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

bookmark

西藏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趙禎也便準備返回神都城,在大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旦戰爭爆發,所有的事情都將爲戰事讓路。

趙禎在離開神都城之後,大宋對吐蕃的戰事就發生了,這段時間再也沒人會顧及東城豪門的感受,雖然他們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雖然他們已經在竭盡全力的託付關係找門路,想要進宮面聖。

但所有人都在這個時候選擇拒絕幫助,朝堂上下已經在爲西面的事情殫精竭慮,所有人都沒javascript:工夫給這javascript:些東城的舊勳貴說情。

別說是說情,就算是提起都不願提起,這都什麼時候了,舉國都在爲西藏的事情操心,誰還有功夫關心東城的那幫人?

本來就是罪有應得,眼下倒了黴看熱鬧的人多了去了,根本就沒人打算出手,不光沒有好處,甚至還會被人攻訐。

眼下的風氣是越來越放得開了,神都城的報紙幾乎什麼話都敢說,雖說眼下都在討論戰事,但一個又一個的捷報傳來,人們逐漸的把注意力轉移開來。

這時候若是誰和東城豪門扯上關係,那必將被公之於衆,到時候可就不是丟官去職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整個人這輩子都會完蛋。

報紙上已經把東城豪門的所作所爲全部揭露出來,其中大多數來自一些內部參與之人的“爆料”,東城豪門的名聲在大宋算是徹底完蛋了。

趙禎當初離開神都城的時候就沒打算讓東城豪門擁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這次朝廷採買貨物以供大軍所需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東城豪門,而是從東城豪門身上繞過了去。

這是給他們蓋上的最後一塊“棺材板”東城豪門本就打算髮戰爭財,但現在他們卻一無所得,連發戰爭財的能力都沒有。

當然大宋對西面的戰爭也救了東城豪門,當他們知道三司已經開始查驗他們的賬目和稅款,欲要追繳錢款,但因爲戰爭,三司忙着調節各個官署給前線運送輜重,久而久之就沒有人暫時有功夫追查東城豪門的賬目。

要知道追查東城豪門的賬目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三司需要大量的人手,否則根本無法查清。

在這個人手緊缺的時候,自然雖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戰事上。

東城豪門中人也不是傻子,大宋的西征雖然斷了他們面聖求情的機會,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幫了他們,這時候再不老老實實的,以後便真的沒有機會了。

於是東城豪門開始夾着尾巴做人,再也不復囂張跋扈的模樣,有些人家甚至把東城的房產買了,前往其他州府的老家度日。

畢竟他們雖然沒有以前富足,但依舊頂着勳貴的名號,朝廷並沒有把他們的勳爵也剝奪,這些人知道這已經是法外開恩,有個勳爵身份還是不一樣的,最少每月都能獲得朝廷的貼補錢,免除一部分稅收。

回到老家地位依舊不減,只是在神都城中已經威名不顯而已。

東城豪門大多開始遷徙,或是去往西京洛陽,或是回到東京汴梁,也有一部分留在了神都城,比如王家和曹家。

這兩家和天家的關係甚爲緊密,三槐王氏多受官家照拂,畢竟王旦這位帝師的身份在那裡,王素也算是朝中重臣,在王家棄車保帥之後,朝廷幾乎對王家的態度沒有改變。

至於曹家,這個將門之家自開國後便多受天家照拂,即便是楊家和石家也沒有曹家來的顯赫。

雖然楊懷玉和石元孫依舊是大宋的武臣,但這並不能改變這兩家的地位,他們的衰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下去。

除了楊懷玉和石元孫的一房外,其他的本宗根本不受朝廷待見。

神都城中唯一被治罪的東城之人只有一個,呂夷簡,這也算是殺雞儆猴,而且這個“雞”是趙禎親自下旨“殺”的。

呂夷簡在東城豪門中的身份和作用趙禎一清二楚,若是沒有他在背後出謀劃策,也不會有東城豪門的今天。

市場經濟這東西東城豪門玩不轉,即便是呂夷簡頗通商賈之道又如何?他在趙禎面前依舊是一個“婁碧”。

雖然趙禎人在西藏上都護府,但卻並不影響他獲取東京城的消息,趙禎不想太過干預趙旭的監國,這畢竟是鍛鍊趙旭的機會。

但唯獨在東城豪門這件事上,趙禎沒有鬆手,當然趙旭自己也不願處理這件事,擔心處理不好留下禍患。

父子二人在這件事上算是聯手一擊,對東城豪門的打擊算是毀滅性的。

東城豪門前段時間可沒少求見趙旭這位太子,在他們看來既然見不到趙禎這位官家,求見坐朝總攬大政的太子趙旭也是一樣的。

只可惜他們打錯了算盤,即便是通過太子妃的孃家向趙旭求助也毫無作用,因爲太子妃是個極爲聰明的女子,在得知孃家人受東城豪門之託後便立刻和孃家斷絕了來往。

畢竟太子妃的孃家不是什麼高門大戶,而是一般的尋常人家,這就導致了外戚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

這也不知是不是歪打正着?從真宗皇帝開始,就對一般的小門小戶特別的感興趣,太后劉娥的身份自不用說,而趙禎自己也娶了王語嫣這位商賈之女,到了趙旭這裡…………更是娶了一個小門小戶的尋常人家女子。

據趙偵所知,這張氏孃家在神都城中幾乎毫無產業,乃是第一批跟隨趙禎遷都神都城而來的東京汴梁人,因身在市井,對東京城算是瞭若指掌,而恰巧就是這份瞭解,使得趙旭和張氏越走越近。

張氏的父親是開封府的一個書吏,因爲人正直不善變通這麼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刀筆吏,後來遷都到了北平府已久是個刀筆吏。

這樣的人雖然不善變通,但北平府還真的離不開他,因爲這樣的人能辦事,辦實事…………

當然這樣的人家教也是不差的,張氏雖然活潑,但心中的善良和識大體不遜男兒,這不是趙禎的評價,而是作爲張氏婆婆本就不喜歡張氏的皇后給出的評價。

單單是這一點,趙禎對這個兒媳婦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

在趙禎的腦子裡一直有後世的一句話,女人能頂半邊天,而天家的女人更是不凡,在大宋也常有一句話:“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