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

蔡伯俙的到來對於趙仁來說意義重大,這是父親對他的一種承認,蔡伯俙這般德高望重的朝臣,能出現在耶路撒冷就是一種充分的肯定。

雖然趙仁的身份高貴,但蔡伯俙在家中的輩分可比自己高,至少也該叫一聲姑父的,和父皇之間的關係也非比尋常,甚至算是朋友一般的存在。

趙仁從小就收到趙禎的影響,對親情看的很重,不光是他,天家的孩子幾乎都是這樣的。

做人是趙禎對他們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趙仁對待蔡伯俙是真的把他當作自己的長輩,自己的姑父來對待,一切以長輩之禮相待,不敢有萬分的倨傲,也沒有把自己當作是皇子,只是一個晚輩而已。

蔡伯俙是相當的驚訝,眼下的耶路撒冷對他來說十分繁榮,尤其是這裡的環境,和之前他從線報上看到的完全不同。

此時的耶路撒冷繁榮強大,幾乎是西方世界的另一個東京城,這裡的商人之多,規模之大,渠道之廣令蔡伯俙這個見慣了大宋繁榮的人都詫異。

但最讓蔡伯俙驚歎的還是這裡的城防建設,蔡伯俙相信,即便是以大宋那般強大的軍隊想要攻陷這座城池,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趙仁給了蔡伯俙最近這一年的財政公文,爲的是給蔡伯俙一個交代,一個滿意的答覆,讓他知道耶路撒冷以及整個泰西州並沒有問題。

這是給蔡伯俙以及大宋一顆定心丸,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並沒有對大宋進行隱瞞。

事實上無論是趙仁還是蔡伯俙都知道眼下這個情況,泰西州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快到了讓人難以想象。

於是雙方之間便會產生懷疑和擔憂,這是最爲正常的現象,即便是雙方之間相當的信任,但無論是趙禎還是趙仁都明白,信任是建立在彼此瞭解的基礎上。

即便是趙昀,當初也是受到了監察,而監察的人就是蔡伯俙,只是當方丈洲在成爲和大宋一樣的制度,體系之後,大宋對方丈洲的監管拜年降低了許多。

原因很簡單,因爲方丈洲已經走上了正軌,和大宋幾乎擁有一樣的制度和體制,相當成熟和完備,如此一來方丈洲對大宋的威脅便基本上解除。

因爲不怕方丈洲造反,甚至大宋朝堂中有些人甚至悄然提出要對方丈洲用兵的消息,這是相當危險的言論,畢竟要向海外的大宋封地用兵,於情於理都是不妥的,同時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難度。

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文化類同和輸出,不得脫離大宋的管轄和控制,即便是方丈洲的一切官員安排和調整都屬於趙昀控制的,但大宋依舊會定期對這些人進行審覈。

從一開始趙昀就知道方丈洲屬於大宋,他也沒有打算和大宋決裂,所以他是本着開疆拓土,做一個稍顯自由的皇子。

眼下的趙仁當然知道蔡伯俙到泰西州的目的,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之前二哥已經把其中的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訴了他。

但他並不在意,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受到蔡伯俙這位父皇派遣的心腹來視察。

賬本,城防,軍力,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向他開放,趙仁從未想過隱瞞什麼,即便是泰西州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軍隊………………

於是蔡伯俙便發現了一個真實強大的泰西州,一個龐然大物緩緩浮出水面,同時趙仁也毫不避諱的告訴他,自己在西方世界做的事情。

真神教的發展和壯大速度被以簡報的形勢遞給了蔡伯俙,於是這個跟隨趙禎多年的“得力干將”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手中的簡報。

他實在是想不到,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真神教怎麼就能發展出數百萬的信衆來,而且其中包括了各族百姓,甚至是信仰虔誠的信徒。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雖然早有準備,但還是被眼前巨大的信息量給驚到了,只能感嘆趙仁的手段高明,頗有官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

有了蔡伯俙的到來,趙仁也就有了底,這相當於是他在給自己背書,一個強大的背書。

接下來他做任何事,都不會再有所顧忌,這段時間他已經積攢了足夠強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大宋的不斷幫助之下,泰西州已經發展的非常迅速,是時候該主動出擊了。

從一開始他就在暗中養精蓄銳,同時也在給亨利四世以幫助,只不過這種幫助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幫助,而是希望西方世界開始動盪。

眼下的羅馬帝國已經開始發生內部混戰,亨利四世的大軍所向披靡,但這只是他認爲的樣子,事實上從現在開始,亨利四世所需要的軍隊將會越來越強大。

趙仁已經開始向他們販賣大量的武器裝備了,沒有人能躲過這場席捲西方世界的巨浪,即便是塞爾柱帝國也被謀劃其中。

事實上趙禎與趙仁這對天家父子從一開始就是打的讓西方世界陷入混亂之中。

大宋對外的擴張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但泰西州和方丈洲卻是大宋的重要跳板,西方世界的混亂纔會讓大宋擁有更多的機會。

更多趁虛而入的機會,趙禎的目的是要讓世界上的所有文明比華夏文明慢一到兩個世紀,唯有如此趙禎才能安西里,大宋才能源源不斷的獲取利益。

當然趙禎早有設定,不可能讓西方世界瘋狂的內耗,進行無止境的戰爭,這樣一來他們的國力恢復太慢,沒有財富來購買大宋的貨物啊!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暫時內鬥,一段時間後,扶持一個帝國來消耗大宋的貨物,過段時間之後再挑起各種各樣的鬥爭。

這在趙仁看來有些不仁,但在趙禎看來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爲他上輩子可是見慣了某些國家頻頻使用這樣的手段。

反正是爲了大宋的利益,爲了大宋領先於這個世界幾百年的成就,趙禎不惜這麼做,他就是在養蠱,不斷的讓西方國家爭鬥,不斷的扶持這些國家,也不同的利用這些國家來榨取財富。

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
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