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

登州有一地,應能眺望海中蓬萊仙山而聞名於世,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爲名。於是便有了蓬萊縣城,此地可跳海而望,隱約間瞧見水波不驚中有一仙山在霧氣中忽隱忽現。

此處偶爾可見一座仙山漂浮於雲朵之上,謂之海市蜃樓,堪稱人間仙境,凡有仙緣者無不來此朝拜以示尊崇,時間長了,所謂的蓬萊仙山就變成了蓬萊仙島,也不知是說的海中島嶼還是天空中忽而閃現出的仙山。

雖然如此,可在大宋鄧州,蓬萊,可不是那麼友善,甚至不願有人前來這裡,不因其他,只因這登州蓬萊縣城對面有一大宋禁忌之地——沙門島。

說來諷刺,這沙門島堪稱鬼門關處、人間地獄,且就在蓬萊縣對面,不知當年漢武帝前來眺望的仙山可就是它?

要說他的位置,其實距離蓬萊縣不遠,只在六十里海中,海舟行者,必泊此避風,又因五代時置沙門寨,因此得名,但就是這個並未有什麼可怖之處的名字卻讓大宋從百姓到官員畏之如虎!

自宋太祖建隆三年起,開始將犯人刺配沙門島。此外,通州島和瓊州等海島也是大宋發配犯人的主要地點,太祖的智慧自然是獨樹一幟的,這樣一來便有三點好處。

大宋開國之初,沿襲五代舊制,朝廷往往把犯人都發配到西北邊陲之地,結果這些犯人一有機會就開溜,逃亡到塞外成了流寇,這些流寇又會被回鶻等部收編,成了他們的爪牙,從而對大宋邊防造成威脅。

太祖猛然驚覺這不是養虎爲患嗎?於是遂下令該流放的犯人不再往秦州、靈武、通軍等西北邊防之地發配,而是發配到南方,以通州島、海南島二地爲主。

後也不知是因路途遙遠,還是這兩座島被犯人擠滿了,遂又增設沙門島。

其二更爲直接,便是爲了加強對重罪囚犯的管制。

這三個海島通常離大陸比較遠,只要管死島上的船隻,海島就無法自由出入,成爲與世隔絕的禁區,犯人們插翅難飛。

其三便是從趙禎親政之後纔開始實施的,可以補充海防兵員。如今的大宋航海技術早已領先世界,登州海島衆多,天然的避風港自然也多的很,大宋已建立了戰力不俗的海軍,犯人中罪過不大,且有冤案者,可以成爲海防兵員的補充和後勤。

管理沙門島的長官爲監押,雖然是沙門島上的最高管事,可他不但要受提點五島使臣察舉,還要受朝廷派出的京東路提點刑獄使轄制,權利也相對小得多,只是在沙門島上一切都要聽他的。

這裡的囚犯也大多是犯死罪且獲寬恕之人,多配隸登州沙門島,大多數是犯事的農、工、商等普通百姓,但也有一些獲罪的官員,諸如腐敗受賄的貪官、辦事不力的檢田使、行醫無方的御醫、工作失誤的天文術士之流,所以沙門島可謂是三教九流皆有。

真正讓趙禎這位皇帝重視沙門島的乃是京東路轉運使王舉元的上疏,這封《沙門弊疏》中有一句話讓趙禎頗爲駭然。

“每年配到三百人,十年約有三千人,內除一分死亡,合有二千人見管,今只及一百八十,足見其弊!”

也就是說本來配額三百人的沙門島十年時間中發配了三千人,除去大宋律法中允許囚犯意外死亡的一部分人,應當有兩千人尚存,可後來只有區區一百八十人左右,這樣的死亡率已經高達十之八九!

後來趙禎下旨徹查,畢竟這些官員既然不是死罪,就不應該死掉,只要是人口無論如何都是對大宋有用的,哪怕做些苦力也能創造價值啊!

後來王舉元徹查後再次上疏,奏疏中的內容看的趙禎也沒脾氣。

最主要的原因是沙門島缺囚糧……沙門島的供糧乃自給自足制,由島上的八十多島戶供給。

一開始,發配來的囚犯人數不多,囚糧供給還跟得上,可後來各地索要的送囚名額越來越多,審刑院將此島額定刺配人數由二百人增加到三百人,可這一百人的增額遠遠滿足不了各地的需求。

送過來的犯人大量增加,獄卒人數也必須與之匹配,於是島上人滿爲患,島戶們有限的糧食產出根本無法不夠分,遭殃的當然是囚犯,於是成批餓斃,其中不乏還參雜着一些得罪了獄卒的島民!

再加上島上的根本就沒有人在乎囚犯的性命,自然也就沒有大夫,原本發配而來的御醫便成了香餑餑,但他只能爲獄卒或是官吏服務,因爲沙門島只能殘酷地演繹着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控制人數,否則所有人便無法生存。

爲了維持島上的犯人始終保持在二百人以內,不管配來多少犯人,超過島上的承受範圍就要淘汰掉,自然的淘汰太慢,獄卒們便會使用非常手段,將健康囚犯以各種手段迫害致死。

這便是多年前趙禎受到的奏疏,也因爲這奏疏罕有脾氣的趙禎大發雷霆,親手砸了皇宮中沙門島送來的血珊瑚,嚇得靈兒瑟瑟發抖,因爲他覺得這東西噁心,乃是沙門島枉死之人的鮮血鑄就。

在此之後,趙禎下旨,凡是沙門島之獄卒,皆數落地爲囚!駐軍看守不得私放,而同樣的趙禎也在沙門島增設海軍,名爲破浪,以沙門島爲主港,利用發配之囚在工匠的率領下修造海軍戰船。

而最主要的一點便是,沙門島上的囚糧皆有三司負責,以人數爲基,逐年變動,即便是道上有島民囚犯三千也不會再有人餓死了。

數年時間,這沙門島就變成了一座海上的勞改農場,匠人在此處指揮囚犯建造戰船,以功勞減免發配時間,如此一來沙門島的戰船一躍成爲大宋建造的最快,最好的戰船,從沙門島回到大宋的囚犯也逐漸增加,這給了島上囚犯以極大的鼓勵。

而破浪軍也在這些做工精巧,工藝精湛的戰船幫助下,一躍成爲大宋海軍中最爲強勢的一支,他們還有練手的機會,時常出入東海絞殺海寇,或是擔任護送大宋來往於倭國船隊的重任。

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
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