是無數希望一夜暴富的人,只要在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在機會到來的時候,心中的瘋狂就會無限瘋長。

大宋的轄騎已經和各地衛所,戍邊禁軍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防備了,消息傳得很快,宋人也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便知道了來自吐蕃高原的消息。

吐蕃人向來講誠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角廝羅的告示對於許多人來說充滿了誘惑力,但這時候也是官府朝堂盯着的時候。

所有這般打算的人心中都開始提心吊膽,一旦被抓住便不是一件小小的走私案,而是背叛大宋的行爲,不光自己受到罪罰,家人,宗族全都跑不掉!

土豆和地瓜在大宋的種植面積很廣,南北多有種植,但說到底還是北方種植較多,趙禎爲了大宋人口的增長,早已開始推廣這兩樣高產的作物。

但因爲大宋的土地廣闊,尤其是南方擁有農作物極多的土地,使得到大宋每年對糧食的需求的缺口並非多大。

土豆和地瓜便作爲一種食物補充,甚至是作爲菜蔬,和嚼頭。

炸土豆便是神都城中最近流行起來的小吃,而地瓜幹更是一種可以長期儲備的食物,或是成爲軍中的軍糧,或是成爲百姓們茶餘飯後的零食…………

這般高產的作物還是大宋的賑災糧食,一旦某地遇到災荒,最先抵達的賑災糧必定是這兩樣,讓人吃飽並且不死人,這在大宋朝堂羣臣眼中是最好的。

原本大宋的朝堂上下並沒有把土豆和地瓜當作一回事,或者說一開始當作了祥瑞,但時間長了,習慣了,也就當作了習以爲常的東西。

除了和鐵器一樣不能販賣給吐蕃外,別的也沒有什麼什麼特別的禁令。

只不過當吐蕃人的告示發佈天下之後,朝堂上下立刻對土豆和地瓜重視了起來。

開始的時候甚至沒人相信,認爲這根本就是不靠譜的傳言,但很快這個傳言便得到了驗證,當初吐蕃使者出使大宋的時候曾經向接待使包拯討要過,但卻被包拯回絕。

還有人說吐蕃使者後來入宮向官家討要,也被官家拒絕,而眼下這麼看來,很可能是吐蕃人當初求種不得,眼下被逼無奈的選擇。

皇宮之中,後苑之內,三才站在趙禎的身邊小聲道:“官家,轄騎已經盡出,皇城司,黑手,死騎已經趕往西面的關隘,邊軍尤其是宣毅軍已經加強防備和查驗……”

趙禎擺了擺手:“這麼做沒用,關隘只能阻止大型車馬通行,一顆土豆有多大?且此物極易發芽,只要藏於懷中,選擇僻靜小路,甚至是翻山越嶺便可抵達吐蕃,根本就防不住的。”

三才臉上露出不甘:“要不奴婢讓他們去各地配合十六衛防備?”

“這也沒用,朕甚至懷疑現在已經有土豆和地瓜流入到了吐蕃境內,爲時已晚,當然這本來就是在朕的意料之中,當初包拯上疏此事的時候,朕就已經知道會有這般的模樣,說到底還是朕推廣所致,但也沒有什麼不好。”

“官家,土豆和地瓜產量驚人,且足人之所需,若是到了吐蕃,吐蕃恐怕再無糧荒可言!”

三才的分析很有道理,趙禎點了點頭:“是啊!這對大宋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雖說高原無法蒸煮食物,但烤,炒制卻是可以。但你沒想到的是,這些東西一旦在吐蕃普及,吐蕃人必然趨之若鶩,大量人口將會從放牧轉向耕種,這對大宋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三才愣在原地不說話,他沒有想到這一點,朝堂上的許多官員也都沒想到這一點。

趙禎笑了笑便繼續擺弄眼前的小水車,這東西是蕭仁做出來的,但卻只是觀賞只用,趙禎打算把這東西改造成爲一種動力裝置,下午的時候講解給他聽。

人總是會被慣性思維所引到,大宋上下,甚至吐蕃人只看到了土豆和地瓜會給吐蕃帶來的好處,卻沒有看到壞處。

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之間的矛盾就是在產出問題上,同樣兩種生活方式也是祖先做出的選擇。

爲何遊牧民族能征善戰?因爲他們從小就要放牧,就要在馬背上生活,就要和飢餓打交道並且戰勝飢餓,否則他們就死了!沒有辦法生存,可以說這是自然的選擇,地域的逼迫。

當他們能夠從土地裡獲得足夠的產出,獲得足夠的糧食,那放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項副業,這時放牧的人便會越來越少,當他們逐漸轉向農耕的時候,也就是衰落的開始。

現在的吐蕃讓趙禎覺得很熟悉,因爲他在吐蕃的身上看到了遼朝的影子,這個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開始漢化之後,最終的結果不是變得強大而是逐漸走向衰落和滅亡。

不是什麼樣的文明都可以學習漢家王朝的生活方式或是制度。

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
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