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

趙禎從未想過要一直把持大宋的權柄直到死去,他輔助趙旭登基稱帝何嘗不是在幫助自己擺脫牢籠?

趙禎的眼光早已不再侷限於大宋,相反他看的更遠,他是基於整個世界的大環境來發現問題。

大宋現在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甚至是這個時代的超級大國,而作爲超級大國,就要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之前的漢家思想較爲保守,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在影響力方面還只是停留在了對周邊國家的影響,甚至是產生了一種“天朝上國不屑於蠻夷計較”的想法。

但在趙禎看來就是大錯特錯,越是強大的國家越要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當然應該產生積極和有力的影響,而這些積極影響都是對大宋來說的。

至於對待別的王朝是否是積極影響就說不定了,趙禎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只有附和所有人的利益纔算是最終利益,而別國的爭端出現,也必定會給大宋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趙禎在放下筆墨之後,三才便接過,往常都會由專司的宦官把旨意傳遞給中樞,但這一次三才決定自己親自走一遭。

而在三才走後,趙禎卻看到了來自遙遠西方使團的報告,晏殊已經率領隊伍抵達港口了,按照時間推算,不出意外他已經接到了年幼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

使團在上岸剛剛上岸的時候就已經命人把消息傳遞回來,在這個時代如此遙遠的信息傳遞需要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對於神聖羅馬帝國,趙禎是不想過多的干涉,但現在正處於神聖羅馬帝國和天主教廷的對抗時期,若是在這個關鍵節點自己不攙和進去,以後想要涉足其中怕是會更加困難。

趙禎幫助法蘭克尼亞王朝,幫助亨利三世其實就是爲了讓神聖羅馬帝國的皇權和教權的衝突更進一步。

同時也能給塞爾柱王朝釋放一點壓力,這看似說不通的事情卻有着趙禎身爲大宋君王的自己考量。

神聖羅馬帝國無疑是強大的,帝國雖然改朝換代數次,但卻有着近千年的歷史,若不是那個西方的“矮子”最後自己想當皇帝,勒令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還會存在更久。

對於西方趙禎其實並沒有好感,曾經在後世見識過西方的厚顏無恥,也見識過他們的強盜邏輯,更多的是瞧見他們對華夏的抹黑和侮辱。

所以從一開始趙禎對西方世界就沒有好感,無論是哪個西方國家都一樣。

當然現在也不是神聖羅馬帝國一家獨大,同樣這個帝國還保留着分封制,這在趙禎看來纔是最“完美”的地方。

這樣的制度讓神聖羅馬帝國的統一性和團結性大打折扣,分封制最容易的便是各個擊破,結成統一戰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也是爲何塞爾柱帝國並不畏懼神聖羅馬帝國的原因,而神聖羅馬帝國所謂的十字軍東征只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他們真正的目的在於拜占庭帝國。

當然不可否認他們還要奪回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這片原本被阿巴斯王朝佔領的土地隨着它的衰落而回到了以猶太人的手中。

西方亂局已現,趙禎若是不能把握機會實在是錯失良機,在戰爭之中,貿易便成爲了各方最爲需要的東西。

大宋的許多東西都成爲了一種必需品,而塞爾駐帝國佔據了貿易通道上的必經之路,圖格魯克還沒有愚蠢到把神聖羅馬帝國逼急了的程度,所以大宋的商隊可以不斷的過往塞爾柱帝國。

但這樣也成爲了塞爾柱帝國的“搖錢樹”他們需要的就是大宋的商隊,商隊越多他們收到的稅收便越多。

而即便是失去的土地依舊是無關痛癢的一件事,畢竟那些土地大多不是塞爾柱帝國的重鎮,只不過是原本阿巴斯王朝遺留下的土地而已。

根本就沒有傷害到塞爾柱帝國的中心,而真正讓圖格魯克擔心的是神聖羅馬帝國與塞爾柱的全面戰爭,無論怎麼看身處東方的宋帝國都是西方人的支持者。

何況之前塞爾柱和宋帝國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雖然塞爾柱的損失並不大,但音響相當的大,那一戰強大的塞爾柱騎兵被攆到了瀚海之後。

從此對待宋帝國的商隊便不再那麼橫徵暴斂,又在十字軍的不斷進攻下更不敢輕舉妄動,圖格魯克知道趙禎就是一匹“餓狼”。

雖然眼下對塞爾柱沒有敵意,可一旦塞爾柱和神聖羅馬帝國打起來,這個處於自己身後的帝國很可能就會發動致命的一擊。

圖格魯克可不願意被神聖羅馬帝國和宋帝國瓜分自己的塞爾柱,他們是突厥人的後裔,是強者的後裔。

神聖羅馬帝國,塞爾柱帝國,宋帝國,這是當今世界上的三個龐然大物,而三個帝國的之間的命運也關係到了整個世界。

只可惜,唯一瞭解一切的人只有大宋的皇帝趙禎,趙禎早就看到了未來,也早就開始了他的部屬,在宋軍佔據了鐵門關之後,拿下了整個西域之後,趙禎就在浩瀚的沙漠之後窺伺西方世界了。

大量的商賈往來於這三個國家,也往來於亞非歐三座大陸,大宋的“盟友”以色列王國也在幫助大宋收集情報。

再加上大宋商賈不斷傳回來的消息,以及黑手的打探,這倆個帝國之間根本就沒有多少秘密能夠隱瞞得住。

要知道大宋的黑手幾乎已經完全僞裝成了商人,因爲大宋的商人無論到了何處都會受到歡迎,而他們出手闊綽之下,許多消息和秘聞都會源源不斷的彙集。

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
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