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

彭七看着呆呆的官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不就是一個稍有才氣的少年嗎?官家至於這麼驚訝,激動的走路都快飄起來了。

趙禎不斷的打量着前面的少年人,心中大喊:歐陽文忠公!我活了這麼多年居然看見活的了!

提起歐陽修後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初中的課本中就有他的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這瀟灑快慰的遊記是趙禎最爲難忘的文章,如今見到活的歐陽修竟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蔡齊輕輕的拉扯一下歐陽曄的袖口:“那少年氣質如虹,滿身的富貴,定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弟可知其出處?”

歐陽曄搖了搖頭,他哪能知道?

“兄之所言問道於盲啊!弟久居洛陽如何能知曉東京城的事情,這樣的少年要麼是出自天潢貴胄之家,要麼就是宰臣執臣子弟。兄久居東京城此次又是陪着皇駕而來,難道就不知道?”

歐陽曄的疑問讓蔡齊瞬間打了個冷顫,伸手拽住他的衣袖道:“你說這位會不會是龍攆上的那位?!”

“嚇!這種事情可不敢妄加揣測!那位是天上的真龍,堂皇之所在,豈能遊歷民間,還……還跟修兒有說有笑?你是老糊塗了還是怎生,盡說些荒唐之言。”

歐陽曄聽了蔡齊的猜測被嚇了一跳,轉而想了想便開始笑話他的荒誕不經。

“兄之所言也有幾番道理,可我見那些跟班護院,怎生如此眼熟?像是在大慶殿外見過的班直!”

蔡齊還是有些懷疑,他是去過大慶殿的,也看過官家的登基大典,雖然有那袞冕隔着看不清官家的相貌,可大殿門口的班直他還是見過的。

再說他作爲五品的京官,一路上跟隨皇駕,多少還有些印象。

“那他說不定是宗室子弟,出來了官家定然要給侍衛跟隨以示恩寵嘛!”歐陽曄的話讓蔡齊打消了一點疑慮。

“誒?兄之所言有理。難怪他身上一副寰宇氣象。”

彭七早就感覺到身後有人打量,悄悄的對趙禎說道:“官家,那倆個老臣好像是看出什麼來了,要不咱們就不去那小娘子家做客了,省的糾纏。”

趙禎搖頭道:“不行,我和那歐陽修相談甚歡,此時錯過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再說咱們現在走不是更引人懷疑嗎?人家吳小娘子盛情難卻,歐陽修又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咱們怎好現在離去?”

彭七無奈的點了點頭,官家要是執拗起來誰也攔不住,只能交代四周的侍衛準備好託詞以備不時之需。

吳家的馬車在前面慢慢的行駛,那小娘子坐在車中不斷的安慰婢女,也不時的把頭探出車外和歐陽修,趙禎兩人交談。

閨閣中的女子對外面的事物不太清楚,趙禎講些東京城這中的橋段就把她驚訝的合不攏嘴,“家父也是去過東京城的,可從未跟我提起過東京城的繁華,如此看來那裡纔是人間極致。”

歐陽修從小就跟着叔父歐陽曄在各地遊歷,肚子中的故事也不少,見吳家小娘子被趙禎的話說的驚歎連連也跟着說道:“東京城之繁華在於熱鬧,但大宋的山川瑰麗卻不止於此呢!”

這貨不愧是大宋今後的文壇領袖,趙禎說的是市井繁華,他便說山川秀麗,趙禎說世間百態,他說奇駿險峭,算是相得益彰,之後兩人都反映過來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兩位公子真是有趣之人,連說話都是如此對仗默契!”吳家小娘子抿嘴一笑,接着伸出白淨的手指對着不遠處的門第道:“此處便是小女的宅邸,兩位公子務必坐上一會,小女以茶代酒謝過二位的出手相助!也請兩位長者歇歇腳。”

歐陽曄和蔡齊兩人爲長者先進入府中,歐陽修連聲道好,趙禎也是微笑着點頭。

趙禎看向身旁的歐陽修道:“如此佳人真是溫柔似水,卻又不失堅毅,如果那婢女不是她苦苦堅持怕是早就落入遊俠兒的手中了,難得,難得!”

