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

雖然如貞娜娜試探了趙禎但他並不生氣,只是用最理性的手段讓整個嘉莫人落入了大宋的陷阱,這是一個極爲隱秘的計劃,隱秘到嘉莫人無法發現。

即便不是如貞娜娜也沒有發現這個陷阱的可怕,她以爲嘉莫人獲得了未來的發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趙禎會在悄無聲息中割裂嘉莫人,把他們的精英階級,或者說大宋需要的人攏絡到大宋去,而高原上,女王谷中的嘉莫人卻並沒有前往大宋的機會。

這是一種看不見的割裂,畢竟格物官可不是誰都能當的,趙禎和大宋朝廷也不會因爲需要嘉莫人中的精英而把所有的嘉莫人都轉移到大宋。

產生分化的第一處便算是成功了,趙禎需要的就是和嘉莫人的精英匠人,這些人在趙禎眼中是人才,但其他的嘉莫人並非如此。

當一個部族的人被有意無意劃分爲兩個等級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別人不知道趙禎實在太過清楚,當他們被人爲割裂之後,雙方之間的矛盾就會爆發,同樣的她們的力量和理念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別忘了,漢家王朝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同化和分離,這是一場潛移默化的文明本能,嘉莫人中的精英不斷的被大宋吸收,這個人口本就不多的部族將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他們能成功嗎?

當然可以,只要擁有出衆的能力就能在大宋出人頭地,就能被大宋所吸收,但剩下的人呢?長久之下,嘉莫人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上層和下層百姓之間的隔閡也會越來越大。

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同時也會改變一個民族的意識形態。

人的思想是最難以掌控的,同時也是最有利的武器,一旦人們認定的事情,無論對錯就會變成真理,即便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又如何?

巨大的不公平感會衝破所有的理智,當然身在大宋的嘉莫人精英們不會去考慮這些,他們會逐漸發現自己的知識和才學受到大宋的尊重,從而自己產生別的想法,比如自己就應該和留在女王谷的嘉莫人不同…………

這一切雖然並沒有發生,但卻已經在趙禎的預料之中,潛移默化的改變無時無刻不再進行,總有一些自認爲自己聰明的人站出來做“改革派”。

最明顯的一個人就是身爲嘉莫一族女王的如貞娜娜,看似她在率領族人走向坦途,但實際上卻在不斷的步入趙禎設下的陷阱。

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老獵人,因爲老獵人不光腦子好使,還有豐富的經驗,畢竟他趙禎獵殺的“狐狸”已經不是一隻兩隻了…………

在如貞娜娜向族人宣佈了她和趙禎“達成”的結果後,嘉莫人無疑是最開心的,因爲他們擁有高原上最聰明的智慧同時,也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沒有人不希望過上好的生活,沒有人希望在物資匱乏的地方生活下去,同樣也沒有人希望在看不到未來的地方生存。

嘉莫人知道女王谷的劣勢,同時也知道和大宋進行互通後會變成什麼模樣,這裡只會越來越好。

溶洞之中爆發出的歡呼讓趙禎的臉上露出了“親切”的笑容,而如貞娜娜恍然間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她又說不出是什麼地方不對。

只有康頓措珠望向趙禎的眼神充滿仇恨,她從一開始便覺得這個大宋的皇帝不是好人,並且他帶來的這些人也不是好人。

和別人不同,康頓措珠從小就有着極強的感覺,只要她感覺不是好人,那這個人就一定不是好人,從來沒有錯過,但她同樣也從來沒有把這個秘密說出來過。

眼下木已成舟,幾乎不可能改變,大宋皇帝既然已經和女王商議過了,而且女王也當衆宣佈過,這就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自己沒有辦法阻止宋人皇帝的陰謀,即便是她不知道是什麼陰謀。

有一點康頓措珠是知道的,大宋皇帝說過的話便是金口玉言,除非他本人願意否則無法更改。

數十萬的宋軍就在高原之上,數大宋精銳就在女王谷之外,這時候只要有一點的動盪,便會給整個部族招致災禍。

於是乎康頓措珠選擇了妥協,相比不知道的陰謀,眼下宋軍的強大才是最大的威脅,但最讓她沒想到的事情出現了。

趙禎在瞧見了嘉莫人歡呼的同時,也對三才下旨,三才用着尖銳的嗓音宣讀了他的旨意。

“茲嘉莫歸附大宋之際,乃明智之舉,朕心甚慰,賜女王谷通商貿易之權,並以嘉莫爲名,撥款修建嘉莫城,爲大金川之西岸要衝!”

大宋要在女王谷堅城的消息瞬間引起了嘉莫人的激烈討論,有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有人則認爲在這裡建城會使得嘉莫人的生活不得自由,畢竟建城的同時駐兵也就成爲必須之事。

誰不知道大宋最喜歡做的就是在高原上的城池中駐兵?

當然有些話是不好明說的,一部分的嘉莫人並不相信大宋會平白的給他們如此好處,讓女王谷自治之外,還幫助女王谷築城,開通商貿,這樣的好事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

趙禎當然知道自己的旨意會讓嘉莫人產生各種分歧,但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分歧越多越好,爭論的身影越大越好。

當然隨着如貞娜娜的一聲:“安靜!”

溶洞之中的嘈雜立刻消失,這位女王在嘉莫人的心中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當然比趙禎這個書面意義上的皇帝要強得多,這是趙禎最不爽的地方,但他知道要想讓這些嘉莫人變成自己的人,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你又不是人家的爹,憑什麼讓人家剛剛歸附大宋就聽你的話?

除非是用武力攻伐答應了,打怕了,否則沒有見識過鮮血和死亡的人是不會輕易就範的,而恰巧趙禎需要的便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女王谷,否則他也不會親自出現了。

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
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