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

趙禎這個人很自私,他的東西向來不喜歡與旁人分享,更不喜歡脫離自己的掌控,這讓他無時無刻的不去掛念,但這卻不是什麼罪過,只不過是後世的職業特點,把他的私有意識培養的強烈點罷了。

人都是自私的動物,當你的社會地位發生改變之後,這種自私有時會無限的放大,比如趙禎當上了大宋的皇帝,當上了天下之主,這個時候他對某些物品或是人的看重就達到一種非常集權的自私。

這是帝王享有的權利,而且是歷代帝王都會有的問題,畢竟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悲歡離合。

趙禎是大宋的帝王,他對蕭撻裡的這種威脅和不受控制非常的惱怒,他能感受到這個女人是愛自己的,但卻因爲身爲遼朝之主的身份而不得不愛上自己。

這是操蛋的理論,在趙禎看來,只要兩個人相愛,無論是什麼原因,最終兩人都要走到一起,那一句勿相見簡直就是在割裂這段感情,趙禎決不允許。

蕭撻裡打的什麼主意趙禎能不知道?

不就是爲了挽救遼朝而用這種血脈相連的方式爭取時間,讓自己心慈手軟嗎?這個愚蠢的女人簡直是一再挑戰自己的忍耐極限。

隨着馬車上下的顛簸,趙禎一遍又一遍的詛咒着這個噁心的世道,生生把自己的女人逼絕路了,這個時候趙禎早已把自己的問題拋到了九霄雲外。

此時的趙禎已經把所有的問題全都推到了遼朝的腐朽上,這個王朝的腐朽,無能使得在大宋的壓制下苟延殘喘,只能依靠一個女人用自己肚子裡的孩子來挽救,想想都覺得悲哀。

自己唯一能做的不是輔助這個孩子,不是讓他在遼朝站住腳跟,而是徹底的摧毀這個腐朽衰落的王朝,把契丹人趕到草原裡去纔是終結一切的最好辦法。

愚蠢的女人既然知道自己的男人厲害,爲何要要去自我犧牲?

究其原因是趙禎的思維方式和蕭撻裡的完全不同,他站在了自己的立場上,而蕭撻裡卻是在爲整個遼朝考慮。蕭撻裡不知道,趙禎事實上是個非常自私的人。

之所以對大宋的百姓如此仁愛,對大宋如此上心,因爲他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東西,大宋是自己的大宋,百姓是自己的百姓,甚至整個東亞在趙禎眼中都是囊中之物!

抱着這種心態,趙禎自然把這片土地上的東西都看作是自己的,從他一開始穿越過來便固執的認爲,遼朝是大宋的,西夏是大宋的,吐蕃是大宋的,西域是大宋的,更不用說大理這種彈丸之地的彩雲南國了。

把頭伸出窗外,讓冷風稍稍吹一下,趙禎對着邊上的三才道:“召韓琦覲見!”

三才微微一愣,立刻點頭道:“奴婢遵旨!”

韓琦騎着馬,迎着風匆匆而來,他是擔心官家又有什麼想法了,夜長夢多,還是早早離開遼朝境內爲妙。

不等趙禎的車駕停穩,他便上車:“臣韓琦參見官家,不知官家召見所爲何事?”

馬車再次啓動,趙禎望着韓琦道:“使團之中可帶有信鴿?”

韓琦微微一愣隨即點頭道:“帶有信鴿三隻,因在遼朝上京附近,戒備衆多,不敢擅用。”

趙禎點了點頭:“甚好,如今依然是出了上京城的範圍,三才!筆墨伺候,韓琦擬旨!”

車廂之中立刻熱鬧起來,三才和韓琦兩人都覺得有要事要發生,果然當韓琦提筆之時,趙禎便開口驚人:“朕回朝之途,南望蒼雲,宋遼之爭以無可避,逐步蠶食之計窮盡,卻不能斷起根源,唯有一戰而定之,朕在遼之所見所聞,感悟頗深,遼人仿宋,非一日之功,雖長遠不及,卻一時之利也!當斷之!”

韓琦下筆飛速,在顛簸的馬車上字形也未走樣,這是他多年在外練出來的功夫,而趙禎的每一句話都讓他感覺到了不尋常,顯然這是要伐遼的節奏啊!

而三才在邊上更是驚訝,以他對趙禎的瞭解,現在宋遼的關係最少也該繼續緩和下來纔是,爲何愈演愈烈?

但接下來趙禎的話頭一轉:“着戍邊將士穩固守土,非不得已不得深入遼境,駐防有序,輪換有度,演兵不廢!宋遼通商稅收不變,以公文行書遼朝,我大宋商賈借道遼朝西域,以謀商路之便,稅賦可繳也!”

這…………韓琦稍稍楞了一下,這麼說來又是要安穩下來,並不像要動手的樣子,官家到底要做什麼?

趙禎要做的很簡單,一年時間,大宋要想全面伐遼,一舉擊潰遼朝,所需要最少的準備時間就是一年,而這一年的時間裡,大宋需要進行情報收集,需要物資準備,甚至要加軍械的產量等等。

趙禎不想再拖下去了,一場滅國之戰勢在必行。

這一年的時間裡要讓宋遼之間的關係相安無事,最要要保證兩國之間的安定,商賈通商自然不能少,大宋的商賈前往西域向遼人繳納稅收有何不可?

趙禎相信,只要遼人的稅收政策不過分,絕對能從大宋商賈的身上得到大量的好處。

通商繳稅本就應該,對於大宋商賈來說,若是大宋能拿下西域,他們之向大宋繳稅便可,若是沒有拿下,還要多繳納一部分給遼朝。

同樣的,從天竺借道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

韓琦在馬車的顛簸之中完成的了趙禎的旨意,旨意的內容非常清楚,就是交代朝廷積極備戰,小心宋遼之間的摩擦。

這麼多年終於等來了,韓琦不禁爲之興奮,多少年來,大宋的官員和百姓就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而官家卻主張蠶食之計,不斷對遼朝進行蠶食減少其戰力。

Wшw• Tтká n• ¢Ο

蠶食之計雖然穩妥,但終究是耗時耗力,以大宋如此國力,可一舉傾覆之!

朝臣們是支持官家蠶食之計的,花費少,死人少,沒壓力,還能對遼朝實施壓力,豈不舒坦的很?

一場大戰下來,所費公帑何止萬巨,說不得要把大宋的家底都搭上,而徵召壯勞力征戰,眼下大宋穩固打好大局面豈不是被破壞掉?

可有些人不這麼想,比如韓琦,在他看來一戰定乾坤之後,大宋便可外無強敵之憂,內可依律法之治也!

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
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