歐陽修警惕的盯着趙禎道:“難道公子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趙禎驚訝的問道:“我只是覺得她與衆不同而已,歐陽兄爲何用也?”

趙禎雖然表面上不說,可心中那個氣啊!小樣看上人家便對我如此警惕,連我叫什麼都不問?看我不整你!

他生氣不是因爲兒女私情,而是這歐陽修到現在也不問自己姓甚名誰,只單單稱呼自己爲公子,簡直是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

彷彿是感受到趙禎心中的怨氣,此時被他說的尷尬的歐陽修纔開口道:“哦!還未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小弟不才,免貴姓趙,單名一個振字!”

兩人以平輩之禮相互報了姓名,瞬間就覺得舒服許多,一口一個歐陽兄,趙賢弟叫的親切。

只有一旁的彭七不斷的抽出嘴角,能和官家稱兄道弟的也只有這個叫歐陽修的小子了。

此時的歐陽修與晏殊的年歲差不多大,趙禎對他自然的產生親切的感覺,兩人進入吳家的花廳用茶,完全忽視了一旁兩位老者的打量。

好像是突然想起什麼,歐陽修面露尷尬的向趙禎道:“真是罪過,還未向趙賢弟介紹我家叔伯,這位是爲兄之叔父歐陽曄,本是知鄂州,但三年勘磨已滿,便回到洛陽祖宅,這位是家叔的好友翰林學士蔡齊,這次是跟隨皇駕來西京的。”

趙禎對着兩人施禮道,“趙振見過兩位叔伯。”他看着兩位老者在心中大叫:都是名人啊!

等衆人坐倒後氣氛變得尷尬起來,蔡齊和歐陽曄對視一眼便裝作喝茶開始潛水,歐陽修則是和趙禎開始暢談起來。

多是歐陽修在說話趙禎靜靜的聽着,“賢弟有所不知,我着叔父乃是斷案的高手,一年百姓中有州民爲爭船互毆而死,兇器乃是一柄尖刀直從死者右肋插入,因爲人數太多案子懸了很久沒有找到兇手。”

“那後來呢?”

歐陽修得意的說道:“叔父親自到監獄,把囚犯帶出來,讓他們坐在庭院中,除去他們的手銬與腳鐐,給他們吃的喝的。吃完後,善加慰問後再送回監獄,只留一個人在大廳上,叔父說:“殺人的是你!””

“哦?端是如此神奇!”

歐陽修笑道:“那是當然!賢弟知道其中的緣由嗎?”

趙禎笑道:“難道是看他們持箸的手不成?”

歐陽修驚訝的一拍大腿道:“賢弟所言甚是啊!這個人假裝不知道什麼原因,但叔父卻說:“我觀察飲食的人都使用右手持箸,唯有你是用左手,被殺的人傷在右邊肋骨,不是你能還是誰?”賢弟果然聰慧一下就想到其中緣由,爲兄佩服!”

趙禎連連擺手謙虛的說道:“歐陽兄謬讚了,我只是根據你的話進行猜測而已,其中的細節真要讓我去查,絕不會能看出端疑。”

上首的蔡齊笑道:“這也算是難得的緊,平常人豈能想到其中緣由?那兇徒不也是着了道嗎?”

歐陽曄指了指侄兒說道:“這都是些小聰明罷了,偏偏修兒就覺得其中蘊含奧妙,每每遇到旁人都會說上一說,實不堪讚賞!賢侄就當一個玩笑聽聽便罷了,小道不經用,大道方永續!”

歐陽修顯然不服氣的嘟囔一句:“道無論大小,只要有用就行。”

“荒謬,小人之道也是有用,難道你要去學不成?!”歐陽曄顯然對侄兒的話不滿,開口訓斥道。

歐陽曄的話音剛落,花廳之外便傳來一陣大笑聲:“哈哈……仗義之士所在何處?快快引我去拜謝!”

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
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