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

耶律宗信非常不想讓自己手下的五萬人攻城,不是因爲他有多麼的愛兵如子,而是他不希望把這些炮灰浪費在這種毫無意義的攻伐上。

他的五萬人是由渤海人,女真人,以及漢人罪囚組成,這些人如果能在這場戰爭中活下來,便會得到獎勵,消除奴隸和罪囚的身份,從今以後活的像個人,爲了自己的自由,這些人也就變成了悍不畏死的勇士。

現在讓這些悍不畏死的人去送死,那要他們還有什麼意義?難道就是爲了試探一下宋人的城防?或者消耗宋人的收成器械?這實乃大才小用了些。

但皇帝的命令已經下達,無論如何也不能視而不見,還好,五萬人以千人爲梯隊一波一波的向析津府進攻,即便是宋人的軍隊再多,也不可能把軍隊全部安置到城牆上,其實也就是萬餘人之間的戰鬥而已。

他耶律宗信現在要做的是把大宋皇帝還活着的消息送到中軍大帳中去,讓張儉那個老糊塗蟲看看,大宋皇帝根本就沒死,說不定這還是人家演的一出好戲!

戰爭已經開始,身爲前軍指揮的耶律宗信絕不能離開前軍,只能讓手下的傳令兵如實把探馬看到的消息傳回中軍去,看着傳令飛騎絕塵向中軍而去,耶律宗信咋了咂嘴,可惜看不到張儉和皇帝的表情……一定會很精彩!

攻城戰和平原作戰完全不同,攻城一方受到的壓力是守城的數倍有餘,這種壓力不光是在身體上,還有一部分是在精神上,當千餘人的遼軍抵達析津府城下不遠處的時候,便能感覺到這座城池帶給他們的壓力,高聳的城池甚至遮蔽了日光,如山嶽一般坐落在眼前讓人心中不自覺的升起一種無力和渺小。

這種感覺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但很快他們便知道什麼叫無處可藏,城牆上飛射出來弩箭如鋪天蓋地的雨點,數量多不說,力道還也非常大,也不知是多少弩箭上弦,弩箭發射時的破空聲和弩弦的嗡嗡聲連遠在弩箭射程之外的耶律宗信都能聽得清!

嗡嗡,嗡嗡,嗡嗡……耶律宗信臉色慘白,大宋守軍的箭雨彷彿永遠不會停息,黑色的羽箭不斷的從城牆上傾斜而下,如黑色的烏雲又如黑色的瀑布傾瀉而下。

耶律宗信的前軍自然也是有弩箭的,但是他們可憐的射程完全碰不到析津府的城牆,等到達射程之後,千餘名弩箭手只剩下幾百人,就這點人還在隨時減少,就算能射出弩箭,也大多射在了雉堞上,雉堞就是一道開了孔的矮牆,專程用來抵擋弩箭用的。

城牆上的趙禎看着被屠殺的遼人覺得有些無趣,城防戰的壓倒性優勢已經出現,這些遼人的炮灰完全是來送死,形成三排來回替換的弩箭手已經能輕鬆對付這些遼人了,對於使用棘輪弩的大宋禁軍來說,根本就不需要三排陣容,之所以還這麼使用,其實是爲了流出時間節省弩箭手的體力。

城牆下是玩命向析津府奔襲的遼人,而城牆的禁軍卻在輪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彭七看着不斷衝鋒,不斷死去的遼人,有些奇怪的說道:“爲何這些遼人明知身死還要向城牆衝鋒?難道就不能利用器械?衝車之類的東西……”

“這是遼人在試探我大宋城防的力量,遼人的攻城器械也不差,衝車,撞杆,塞門刀車,撞車,甚至連呂公車都有,但這些人必須要試探出我大宋城防的猛烈之後,遼人才會在中軍攻城的時候把這些東西用上。”

狄青不知何時出現在彭七的邊上開口解釋,眼睛中散發的都是興奮的光芒,每當大宋弩箭如烏雲般籠罩在遼軍身上的時候,趙禎都能看到狄青的手猛然捏緊,手上的青筋也隨着他的握拳而跳動……這貨就是想打仗想瘋了。

“官家,待遼人退兵的號角響起,末將願率三千踏白尾銜追擊……”

狄青跪在地上請戰,趙禎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你是要爲帥的,如何能身先士卒親臨沙場?再說遼人前軍有五萬人,這才殺敵多少,你能確保一舉擊潰他們?別看現在的遼人不堪一擊,一旦到了草原上,孰強孰弱還說不定呢!”

狄青猛然擡頭道:“這也是爲何末將要挑選踏白軍前往的原因,踏白軍武藝高強,馬上功夫了得,最適合遊騎作戰,此次出城殺敵只殺遼人的撤走之軍而非向前軍突擊,爲的是壯我大宋兵甲的士氣!”

“準了!務必全殲城下潰軍……朕靜候佳音!”

狄青這小子就是想帶人下去殺敵壯士氣,而非是向遼軍的前軍衝鋒,這有什麼不能同意的?

耶律宗信終於頂不住壓力讓手下的士兵吹響了撤退的號角,析津府城下的遼軍如蒙大赦,倉皇的向自己的軍陣逃去,即便大宋的棘輪弩再犀利也很難把所有人消滅掉,即便是把後輩漏給敵人也無所謂,此時逃命要緊……

遼軍如潮水般涌來,又如潮水般撤走,甕城外的小圍牆根本就沒有起到阻擋遼軍腳步的作用,而是變成了他們躲避箭雨的避難所……

四處逃散的遼人很聰明,他們四散而逃能最大程度上減少被弩箭覆蓋的命運,效果很明顯,很快析津府城牆上的弩箭就停歇了下來,沒有一支箭從城牆上射出,讓正在逃命的遼人鬆了一口氣,但不久,轟隆隆的馬蹄聲便出現在他們的身後,回首一看遼人亡魂大冒。

大宋的騎兵如水如潮般的攆殺過來,析津府城牆上的守軍幾乎同時大喝:“大風,大風!”

爲首的狄青帶着趙禎當年爲他親手畫的鬼臉面具,如瘋魔一般嘶吼:“殺!”三千人的踏白軍同時大喝,單單是聲音就嚇得遼人腿軟,恨不得手腳並用的向前奔跑。

耶律宗信小心謹慎的看着眼前這一切,但卻不發一兵前去接應,他要看看大宋的騎兵到底有什麼樣的能耐……同時他的心中也沒底,萬一自己派出的騎兵被擊潰,很可能導致前軍的完全潰敗,大戰纔剛剛開始,自己不過是試探一下而已便遭到大宋如此殘暴的打擊,這讓他心中的自信開始潰散……

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
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