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

封駁又叫封還,繳奏,這是文官享有的可以與皇權對抗的權利之一,但卻並非掌握在宰相的手中,爲的就是避免相權過大,干涉皇帝的一切旨意。

宰相不用印的旨意也是旨意,只不過變成了中旨而已,但依舊具有效用,朝臣們可以拒絕,但卻要承擔拒絕的後果。

封駁就不一樣了,這是中書舍人和翰林學士在看到詞頭後把詞頭變成詔書時進行的封駁,也就是說中旨是沒有經過中樞宰相用印而已,封駁是直接退回給了皇帝,根本到不了臣下的手中。

由此可見封駁權利之大,當然,最終這些中書舍人和翰林學士還是皇帝任命的,他們可以封駁,皇帝也可以罷官。

只不過一旦被封駁過的旨意,即便是罷官之後的繼任者也不一定會讓旨意通過。

宋承唐制,所以封駁制度也沿用了唐時的制度,只不過相比唐代的封駁制度更爲複雜些,在唐朝封駁權歸門下省所有,具體由給事中執行,宰相不能干預封駁事。

封駁權掌握在銀臺司的手中,所謂銀臺司就是負責大宋奏疏以及旨意下達的專屬衙門,雖然權利不大,但地位清貴,一項封駁權便是讓人肅然起敬的。

在旁人看來,唯有清貴之人,品德高潔正直之人才能獲得官家的如此信任,可事實上,封駁權只不過是趙禎向世人展現自己願意收到制約的一種態度而已。

這種權利對於一般的君王還有些限制,可對於他來說,限制微乎其微。

但現在,這個封駁系統真的發揮作用了,趙禎的旨意到了銀臺司就被中書舍人和翰林學士給封駁了,這不光是他們的意思,還代表了大多數朝臣的意思。

雖然大家都喜歡眼下開放的學術風氣,但並不代表同意罷黜儒家獨尊的地位,儒家是華夏千年來的主要信仰,是讀書人的精神所在。

眼下皇帝突然要罷黜儒家獨尊的地位,一時間許多人無法接受這件事,其中甚至包括范仲淹這樣趙禎一手提拔起來的改革派宰相。

儒家是讀書人的根本,儒家思想指導了華夏倫理綱常千年之久,一旦改變儒家的地位,那會造成一個什麼樣的後果?

誰敢冒這個險?誰能承擔這個後果?

眼下的大宋是真的進入治世的時代,天下太平,百姓富足,精神上的追求自然會更多一些,但各家的興起和儒家地位受到的衝擊同樣讓朝臣們趕到不安。

歐陽修的奏疏已經在朝堂上掀起一股驚濤駭浪,就在朝臣們爲此辯論的時候,趙禎的這一手讓所有人心驚膽戰。

沒想到皇帝是如此的支持歐陽修,想要把大宋的學術的環境推到先秦之前,諸子百家齊出的局面難免會讓儒家陷入被動地位。

要知道,在先秦的時候儒家並不是天下牛耳,諸子百家中能和儒家抗衡的學說大有人在。

亞聖孟子有言:楊、墨之言盈天下,天下不歸楊(楊朱學派)則歸墨(墨家)。

儒家在那個時代還沒有做到非常出名的程度,否則也不會嫉妒的說出這樣的話來,然後在極力的污衊這兩家學說,說這兩位先賢都是禽獸。

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爲楊,墨的學說和儒家的學說存有衝突。

人類社會有別於禽獸,就是人有國家,有社會。人有爲國服務的義務和責任

楊子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照他這樣,當兵都逃兵役。納稅都偷稅漏稅,國家還如何維持?

楊朱之學的思想是“貴己”、“重生”、“人人不損一毫”。

儒家認爲,人類社會有別於禽獸,就是人有國家,有社會。人有爲國服務的義務和責任,楊子卻認爲,“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

照他這樣,當兵都逃兵役。納稅都偷稅漏稅,國家還如何維持?

儒家認爲人類區別禽獸,因爲人能感恩,孝順父母。

墨子兼愛,不分親疏。對別人父母和對自己父母一樣。那自己父母豈不是白養了一個兒子?

孟子便認爲楊子墨子的主張,就會使得人與禽獸沒區別:“楊子爲我,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

但事實上這兩種觀點都沒有錯誤,只不過是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罷了,在孟子眼中禽獸不如的事情,在後世人的眼中卻極爲正常。

雖然墨家已經消失,雖然楊朱之學已經泯滅,但誰知道新出的學說會不會與儒學向違背,不同的地方又該如何去處理?

在朝臣們看來,不是不支持諸子百家的復興,也不是要扼殺眼下良好積極的學術氛圍,而是要把可能出現的問題處理好之後,再推行罷黜儒家獨尊的地位。

但問題是朝臣們的想法太過簡單和頑固,若是不推行百家爭鳴之策,如何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

若是不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的所在,期望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之後再推行政策,那要熬到什麼時候?

人的推算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問題一廂情願的推算出來。

事實上朝臣們的心中還是頗爲擔心的,擔心對儒家的衝擊會造成誰會的動盪,會發生不可預知的風險。

沒有什麼比國家穩定更爲重要的,爲此他們甚至願意放棄新的嘗試,繼續延續着儒家的思想在大宋站住統治地位。

也就是說寧願放棄未來的美好,也要守護住眼下的繁榮,這就是根本所在。

這其中或許會牽扯到利益的問題,但最根本的還是人心中對眼下盛世的不捨,不願冒一絲風險去改變它。

不能說是懦弱,無論是哪個反對的官員都能拍着胸脯的說這是在爲了大宋眼下的治世,而不是爲了個人的得失。

這種大義上無懈可擊的理由讓歐陽修很苦惱,而趙禎卻不以爲意,他讓歐陽修看到了一些原本他不該看到的事情。

自己支持歐陽修對文化的改革,但最終的結果不盡人意。

醉翁還是出現了,雖然他沒有被貶斥到滁州,神都城中也沒有醉翁亭,但他依舊成爲醉翁。

還是在皇帝的面前,趙禎私訪歐陽修在神都城中的家時,這位文學改革的先鋒“鬥士”正在借酒消愁…………

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
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