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

沒藏黑雲這才發現,這深宮之中並不是那麼的無趣,第二天她便見到了大宋最爲高貴的女人,也見到了自己的那位沒有任何血脈連接的“姑姑”。

到了大宋自然要按照大宋的規矩來,第二日便給皇后敬茶,以示對正妻的尊重。同樣的她還要給楊采薇敬茶,以示對前輩的尊重,而薇拉自然不用了,她和沒藏黑雲屬於一個等級,兩人平起平坐。

趙禎用非常簡單粗暴的方法給了四人名份,王語嫣的皇后身份已經沒法再封,只能追加她的尊號,於是禮部的官員便上了一個精挑細選的尊號出來:聖慈皇后。

雖然這個尊號極爲簡短,但卻是極大的殊榮,在大宋皇帝活着的時候追加尊號稀疏平常,趙禎親政的這些年來,不斷的有朝臣給他上尊號,有的時候不光是他自己的選擇,朝臣們三番五次的上尊號,即便他是皇帝也推脫不掉。

朝臣們的理由很簡單,大宋繁盛的背後,和這些尊號有着密切關係……

但在大宋卻極少有在皇后活着的時候追加尊號的,即便有也是在當了太后纔有機會如此,現在王語嫣活的好好的,皇帝便給她追加尊號,更爲難得的是,大宋一幫子把眼珠死死釘在皇后身上的朝臣們都三緘其口,沒有一人反對,這說明他們把皇后所作的一切都看在眼中。

爲大宋養育了太子儲君,身爲嫡母關愛庶出的二皇子,身居後宮把禁中治理的井井有條,官家北伐燕雲期間,太子監國皇后垂簾,大宋國內一片安定祥和,此乃婦人之少有,後宮之標榜,再說迎娶西夏太后一事上,皇后不惜對官家的親自出迎視而不見,更是爲官家開脫這超越皇后之禮的行爲。

滿朝文武,無論是何人一提到當朝皇后,不由得心生敬意,皆是開口誇讚:“聖慈皇后,女中堯舜,官家之福,大宋之福也!”

得了這樣的尊號和名譽,甚至連王語嫣自己都覺得驚訝,一時間也頗爲高興,而剩下的楊采薇和薇拉就簡單了,趙禎開大宋之先河,首次使用皇貴妃這一封號,並且贅述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

於是大宋便有了一位聖慈皇后王語嫣,以及一位有史以來第一位皇貴妃楊采薇,而剩下的薇拉以及沒藏黑雲皆封爲皇妃,這便是最理想的結果了,並且沒藏黑雲一點辦法都沒有。

皇貴妃給了楊采薇之後,你總不能和自己的“姑姑”爭搶名份吧?更不能和大度寬讓的皇后有所怨言,覺得官家不公平?官家都把你和早早入宮的薇拉放在一起了,你憑什麼覺得不公?

從此,大宋的後宮便以皇后,皇貴妃,皇妃,這三等最爲尊貴,而沒藏黑雲看到的確實大宋後宮一共就只有四個女人,並且自己還是最後進來填補的……

沒藏黑雲驚訝的同時也想到了趙禎當初的話:“朕的後宮可是清澈如水,沒有那麼多的鬼蜮伎倆,更沒有明爭暗鬥,所以任何一個在朕後宮攪動波瀾的人,朕一定一眼就把她揪出來!”

“呵呵……”沒藏黑雲不禁發出一陣苦笑:“水清則無魚,就如此了了四人,官家若是還不能揪出那製造禍端的人,還真是有些……讓臣妾出乎意料呢!”

在皇后的鳳章宮給王語嫣敬了茶水之後,王語嫣便把沒藏黑雲扶了起來,親切的一口一個妹妹,而沒藏黑雲總有一種赤身全裸的感覺,彷彿身上的衣物也不能遮住自己的內裡。

而接下來這位大宋聖慈皇后的話更讓她吃驚:“你的身份在明確不過,而皇貴妃的身份本宮也清楚,你們都是党項人,但卻要記住,這裡是大宋的禁中,你們是大宋天子的女人,所以你們便是宋人,加之大宋收復西夏,党項人逐漸內遷,他們將會變成漢人,而你們也是如此!”

楊采薇微微屈膝:“是,臣妾記住了!”轉頭拉了一下沒藏黑雲,顯然是想提醒她,但沒藏黑雲卻沒有動作,緊緊的盯着王語嫣的臉不斷的打量。

眼前這個女人給人的感覺太奇怪了,在她的身上,沒藏黑雲甚至有一種面對皇帝時纔有的緊迫感,彷彿她便是天下的主人,瞧她的模樣雖然也是出類拔萃,算得上是國色天香,但另一種高貴的氣質卻更勝一籌。

沒藏黑雲可以肯定她沒有自己美麗,但卻不得不承認在氣質上自己輸她一籌。

“沒藏氏,你沒聽見本宮的話嗎?”

“臣妾聽見了……”

“聽見了便要回答,這是在大宋的皇宮,規矩森嚴有度。”

“臣妾知曉!”

兩人之間的交鋒不算愉快,在王語嫣看來自己的忍讓卻讓沒藏黑雲更加得意,在臨走之前加了句:“自本朝開國以來,太祖早早就留下鐵律,後宮外戚不得干政,這是身爲皇帝女人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其他的都好說……”

楊采薇狠狠的瞪了沒藏黑雲一樣,她這才屈膝道:“多謝娘娘提點,臣妾記下了,後宮外戚不得干政!”

待王語嫣走後,楊采薇這才轉身,望着眼前的沒藏黑雲左看右看:“不愧是咱們党項的女子,果然姿容出衆,你入了大宋宮闈,便是大宋皇帝的女人,一言一行都要遵從大宋禮儀。”

沒藏黑雲能微笑道:“姑姑請看……”說完便是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把宮中禮儀和皇族姿態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楊采薇目瞪口呆隨即嗔道:“你都已經掌握,何必在皇后面前藏拙?”

隨即一想便明白沒藏黑雲的意思,楊采薇無奈的笑了笑道:“你莫不是與皇后娘娘計較?可萬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皇后得了聖慈的尊號不是沒有原因,確實寬容有度,溫良嫺熟,乃母儀天下之主。”

沒藏黑雲本是不打算相信的,但楊采薇接着說道:“你可知道這次大宋皇帝迎娶你,可是下了大本錢,單單是禮儀都超越了皇后,一國之君親自去迎接你,如此你已經有恃寵而驕之嫌,但皇后娘娘並不計較,如此可見她的大度不輸男子……”

沒藏黑雲微微點頭,這樣的女子要麼是真的寬仁大度,要麼便是積蓄力量等待來日,無論是哪一種,自己都不能輕易得罪,自己可是來大宋享福的……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