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

既然答應了劉娥就要履行承諾,雖然趙禎有她的把柄在手中,但如果步步緊逼劉娥很可能走上極端,趙禎不可能把她的醜事公之於衆,宮廷醜聞對皇權的損害不可想象。

綠帽的事情放在普通人家都不能忍,何況是大宋最爲威儀的天家?在外人看來天家是最仁慈最和睦的家庭,大宋更是以孝治天下,處處透露出孝字的高貴。

如果把老爹的綠帽子揭露出來,光是天下人的恥笑就能讓老爹活生生的氣死,這對老趙家的統治具有毀滅性的打擊。試想一下,連天下之主的官家都被戴上了綠帽子,這樣的家庭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趙禎自己都覺得這事好笑,老爹連劉娥和劉美的背景都沒考察就把人妻娶回家,但同時他也看到了老爹對愛情的執着!喜歡一個人就不在意她的過往。

老爹的癡情再次刷新了趙禎對古人的愛情觀,這在後世也不算什麼,爲了追逐自己的愛情拋家舍業遠走高飛的大有人在。

陳彤正在打掃景福宮大殿中的帷幔,官家剛剛摔了一個汝窯天青釉碗這本是他最喜歡的,一直用了三年。說是摔不準確,應該說是沒拿穩。

官家的病癒發的嚴重了,手抖的厲害有時甚至會從牀上猛然坐起又躺下,御醫們支支吾吾的不敢說,只有胡遠時常來給官家把脈開藥。

想到胡遠,陳彤微微一笑,這位御醫很不尋常呢,只有他在面對官家的時候面不改色,還能露出嚴肅的神情警告官家多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話換了旁人死都不敢說。

官家卻對這位藏藥局醫正言聽計從,最近的脾氣變得好多了,可今天不知爲何發怒,顫抖得手都拿不住碗。

帷幔是上好的蜀錦,即透氣又輕薄但也難擦拭,輕輕的擰着帷幔的一角,順滑柔軟的質地讓陳彤差點脫手,無意間擡頭卻發現太子殿下從遠處走來。

這下好了,只有太子能讓暴怒的官家平靜下來,但隨即陳彤呆住,太子殿下此時正閉着眼睛行走,但是卻能準確的避開地上起伏的地磚,甚至能剛好在第一節臺階前站住!

這個發現讓陳彤大爲震驚,太子難道真的是天上的赤腳大仙轉世?!

趙禎微笑着點了點頭,帝國百科中的地圖很不錯,自從完成皇后的陰謀任務後,帝國百科的獎勵居然是禁中的地圖!現在只要自己在禁中就幾乎能看到這裡的所有的建築和自己所在的位置。

陳彤看到太子殿下走進殿門後迅速的低頭整理帷幔使它恢復原樣,但顫抖的手出賣了他內心的激動,他知道這件事情要深深的埋在心底,即使到死也不能說。

可能是天氣暖和了,趙恆風溼的老毛病好上了許多,沒有受到關節疼痛所折磨的他今天臉色依然鐵青。

趙恆進大殿之中,看着宮人整理地上的汝窯碎片時,整顆心都在滴血,這些在後世賣出天價的瓷器正粉碎性的躺在地上,宮人正用細密的掃帚仔細的打掃。

在見到兒子來了以後,官家的臉色顯然好看了點,這也使得四周的宮人長出了一口氣。

“寇相公如何?”躺在趙禎送來的搖椅上,趙恆微笑着問道,他不希望讓兒子看出自己發怒的事情,這是在告訴他,作爲人君要喜怒不形於色,聰明的兒子進入大殿後就看向地上摔碎的汝窯。

趙禎彷彿沒看見碎瓷片一般鎮定的迴應道:“寇相公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筆直的青松,在遇到大是大非的問題時能堅持己見。”

“說的那麼好聽,其實他就是一個倔字,還有就是傲,就像頑石不怕風吹一曬,即使碎了也要崩人一臉!”

趙恆的話一語中的,剛剛寇準的模樣不就是一塊頑石嘛!趙禎微微一笑:“父皇的比喻着實貼切。”

見趙禎露出笑容趙恆又道:“但益兒可別小看了這塊頑石,用的好能爲大宋奠基,用的不好怕是會把手都劃破了。”

“孩兒知道,可用他的不是我,而是皇后娘娘,所以……”

“益兒這話是何意?”

趙恆不明白爲什麼太子會說出這樣的話,難道剛剛陳琳陪他去承明殿沒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

“父皇,孩兒年幼,擔當不起監國重任,不如讓皇后娘娘監國,孩兒觀政便可。”

這話讓趙恆大爲驚奇,之前太子的所作所爲不都是在爲監國做準備嗎?現在怎麼突然推薦皇后監國而自己觀政?其實趙禎是突然想明白王旦在去世之前對自己說的話,預先取之必先予之!

趙恆早早的就看出趙禎的心思,作爲大宋的政治一把手,常年和各懷心思的大臣打交道,怎麼會少得了揣摩人性的技能?

但是顯然趙禎不按常理出牌:“皇后娘娘常年伴隨父皇,才華超羣,通曉古今書史,熟知政事也常常襄助父皇,由娘娘監國纔是最妥帖的。所以兒臣請命讓娘娘監國。”

趙恆看了看拜倒在地上的兒子,心中升起一絲異樣的感覺,突然間變得母慈子孝,讓他覺得其中一定有問題。

轉頭望向陳琳,卻見他微微的搖了搖頭,看來這位深宮密探也不知其所以然,趙恆點頭道:“益兒考慮周到,既然這樣,陳琳傳詔:皇后監國,太子每日上朝觀政。”

每日?!這可不再自己的計劃之中啊!在聽到趙恆的旨意後,趙禎心中哀嚎,老爹已經多年不上常朝了,只是在垂拱殿偶爾視朝,這當然不累。

但如果自己每日都要觀政的話,不光要每天在垂拱殿參加視朝,還要去文德殿上常朝!

所謂的常朝就是相當與後世的考勤制度,兩省官文武百官,日赴文德殿,東西相向對立,宰臣一員押班,聞傳不坐,則再拜而退,謂之常朝。

一旦趙禎觀政就不得不參加常朝,新官上任都要燒三把火,何況皇后監國?

視朝卻相對重要的多,是皇帝接受中書、樞密院、三司、開封府、審刑院、請對官的奏事,大約在辰時退回大內吃早飯,這也是爲什麼常朝那麼早的原因。

想想每天自己都要在凌晨三點鐘起牀,趙禎頓時覺得生無可戀……

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
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