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

大宋與遼朝的糧食交易開始了,而在這“熱鬧”的糧食交易之下,卻是蔡伯俙與穆修的正式見面,兩人在離開密道之後便誰也不認識誰,即便是在交接糧食的時候,都是在“爭鋒相對”。

兩人雖然如此,但在外人看來卻沒有什麼不妥,遼朝與大宋的官員互相嘲諷,明裡暗裡的下刀子有何奇怪嗎?

只不過兩人的對話之中有些奇怪的詞語出現罷了,誰也沒有當回事的時候,蔡伯俙與穆修卻是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這是黑手常用的暗語……

遼朝最先向大宋購買了十萬石的糧食,十萬石糧食在大宋不過五萬貫,可賣到遼朝卻要足足十萬貫,雖然不及之前走私賺得多,可這樣的高價對於商賈來說也是個天文數字。

大宋國內有一整套的賑災體制,這是從唐代便沿襲下來的,再經過大宋朝歷代君王的改良,即便是到了趙禎手中也改變過許多此,對於現在的大宋商人來說,糧價基本上很難擡得很高。

首先是常平倉的作用,各地常平倉被朝廷納入了考察勘磨的範圍,一旦抽查之中發現常平倉有誤,三年一次的勘磨便徹底完蛋了,誰敢用自己的政治前途爲賭注?更何況發現常平倉有誤的同時,朝廷公示於天下,這下丟掉的不光是提拔的機會,更是自己做官的名聲!

其次,大宋的運輸早已得到飛速的發展,原本從嶺南到東京城需要半月由於,現在的時間卻減少一半不止,若是快馬加鞭,沿着公路疾馳,只需五六天便可抵達。

東京城早已成爲大宋的糧食中轉站,當趙禎拿下燕雲之後便猛然發現東京城的位置處在大宋的北方中部,這個位置可謂是天下交通樞紐,又有漕運火車之便利,作爲一個運輸中轉站再合適不過。

什麼東西需要大量的運輸?當然是糧食了!因爲有了火車之便,東京城一下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

四京之中,東京城是僅次於北京城的陪都,又與其他陪都之間有火車相連,豈不是天然的中轉站?

於是趙禎在東京城設立漕運監管,專設一轉運使劉翰負責實職差遣,別的轉運使都是負責一路之事,而劉翰這個轉運使只負責轉運一事,沒有其他的差遣。

劉翰高高興興的上任了,他本以爲自己的待遇與轉運使一樣高,調運糧草又是權利極大的肥差,誰曾想上任不到三天他便後悔了,到了東京城之後他才知曉,原來東京城每日運輸的糧食何止鉅萬!

劉翰每日忙的腳不沾地,賬目查的不敢有一點懈怠,一旦出了簍子,北京城便有訓斥傳下,讓他心驚膽戰,別的轉運使都是風光無限,即便是蔡伯俙的北京路轉運使都比他強!

只不過他錯了,東京城中的轉運使只不過是忙點,累點,謹慎點,而蔡伯俙這個轉運使卻是真的在刀尖上行走。

他要親自送走張茂,十萬石的糧食都將由大宋負責運輸,但除了馬伕官曹之外,一個護送的兵丁都沒有,遼人決不允許大宋的一兵一卒進入大遼的地界。

於是張茂便帶着寥寥百餘人的隊伍趕着馬車踏上了前往遼朝的“重任”。

臨走之前蔡伯俙反覆交代,只要安分守己便絕不會有生命之危,同時也交代了隨行的所有人,勿要聲張惹事,只做本分之事,若是遼人刁難,便以一國使臣之身份應對。

蔡伯俙的話讓張茂大吃一驚,這些人不過是馬伕而已,即便是軍中司馬也不可以使臣自居吧?

但蔡伯俙卻無視他的驚訝,顯然這其中還另有隱情。

蔡伯希不說,張茂也沒問,但在臨走之前蔡伯希拉住張茂道:“此次你去遼朝,遼人自然把心思放在你的身上,萬萬小心慎行!”

張茂望一眼蔡伯希,敏銳的直覺早已發現了其中的蹊蹺:“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爲了大宋,若是我回不來……”

“官家自然照拂……你的家人,子嗣都將由朝廷照拂,若是有事,本官也不會坐視不理!”

張茂望着蔡伯希的眼睛,微微點頭頭道:“如此我便可放心上路了,蔡駙馬,保重!”

蔡伯希微微點頭:“保重!”

張茂拱了拱手便瀟灑的轉身而去,隨着他的離開,大宋的運糧馬車也跟着緩緩前進,長長的車隊以及護送的禁軍形成一條長龍緩緩地離開景州城。

大宋和遼朝早已越好,爲了防止逮人對糧草動手,雙方派兵護送,大宋禁軍負責把運糧隊伍護送到宋遼邊境,而遼人則是在邊境等待,接替護送,這是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責任……

若是糧草在大宋境內被劫持或焚燬那便由大宋全權負責,反之到了遼朝發生意外便是遼朝的責任。

這些糧食都是遼朝的救命糧,遼人自然不敢有一絲怠慢,穆修身爲錢糧使自然是做最後的交接,遼人是買糧食,貨款兩清是榷場交易前提。

十萬貫銅錢是從大遼的國庫中拖出來的,說多,也就是九牛一毛,說少,架不住往後還要源源不斷的購買,十萬石的糧食相對整個大遼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這都不夠整個大遼百姓一天的消耗。

災禍之所以是災禍並非是因爲它發生的時候死了多少人,而是在這場災禍之後會死多少人。

人口一直是關乎王朝國本的事情,稅收,勞役,產出……等等維持一個帝國所有需要的東西都要依靠百姓來提供。

沒有一個王朝會忽視自己的人口,大宋不行,遼朝更不行,在穆修看來,即便是要用這些糧食招募丁壯,遼朝也不能把百姓徹底拋棄。

畢竟遼朝也算是正朔王朝,也自稱正統延續,豈能讓百姓自生自滅?救災肯定是有的,只不過需要漫長的過程……

這些糧食運往遼朝之後定然是最先救濟上京城中的宗室貴族,然後纔是發放軍中,這是遼人的一貫所爲,越是在緊要關頭越要把軍隊掌握好,只要有了兵權,什麼民變鎮壓不住?

只要有了兵權,什麼地方大遼去不得!

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
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