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事情,王韻清楚的記得官家曾經對他說過:“這世界上唯一絕對的事情就是沒有絕對的事情。”

開始他不明白這句話,可現在他明白了,眼下不能繼續向西用兵,沙漠中的綠洲城馬魯已經被塞爾柱人給親手毀掉。

綠洲的面積從原來的數裡地變的僅剩不足千步,還好塞爾柱人沒有徹底把綠洲給毀掉,否則官家的怒火將會燃燒掉整個塞爾柱。

絲綢之路一直是大宋的路上交通命脈,一個馬魯城不算什麼,但馬魯城作爲沙漠中的綠洲爲往來的商賈提供便利卻很重要。

若是沒了這座綠洲,大宋一定會出兵繞過這片沙漠再次進攻塞爾柱,這不光是對大宋的打擊,更是對本國商業的打擊,傷敵一千自損一萬的事圖格魯克不會做。

圖格魯克這麼做很明顯是不打算和大宋對抗下去,馬魯城的消失意味着戰爭到這裡便畫上了休止符。

王韻知道戰爭將不可能繼續下去,官家的旨意早就傳來,當大軍打到紀渾河後便停止前進,大軍在補給不足的情況下穿越沙漠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塞爾柱用兵的根本意義在於震懾,王韻很清楚自己完成了這一任務,塞爾柱人毀滅馬魯城的用意很明確。

王韻是個文臣,他的思維方式更趨於政治,所以他能做出更爲理性的判斷,圖格魯克的所作所爲在王韻眼中更趨於政治性。

這是在告訴大宋他服了,不打了,以後也不會對東方用兵,並且放棄爲那近六十萬軍民復仇的可能。

最少商路還沒有斷絕,這是塞爾柱人服軟的最佳表現,王韻相信天武衛的火器已經讓塞爾柱人見識了宋軍的強大。

在阿母城稍稍休整王韻便準備撤軍,全軍上下經過這場遙遠的西征都已經疲憊了,三十萬大軍損失了四萬六千七百二十八人,這個數字讓王韻心痛,雖然屠滅塞爾柱六十萬軍民,但這樣傲人的戰績並不能讓他開心起來。

軍中騰出了數百輛馬車裝着盛滿骨灰的罈子返程,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最少王韻自己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戰死將士的父老。

彭七走如軍帳的時候掏出了一份密旨,旨意的內容很簡單卻讓王韻稍稍失神,大軍撤離,但背嵬軍要進攻北面的布哈拉城。

這不在王韻的計劃之中,但既然是官家的旨意他就要執行,只不過接下來的戰鬥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完全是由彭七負責。

王韻不能走的太快,他要率領大軍接應背嵬軍的撤離,對於背嵬軍來說這是他們一次輕裝上陣,遠程奔襲的進攻。

布哈拉城並不是一座很大的城池,但卻是在沙漠中的另一座城池,王韻很清楚這麼做意味着什麼,這是在告訴圖格魯克,大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撤退。

只要願意還能對塞爾柱的城池發動進攻,只不過布哈拉並不是塞爾柱直接統轄的城池,而是花刺子模的城池。

彭七率領背嵬軍也不是在威脅塞爾柱,而是要解放花刺子模,要把花刺子模搞亂,讓花刺子模人再次控制這個國家。

當然彭七也會用背嵬軍的鐵蹄讓花刺子模的國王知道誰纔是他們的主人,誰纔是他們的宗主國。

彭七帶着十萬背嵬軍離開了,王韻率軍返回蒲花羅接應,之前已經約定好,最多半個月的時間,無論做到多少彭七都要率軍撤回。

王韻抵達蒲花羅的時候,大宋的詔書也到了,得到的土地再鬆手實在太過困難,大宋的朝臣們經過商量,一致決定把大宋最西面的防線繼續向西推進。

蒲花羅即將代替恆邏斯城成爲大宋的北關重鎮,如此一來便可使得絲綢之路再次向前推進數百里。

恆邏斯成爲中轉之地,訛打刺城,白水城,義刺克城都是後方補給的最佳地點,如此一來南方的那黑沙不,等城池盡數落入大宋的手中。

大宋只有獲得足夠的利益後纔會善罷甘休,而圖格魯克顯然知道這一點,對於那些城池也是儘量把軍隊撤走,而不毀壞其中的建築。

當然百姓也是要撤走的,否則平白把人口送給宋帝國,當然,在沙漠上,戈壁上永遠不缺的便是人口。

大宋接受城池之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這些地方盤活,並且經營成一座又一坐強大繁榮的城池。

天下人誰不知道大宋的富庶,跟着大宋討生活要比獨自在絲綢之路上晃悠要好得多,事實上擁護大宋的人不在少數。

爲了利益,即便是塞爾柱人自己也有叛出國家投靠的大宋的,其中不乏富甲一方的商賈。

撤退到蒲花羅的王韻對彭七的戰況根本無法掌握,這就是一種通信上的隔斷,背嵬軍行不會把寶貴的騎兵浪費在傳遞消息上,何況這次又是一次遠征作戰。

王韻相信彭七會把花刺子模的事情料理好,雖然彭七不適合統兵作戰,但曾經隸屬親衛司的他做事卻是極盡周詳。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既然有官家的詔書,就說明官家已經放心把事情交給他,而不是自己,顯然在官家心中彭七做起這種事情更爲穩妥。

十萬武裝到牙齒的背嵬軍足夠在花刺子模殺上幾個來回,擁有火藥彈和炸藥的他們攻城略地不在話下,更爲重要的是…………他們將會得到花刺子模人的幫助。

此次大宋和塞爾柱之間的戰爭算是結束了,王韻在蒲花羅的城池中寫下了撤軍之後的第一本奏疏。

奏疏非常長,而內容也是非常詳細,他把此戰的所有細節都向趙禎做出交代,同時還把自己對塞爾柱的分析也進行交代。

最重要的是建議官家對天竺的用兵也可以繼續了,此次對塞爾柱出兵使得大宋獲得了相當大的利益。

開始的時候王韻沒有算過這筆帳,他的重心一直放在用兵上,可現在大軍在蒲花羅整頓的時候他才突然發現,大宋已經通過這場戰爭賺翻了。

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
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