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

遼陽府不遠處的遼州城外,大量的的契丹人和漢人正在向西行進,這是一次規模宏大的遷徙,遼州乃是東京道距離上京道最近的州府,而契丹此舉是在轉移大量的百姓。

與此同時契丹的大軍已經出現在了道路的盡頭,他們聳立在廣袤的草原上如同一羣雕像,又如同即將慷慨而歌的勇士。

相對大宋來說,東京道一戰是契丹在國境之內對大宋的第一戰,這一戰對於現在的契丹朝堂尤爲重要。蕭捷戰敗的消息是捂不住的,最終還是被參與西北之戰的士兵給泄漏了出去。

但並未對契丹大軍造成多大的影響,士氣也並未消沉下去,雖然契丹還是有一種恐宋的情緒存在,但在契丹人的心中,戰勝恐懼已經成爲了他們的常態。

草原民族有自己獨特的信仰,也有着不用於農耕民族的價值觀,在契丹人心中,越是恐懼的東西越要戰勝,而不是如同大宋一般的漢家王朝似得,除非國力強大之後纔會去戰勝這種恐懼。

所以契丹人的鬥志並未受到影響,反而不斷的強大,戰鬥的慾望也在不斷的增長,則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條。

十萬契丹鐵騎,鋪滿了整個草原,如同他們的祖先一樣,在同一片天空下等待出征的號角,他們依舊相信沒人能抵擋得住他們的鐵騎,這一點從未懷疑過。

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在看到這支軍隊後露出了尊敬的眼神,即便是明知身死也要逆流而上,慷慨而行,這種勇氣便是值得尊敬與歌頌的。

蕭捷是抱着逼死決心前來的,他的名字中就帶有勝利的意爲,若是不能戰勝宋軍,他心中的憋屈永遠無法得到宣泄,永遠都會在宋軍面前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將軍,此戰無需擊退宋人,而是大軍的前哨之戰,只需獲得小勝穩住陣腳便可,待樞密使率軍來援助,即可驅逐外敵!”

身爲漢官的行軍司馬鍾思達在蕭捷邊上小聲的提醒,他知道這個蕭家後輩有着自己的驕傲,但那急迫的求勝之心卻會成爲大軍的羈絆。

蕭捷並未生氣,而是轉頭望向鍾思達,聲音中帶着驕傲的高音:“你知道爲何我契丹男兒越戰越勇,爲何不懼強敵,幾百年敗於漢家男兒依舊能砥礪前行嗎?”

面對鍾思達的無言,蕭捷大聲吼道:“因爲我契丹男兒從不懼怕強者,從來不知道什麼叫退縮!否則我等的祖先早已被草原上的豺狼吃的一乾二淨,早已被猛獸逼得無處可逃,更不可能有後來的大遼,大契丹!”

蕭捷的話激勵前軍,十萬大軍雖寂靜無聲,但卻有着別樣的穩重和威儀。

一個民族的自信強大與否雖和後天也有關係,但卻是這個民族形成之時便已經確定下來的,流淌在這個民族的骨血之中代代延續不曾泯滅,一旦這種精神消失,這個民族便也會跟着消失了。

和契丹一樣,華夏漢室的骨血之中也流淌着強大的民族自信,中原王朝的至高無上從千年之前便已經確定。

契丹大軍開始了前進,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直趨遼陽城,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蕭捷被楊懷玉在伊州城外內外夾擊之下險些全軍覆沒,但這一次他要抓住機會,以同樣的手段對付宋人!

十萬契丹鐵騎動了,隆隆的馬蹄聲如同悶雷,除了馬蹄聲之外便沒有其他嘈雜的聲音,可見這支軍隊的強勁。

他們是契丹的先頭部隊,東京道的地位重要,但和宋人打上一次大戰更爲重要,或者說蕭撻裡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十萬大軍只不過是契丹的前軍而已,只要糾纏住了宋軍,蕭惠的援軍便會很快馳援。

東京道的重要性大宋知道,契丹豈能不知?蕭撻裡早就知道趙禎早晚有一天會對東京道下手,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在東京道附近她早已準備了十萬鐵騎隨時準備奔赴戰場。

帶着雷霆萬鈞之勢,十萬契丹鐵騎一路南下,但他們的第一戰是瀋州的樂郊城,黑水軍的一萬騎兵已經殺了過來,這號稱不可敵的一萬騎兵是蕭捷的“祭禮”!

宋人的消息雖然靈通,但如何能比得上東京道的擁有者契丹呢?

不單單是宋人,女真人的動向他們也一清二楚,眼下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十萬對一萬,即便是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女真人也不是契丹的對手。

在樂郊城外,蕭捷率領契丹人和黑水軍交戰,此戰契丹大軍氣勢如虹,其鋒不可當!

女真人是被契丹一直壓制的,若不是宋人給他們提供幫助,也不會有今天的囂張,蕭捷對這一萬黑水軍幾乎是使出了所有解數,他不僅要擊潰,擊敗他們,他要全殲則一萬人!

巨大的包圍圈形成之後,斷絕了黑水軍的突圍之路,十萬人的數量實在龐大,被圍困起來的女真人除了拼死相抗之外別無出路。

最終還是被擊敗,戰死者多達七千餘人,兩千多人被俘,而蕭捷做的是扒下這些人身上的鎧甲武器,除了忽略不計的損毀外,契丹大軍得到了近一萬的騎兵鎧甲。

他要用則一萬人作爲大軍的前鋒擊。

十萬人在全境黑水軍後氣勢大漲,蕭捷乘勝進軍遼陽府,那裡纔是他的決戰之地!

多虧了東京道的公路,方便宋軍進攻的同時,也方便了契丹組織防守,從樂郊城到遼陽城,蕭捷只用了區區兩日的時間,眼看遼陽城近在咫尺,他卻率軍停止了腳步。

鍾思達頗爲着急,因爲他知道宋軍的攻城速度,以及強大的火器,若是不在宋人攻城之前趕到遼陽城,一旦城池易手便更難攻伐了。

一路上他早已被蕭捷的勇猛所征服,現在的他也相信有機會戰勝甚至擊潰宋人的十萬大軍。

不過面對鍾思達的催促,蕭捷這次反倒是安慰他起來:“莫要着急,眼前便是遼陽府,我等解釋騎兵,倆個時辰便轉瞬即至,待宋人攻城,我等先取後軍之火炮,再擊中軍,方可成事!”

鍾思達默默不語,在如何用兵上他卻是不如蕭捷,只不過他卻知道,宋人之軍向來以穩妥爲先,奇襲是否能成功?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