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

趙禎的皇駕轉向了,在快要抵達南薰門之前靈巧的拐了個彎朝着災民所在的南面而去。

朝臣們遠遠的便瞧見儀仗,目瞪口呆的看着它在自己眼前來了個“神龍擺尾”。

而蔡伯希這個駙馬都尉親自前來傳旨:“諸位相公都在啊!快快隨我覲見陛下,陛下有旨:中書門下者,皆往!”

龐籍並沒有慌張,其他官員也大多如此,蔡伯希稍稍搖頭道:“諸位相公還真是穩當,陛下雷霆之怒若山崩海嘯嘞!”

龐籍笑道:“陛下之怒也是應當,我等沒有履行人臣本分,自是應當受到陛下的責罰……”

“那爲何不把災情傳報陛下,非要讓陛下撞個正着?”

龐籍一時大驚:“消息早已派人快馬奏報,怎可能陛下還不知曉?”

蔡伯希一時語塞,龐籍敢說出這樣的話,顯然他是有證據的,而且作爲多年輔佐陛下的相公,龐籍不會做這麼愚蠢的事情。

“那爲何皇駕沒有收到消息和公文?以急腳遞的速度於效率怕是早就該收到消息了……”

“官家爲何回不朝?此乃國之大事,豈能用氣!”

龐籍的反問讓蔡伯希微微苦笑:“官家在沒藏氏面前誇耀大宋之繁盛,誰知沒藏氏正巧用災民打了官家的臉面……”

這下所有朝臣面面相覷,難怪官家那麼生氣,當着剛剛迎娶回來的娘娘面被打了臉面,是個男人怕是都不能善罷甘休,何況高高在上的天子,一世英名的官家……

既然是官家召見,那就理應前往,一路上龐籍把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南方受了災,今年冬天的寒冷不再是僅僅影響北方地區,連南方都受災了,往昔溫暖的洞庭湖都結了冰,耐寒的橘子都凍壞了,梅花枯萎,松樹被積雪壓塌……

還好現在的大宋抗災能力很強,糧食產量和倉儲都非常可觀,更是因爲趙禎登基之時遇到的天災,使得大宋的常平倉成爲趙禎每年關注的重點,沒有災害的使用用來穩定糧價,災害來的時候用作賑災之用。

於是在這次雪災來臨的時候,各地的常平倉正常運作,並沒有發生多大的災禍,更是沒有多少人在這場雪災中殞命。

但是災民確實是有的,大宋疆域如此之廣,百姓如此之多,受災之地又不是一處兩處,怎麼可能沒有災民,總有一些熬不過去的,或是對未來充滿恐慌的人,於是他們便前往北京城來尋找他們的皇帝,大宋的天子來了。

趙禎在看到災民之後才知道自己怕是錯怪了中書省的相公官員,這些災民雖然面黃肌瘦,但與其說是食不果腹,更像是舟車勞頓,飢一頓飽一頓的營養不良……

而且災民雖有數千人之多,可趙禎一問才知曉,這是大宋所有的災民,基本上各個州府的都有一點,或是家中沒有田地,或是打算投奔北京城的親友,並沒有人是真正吃不上飯的,而且最讓趙禎鬱悶的是,這五千人居然是坐着馬車前來北京城。

各州府送瘟神一樣把他們送離自己的治下,災民和流民一樣,會給地方州府的治安帶來問題,同樣也會影響官員的堪磨考覈,這些災民在地方官吏眼中就是得罪不起又耗不起的大爺。

盡數是年輕人或是中年人,男多女少,卻唯獨沒有孩子和老人,最大的不過五十歲上下,這是逃荒來了嗎,這是災民?怕多是各州府中的城狐社鼠,渾人,賊斯!

趙禎瞧着眼前所謂的“災民”心中怒氣翻滾,相比賑災不力,眼前的這一幕更讓他憤怒,年輕力壯的不去勞作,趁着雪災跑到京城要救濟。

沒藏黑雲還富有同情心的讓侍衛們送給災民吃食,趙禎卻頭也不回的驅馬便走,一眼都不想多看他們,難怪中書的官員不上心,難怪沒有快馬傳書,一羣人到了京城來騙吃騙喝了!騙到自己這個皇帝頭上了!

這……這纔是真正的丟人!

沒藏黑雲奇怪的上前問到:“爲何官家如此生氣,服氣而走這些災民該如何?”

趙禎搖頭道:“你看這些人中可有一個老幼?朕在大宋各州府設立了常平倉,只要受了災去往當地衙門,總能領取活命的口糧。

而這些人來自不同州府最後匯聚於京師城外,一路上州府官員如同送瘟神一般把他們送走又是爲何?上等州府可不差這點人的吃食,何必送往京師重地?

不願勞作的人天下幾何?朕如何救助他們?何況這些人中還有前來京師投靠親友的。不多時便會散去半數!”

隨着趙禎的話,親衛已經開始高喊:“都來俺這裡記錄在冊,若是來京城投靠親友的寫下名字,若是前來逃荒的寫下姓甚名誰籍貫何處,官家自然會覈實你家大老爺的賑災之況。官家已經知曉,這事已經捅了天,若是謊報便是欺君的重罪!”

“嚇,官家知曉了便是欺君嘞!要掉腦袋的!這可怎生是好?!我就叫你莫佔朝廷的便宜,這下如何是好?”

一個婦人在人羣中一邊張望一邊捶打自己的男人,兩人很快便向邊上溜達,看他們的穿着哪裡像是逃荒逃難的人,分明過得還不錯。

親衛們對於這種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貪圖天家的便宜還能怎着?官家若是真的計較,就不會讓他們寫下籍貫之類的,早已命人把他們抓了起來。

眼瞧着那對夫妻溜走,人羣中不斷的有人跟隨,除非是真的受災並且當地救災不力的纔會留下,畢竟他們連命都沒有還有什麼好怕的。

最後只餘下數百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真定府羅家村,經過侍衛們的詢問趙禎這才得知,原來他們把剩下的口糧全數留給了家中的老**由族長照看,他們自己則是一路飢寒的趕到了北京城外。

對於這些人趙禎自然不會責難,反而大加安撫,沒藏黑雲驚訝的望着眼前的趙禎,身爲一國之君的他在這些百姓面前完全沒有天子的氣度,和百姓圍攏起來就隨便的坐在地上說話,而且說的都是民間俚語。

世人都說他趙禎愛民如子,慈民愛物,宮中的宮人數量一直維持在夠用之數,且女子年滿二十五便會放出宮去嫁於良人,可見他趙禎的人品心性,只不過……在西夏和遼朝可不是這麼評價他的……

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
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