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

趙禎把朝政放手給趙旭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在此之前趙旭已經有過非常豐富的監國經驗,在趙禎御駕親征其間,大大小小的事物他都能處理好。

這麼做就是爲了讓朝臣們看到趙旭的能力,吐蕃的事情趙禎並不擔心,事實上在絕對力量面前,吐蕃對大宋的威脅並不存在。

角廝羅和仁欽桑波之間的和談只不過是讓吐蕃苟延殘喘而已,他們兩人都不知道,戰爭的方式已經改變,大宋再也不會和他們進行冷兵器之間的較量。

裝備大宋先進火器的宋軍幾乎可以橫掃吐蕃軍隊,他們的和談也只是讓時間稍稍推遲的自保而已。

吐蕃最大的依仗就是高原氣候,來自中原的士兵無法在高原上待下去,但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有高原反應。

這段時間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好在把朝政交給趙旭來處理了,那接下來自己就要爲這孩子準備萬全之策。

事實上趙禎上輩子不止一次的去過高原,對那裡的情況比這個時代的人更加了解,高原上的民族淳樸而善良,他們的價值觀非常正,擁有許多高貴的品質。

和漢家王朝之間爆發的衝突也是在那些領導者的慫恿下而產生的,事實上高原地區除了一些貨物外,完全可能夠自給自足,這也是吐蕃王朝爲何能和唐朝角力的重要原因。

人家本來就有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趙禎覺得自己要對高原動手的機率不大,大宋最主要的目的是進宮吐蕃的那些反抗勢力。

事實上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放吐蕃,讓吐蕃人獲得自由和平等,只要他們服從大宋的律法和管理,吐蕃便會安定下來。

趙禎要讓所有的吐蕃人知道,只有大宋才能讓他們不再有農奴,不再有壓迫,不再有剝削,但要想實現這一切卻需要一個複雜的過程。

戰爭是必不可少的,最讓趙禎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趙禎知道這是自己的錯,當初就不該和角廝羅提什麼活佛的事情。

黑手密報,角廝羅已經自稱活佛,擁有大量的擁躉,幾乎每一個吐蕃的百姓甚至是農奴都虔誠的相信他角廝羅就是活佛轉世!

這本應該是自己下的一步棋,誰想到居然在三言兩語之中被角廝羅看穿,並且還被人家利用,趙禎現在除了無奈的嘆息也只能怪自己當初的掉以輕心。

信仰這東西有時很沒用,有時卻可怕的嚇人,一個堅定的信念甚至可以帶領數一百萬被壓迫的人站起來,驅逐那些擁有更強科技和戰爭經驗的敵人。

趙禎知道這東西的厲害,所以輕易不會去硬碰這東西,當然信仰有的時候也能稱爲羈絆,讓吐蕃人一直愚昧下去也是極好的事情。

趙禎想了想覺得,若是有一天高原上的百姓沒有貴族統治,只接受大宋王朝的統治,每日牧馬放牛,養羊打獵,這樣的日子對於他們來說纔是最好的吧?

吐蕃人爲何要窺伺中原?因爲中原有他們需要的東西!他們需要什麼?鹽,茶葉,鐵器…………

可趙禎知道,青塘有最好的青鹽,鐵器吐蕃人也是不缺的,而且吐蕃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至於絲綢?這玩意根本就不適合高原。

大宋在吐蕃最暢銷的物品原本只有茶葉,瓷器,當然瓷器也是給貴族使用,一般的吐蕃百姓即便是家中殷實也買不起貴重的瓷器。

但現在卻不止這些,成藥,棉衣,毛衣等等五花八門的生活用品都是吐蕃人所需要的……

趙禎知道貿易不會和平演變吐蕃人,只有戰爭才能征服他們,但貿易卻能統治他們。

從一開始趙禎就已經制定好了對待吐蕃的大政方針,這一切不應吐蕃的改變所轉移,吐蕃的團結與否和趙禎完全沒有關係,和大宋也沒有關係。

現實是可怕的,趙禎雖然不願承認,但事實便是,現在的吐蕃是趙旭的踏腳石,即將成爲趙旭的戰功。

擁有這個戰功之後,趙旭便有了順理成章登上帝位的機會。

趙旭作爲太子親征吐蕃在所難免,而趙禎必然要爲孩子鋪路準備好一切,這是一個父親的責任,也是帝王的義務。

在趙禎眼中,大宋的傳承和未來要超過一切,所以他才放任角廝羅和仁欽桑波兩人,這兩人在趙禎眼中算不得狼狽爲奸,人家吐蕃人團結起來對抗大宋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只不過趙禎決不允許有人再次統一吐蕃,坐上大讚普的寶座,這意味着在大宋的眼皮底下另一個帝國在崛起。

黑手傳來的消息很多,雖然黑手損失慘重,但他們報復的手段和方法就是不斷的收集消息,不斷的把消息傳回神都城。

甚至連角廝羅和仁欽桑波之間的密談都被他們發現,只是不知道其中交談的內容而已,但這已經足夠了,趙禎可以想象出兩人的交易。

而隨着更多的情報彙總過來,趙禎已經理清楚了頭緒,坐在黑手的神都都司衙門中,趙禎不得不驚歎這兩個人的腦子極爲靈活。

尤其是角廝羅,他居然能早早的便預判出和談的地點並埋下伏兵,雖然吐蕃人不知其中的隱秘,但黑手卻能發現。

這就是黑手的作用和好處,有了他們的潛伏和隱藏,就能發現當事人都不知道的秘密,當看到黑手的情報之後,趙禎便知道角廝羅這次一定會成功。

一個早早就把刀斧手備下的人怎麼可能失敗?

在和那些吐蕃舊貴族談判之前角廝羅就佔據了主動,也留下了退路,這個人很聰明,這一點趙禎早就清楚。

原本的青唐部和大宋之間隔着大半個西夏,可以說大宋對付不了的西夏青塘也不是對手,可即便如此,角廝羅依舊是倒向了大宋,稱爲大宋的一大助力。

他從一開始就看到了大宋的崛起,也看到西夏覆滅的命運,這一點着實讓趙禎驚訝,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把他當作是世間梟雄。

現在這個梟雄遇到了一個謀士,趙禎可以想象在這個兩個人的聯手下,吐蕃的那些舊貴族必然不是對手,而吐蕃的統一也會很快實現。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