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

大宋的侍者在面見過良子之後便去往倭國的公衙,在這裡他反而更顯輕車熟路,因爲原本他就是大宋派遣在倭國的使臣,倭國的公衙和大宋的不同。

在這裡辦公都是席地而坐的,大宋的官員並沒有覺得不妥,早在漢朝也是如此,權當是恢復漢風罷了。

當使者進入公衙之後,早有官員準備好了一切,並進行交割,所有的人口耕地面積以及倭國財政賬冊統統被打包完成,都裝在了木箱之中等待搬運。

其實使者向良子說明也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即便是不說,這些東西都要打包運往大宋的,作爲宗主國,眼下的一切都是屬於大宋的東西。

所有東西都是準備好的,速度自然非常快,良子站在宮牆之上看着大宋使團的隊伍車水馬龍的離開微微苦笑,這顯然是他趙禎早已打算好的,可自己不知爲何卻始終無法對他產生怨念。

一塊上好的羊脂玉掛在胸口,這是代表屬於大宋皇室女人的玉牒,這不用於皇帝子嗣所用的天潢玉牒,而是專用以記載和證明皇帝后妃所用的玉牒。

有了這塊天潢玉牒,便可證明自己的身份,也說明自己在大宋皇室之中的文字玉牒上有了地位。

“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秘。”良子輕啓朱脣緩緩的唸叨着,而在她身旁的女侍卻不明所以。

這是玉牒的來歷,華夏王朝早在漢代開始便使用這種玉牒書以文字記載宗室了。

帶着體溫的羊脂玉緊貼在胸口讓人感覺不到,但良子卻知道,有了這東西,自己就是他趙禎名正言順的女人,自己要風風光光的從平安京出嫁,這是天皇的出嫁,也是整個天照大神一脈融入大宋永享富貴的開始。

海東女王將會成爲她的新爵位,也將會成爲大宋合理統治倭國的開始。

在良子看來融入大宋並沒有什麼不好,倭國本就是個貧窮的國家,這裡的土地貧瘠,資源稀少,連鐵器都需要從大宋購買,而相比之下,大宋簡直就是天堂,那裡有着豐富的產出和繁榮的經濟吃不完的糧食以及強大的軍隊和無敵的水軍。

順勢而爲纔是求生之道,眼下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和大宋抗衡,而遼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良子相信,即便是高麗都將臣服於大宋的統治,擺脫不了倭國的命運。

而大宋所獲得的這一切都是那個男人帶來的,這些年來大宋的進補她都看在眼中,從向遼朝繳納歲貢到收復燕雲,從南滅大理到西征党項,這個王朝在趙禎的手中成爲一種無敵的存在。

良子甚至願意相信,他就是上天派來拯救華夏王朝的神!而自己即將成爲神明的女人,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嗎?

遠在大宋的神都皇宮中有着和良子一樣幸福的女人,賀蘭雪這個曾經的西夏太后緩緩的摸着自己鼓起的肚子,她能感受到有一個小生命在其中鬧騰,每一下都給了她以巨大的幸福感。

趙禎站在她的身邊,輕輕的摸着她的肚子,感受孩子在裡面的拳打腳踢,笑嘻嘻的開口道:“這小傢伙看來也是個男孩,頗爲鬧騰嘞!”

王語嫣在一旁笑道:“可不是?也不知是誰說女兒好的,本宮這嫡母到是希望天家再添龍子!”

賀蘭雪紅着臉道:“臣妾誤解皇后娘娘了,臣妾心小,還望娘娘恕罪。”

王語嫣嘆了口氣道:“總覺得本宮擔心這擔心那,其實都是你們自己瞎操心,本宮是一國之母,六宮之首,官家子嗣越多功勞便越大,旭兒和昀兒如何你們又不是沒瞧見,官家更是護着所有人,誰要是敢有歪腦筋,瞧官家不剝了他的皮!”

“那是!朕的孩子那一個不是頂好的?朕就是要護着他們,讓他們自己成長起來,做一個對大宋有用的人,無論是誰,都別想躺在天家的爵位上吃喝享樂,以後都要給朕好生出力嘞!”

趙禎的話讓所有人都放心,楊采薇站在邊上笑着說道:“官家,還沒給孩子起名,不知該叫什麼名字好?”

王語嫣笑罵道:“你也是高興的昏了頭,連男女都不知如何起名?”

眼前的這一幕趙禎很滿意,雖然這些女人各懷心思,但卻至少沒有後宮中的那些亂七八糟,有什麼都大大咧咧的說出來,比什麼都強。

“名字朕已經相好了,若是男兒便取名趙晅,這晅字同宣,如太陽四周之暈氣,取光明,美好之意!”

“父皇,父皇,若是個小女女呢?!”靈兒在一旁好奇的問到,她做夢都想要一個妹妹……

趙禎想了想道:“若是女孩,便叫她娢,取寧靜之意,和你的脾氣恰恰相反,哈哈哈!”

“父皇就是喜歡取笑孩兒,連蘇軾都說孩兒這是活潑,可愛的緊!”

趙禎搖了搖頭蘇軾這小子自從喜歡上了靈兒後,原本的性格瞬間便收斂了,這次跟隨大軍在外,收穫也是頗多,聽蔡伯俙說,這小子在大定府中出謀劃策,倒是有不少好主意。

這段時間更是有不少佳作流出,也爲京城中的“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少的“素材”…………當然最驕傲的人自然是靈兒,在她眼中最頂天立地的男子是父皇,然後便是他蘇軾了。

說實話,趙禎不想讓這貨那麼早回京,畢竟一旦他回京了,距離靈兒出嫁的日子便也快了,世上還有什麼比女兒出嫁更讓人不捨的事情?

在趙禎看來是沒有了,女兒畢竟是要嫁人的,一旦公主嫁人,便不好在宮中常住了,身爲駙馬的蘇軾也不好常常出入皇宮,外朝的官員可都盯着呢!

但現在靈兒的年紀也不小了,過了六月便是她十八歲的生日,已經有不少朝臣上疏,建議趙禎賜婚。

薇拉這段時間爲靈兒準備的嫁妝可不少,當然準備最多的還是王語嫣,這個宮中唯一的長公主出嫁,身爲嫡母的她可要好生操辦,而且還是嫁給蘇軾這般在大宋甚至是遼朝都名聲斐然的才子,自然要隆重大辦。

王語嫣可是忙壞了,今年將會有兩場最爲隆重的婚禮,一個是靈兒與蘇軾的,一個是大宋皇帝與海東女王的,趙禎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