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

bookmark

此時的趙禎異常高興,有這樣忠於自己的強悍軍人,有這樣才華橫溢政績斐然的文臣武將,大宋還有什麼理由不復興?

趙禎拉起王語嫣對着文武百官和衆軍士道:“諸位卿家滿飲此杯共襄盛舉!”

“陛下聖明!”

衆人一飲而盡之後,趙禎揮着衣袖道:“王相公在宴會之前曾經對朕說這是武人們的宴會,文臣在此飲宴不妥,朕要告訴你非也!

西征的將士們之所以凱旋而歸和你們這些文臣的功績也是分不開的,他們殺敵有軍功!你們保障大軍同樣有軍功!

西征軍加上西北禁軍足有十幾萬人,這些人的吃穿用度哪一樣離得開三司的統籌?

離不開!

中書省的臣公們爲了麻痹党項人制造分封西平王的虛妄也是極爲不易的,朕要替將士們感謝諸公所作的一切!沒有你們的操勞大宋就沒有如此安定繁榮!來,大宋的將士們和朕一起敬文臣宰執滿飲此杯!”

武將和軍士們齊齊舉杯敬酒:“相公們滿飲此杯!”

王曾和丁謂夏竦等人對視一眼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此時他們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尊重武人的同時就是尊重文臣自己。

趙禎看着文臣們興奮的模樣說道:“朕早就說過,文武並濟纔是治國之道,兩者如陰陽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才能使得我大宋走的更遠,今日是党項兩州之地,明日便是煙雲十六州!朕要收回我華夏故土,重鑄漢唐雄風!”

官家的話無疑是說到了文武百官的心坎裡,煙雲之地是宋人心中永遠的痛,它就向是一塊巨大的傷疤深深的烙印在大宋的臉上,如今官家有此宏願,文武百官們哪能不興奮?

一場慶功宴在趙禎慷慨激昂的語言刺激下達到了高潮,不光是封丘門,整個東京城也是陷入歡慶的海洋,百姓們都爲之慶賀到天亮,市裡坊間的宴飲直至天明才結束,這是大宋難得的勝利,百姓之家也爲之振奮,古人對國家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更加強烈,更何況城中有不少人家都是軍屬家庭。

現在大宋的百姓覺得,子孫要是有能進入禁軍中任職,那便是天大的好事鄰里街坊都會親來慶賀,熱鬧程度一點也不比文人中舉底。

百姓們爲國而慶的同時,也是在爲自家慶賀,一場戰事下來,西征軍的軍功就讓貧困之家進入小康,即便是戰死的軍人,朝廷的撫卹也會一個銅板不少的發放到手中。

趙禎站在宣德門的城牆上醒酒,微涼的晚風吹過,使得他昏昏沉沉的腦袋恢復一絲清明,王語嫣輕輕的給他披上裘衣:“官家,夜深了,咱們回宮吧?”

趙禎揮了揮手:“朕再站一會,你瞧瞧百姓們是如此的高興,南門大街的夜市到現在也沒有消停的跡象,這說明什麼?”

王語嫣抿嘴一笑道:“說明此次大勝給了百姓以信心!”

“聰明!”趙禎微笑着回頭道:“以前無論是朝臣還是百姓,幾乎是聞戰色變,朕的這次西征給了他們信心,這是千金難買的東西,說實話,朕在之前真的害怕,害怕六萬禁軍西征敗北而回,怕東京父老拉住朕的車駕詢問自家的兒郎何在……”

王語嫣急急打斷:“官家!”

此時的她才知道趙禎心中的難處和壓力,也理解了爲何趙禎在前一陣廢寢忘食的操勞,深深的自責道:“臣妾錯了!”

趙禎笑道:“你錯了,改了便是,而朕卻不能犯錯,一旦犯錯不知有多少的軍人和百姓爲朕的錯誤付出代價嘞!後宮是朕的家,一定要管好,善妒是女人的天性朕沒打算讓你成爲沒有感情的附庸,但要學會剋制和交流。”

王語嫣微微一禮:“臣妾記下了!”

趙禎張開裘衣把王語嫣摟在懷中,指了指城下道:“你瞧,百姓們的萬家燈火,歡聲笑語其實是和這座皇宮緊緊聯繫的,皇宮中的喜怒哀樂會成爲東京城乃至整個大宋的感情嘞!”

王語嫣微微點頭,輕輕的頷首靠在趙禎胸膛上,此刻的她覺得無比的安全祥和。

三才站在遠處,微微顫抖,一旁的陳彤道:“大官您哭啦?”

回頭給了陳彤一個暴慄三才小聲道:“你懂個屁,咱家是高興的!”

委屈的摸了摸腦袋陳彤嘟囔道:“高興還哭個啥?”

“陛下和聖人好,大宋的日子纔好,咱們的日子也跟着好過嘞!要是皇后娘娘能有龍種誕下,咱大宋的國運就算是昌盛了!”

陳彤點了點頭:“話是這麼說,可宮中的幾位貴人到現在也沒動靜,即便是最早得官家寵幸的那位也沒有身孕啊!”

三才白了陳彤一眼:“什麼那位,以後要尊稱楊貴妃!官家可是說的清楚,誰要是再敢不敬趕出宮外,宮女還好些找個人便能嫁了,可咱們這些內侍出了宮可就只能投靠陳琳老祖宗了!”

三才的話讓陳彤臉色一變,跟着瑟瑟發抖起來,宮中的人誰都知道陳琳在黑手任職……

乾嚥了一下口水後,陳彤奇怪的問道:“那爲何幾位貴人的肚皮沒動靜?”

三才瞧了瞧遠處的趙禎道:“那是官家自己在養精蓄銳嘞!官家可是說過:二十成人,之後纔是敦倫的好時候,最近官家的補膳可不能停,明年官家可就二十歲了,這可是關係到咱大宋家國天下的大事,來不得一點疏漏!”

陳彤連連點頭:“奴婢記下了!”

兩人悄悄話早就順着晚風颳到了躲藏在裘衣中裝鴕鳥的王語嫣耳朵裡,俏臉微紅的偷偷瞥了一眼趙禎,小手在趙禎結實的胸口不斷的畫着圈道:“官家,今晚……”

趙禎瞧着懷中身穿大禮服,頭戴一大堆頭飾的俏臉微微苦笑:“這就知道!”

王語嫣拖着顫音嬌聲說道:“陛下~子嗣也是大宋的國事,依照您的性子,應該不會懈怠的吧?”

趙禎露出惡作劇的笑容,大手穿過王語嫣的腋下襲擊她胸前的圓潤:“那朕今晚就收了你這個小妖精!”

王語嫣雖然俏臉微紅,但卻沒有躲閃,而是挺了挺胸口的飽滿道:“請君憐惜!”

兩人的年齡已經不小了,放在平常百姓家,十九歲的年紀早已是好幾個孩子的父母,豈能像趙禎一樣膝下無子的。

子嗣的傳承是皇帝的重任,甚至上升到了國家昌盛與否的程度,連百姓都知道多子多福,皇家豈能例外?

最近是因爲西征之事耽擱了下來,否則朝堂中文武百官敦促趙禎大行房事的奏疏怕是會能把他淹沒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
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