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

狄青的話讓龐籍皺起了眉頭,軍國大事豈能這樣口出狂言?但上首官家的贊同表情卻讓他心中犯嘀咕,顯然大宋對西夏的羊毛之計已經成功,又有青塘諸部的配合,揮兵西夏不是不可以。

官家準備了這麼多不就是爲了要復套嗎?現在機會就在眼前爲何自己又開始犯嘀咕猶豫了?他不知大這是文人的保守思想在作祟,在他和晏殊看來,能不打仗便不要打仗,能不用兵便不要用兵的好。

戰爭和文人永遠都是相互排斥的,當然也有極少的文人通曉兵事,比如夏竦,比如范仲淹等人,在龐籍看來可怖的戰爭卻在他們眼中是榮耀和輝煌的象徵。這是硬幣的兩面,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

復套是歷史前進的車輪,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止,趙禎召見的人越來越多,三司使包拯來了,三司副使蔡伯俙也來了,當然也少不了路政使兼參知政事的范仲淹以及崇文苑大學士的歐陽修。

大宋副相的人數顯著增加,這裡的人除了龐籍和狄青之外,幾乎都頂着一個參知政事的名頭,這是趙禎分化相權的手段,在這些人中身爲資政殿學士兼侍讀學士的富弼極爲突出,因爲他的官銜品級最低。

但趙禎看到的卻是他的善於拾遺補漏,最爲一個諫官他的觀察力驚人,總能發現不足之處,從而上疏諫言,這是他的優點,也是可有多加利用的地方。

需要的人都都到齊,這場關於復套的“研討會”便開始了,樞密院整個被封禁了起來,任何人不得出入,只留下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以及各司各房知事伺候,他們的任務是準備所有需要的卷宗以備查詢。

戰爭會議是大宋的最高會議,當然要保持絕密,復套這個議題其實就是滅亡西夏,因爲河套平原大部分地區都在西夏境內,要想收復河套之地,前提條件便是滅夏,西夏雖小,但河套之地駐紮了兩支善戰之軍,黑山威福軍司以及白馬強鎮軍司!

這兩個是西夏最爲強悍的軍司,職掌統領所轄地區之軍隊,戍邊守疆、拱衛京師。大宋想要收復河套,必須要與這兩隻軍隊正面交鋒。

大宋這麼多年來大的戰役不是沒打過,與遼朝雖然發生了戰爭卻沒有正面硬剛,而是趙禎的斬首行動擊殺了御駕親征的遼皇,又恰逢遼朝內亂,等於說是遼人雙手份上了燕雲十六州,大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與遼人決戰。

但西夏不同於大理,更不是南海諸國,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一個武力強盛的國家,一旦大宋與西夏發生全面戰爭,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消耗國力的一場大戰。

現在的大宋正處於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文人方面自不用說,隨便挑出一個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存在,很多都是輔弼之臣,晏殊的穩重,夏竦的計謀,包拯的守法,范仲淹的進去,但這些柔和在一起成爲大宋前進的動力時所產生的所用讓人瞠目結舌,前提是趙禎要駕馭好這些有能力的臣子。

讓這些人把自己的特點與才能向着同一個方向使勁,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相互掣肘起來也是極爲可怕的事情。

如今大宋的制度已經完善,武將方面可用的人才也是不少,將門的子弟經過趙禎的改造也已經可堪大用,從軍武院出來的武將都要進入軍中歷練,以資質和軍演結果獲得任命,從而選拔出許多優秀的人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些軍演中獲勝的佼佼者還要通過更高的層次考覈,擁有大魄力和大眼光的人才能成爲將帥之才的後備人選,再經過打磨和考校纔有可能成爲軍中的高級將領,否則便只是一個領軍作戰,衝鋒陷陣的武夫。

戰鬥的事情趙禎不會過多的干預狄青,外行領導內行顯然不是一個好策略,但在大方向上卻是以趙禎的部署爲主,狄青有隨機應變之權但不能改變戰略的大方向。

戰爭打的就是國力,打的就是後勤,負責三司的包拯和蔡伯俙兩人擔當了非常重要的任務,供給大軍的後勤,讓狄青後顧無憂,而這次負責監軍的文臣已久是毛遂自薦的夏竦,對於他這個看清實務的人趙禎很欣賞,因爲他當了監軍之後不會出現掣肘將帥的事情出現。

趙禎從燕雲之戰便能瞧見夏竦的聰明,他不是一個糊塗人,大軍得勝他這個監軍功不可沒,只要配合好狄青,便什麼事情都沒有,坐等功勞掉到自己的頭上何樂而不爲?

主帥的問題不同討論,如今大宋的將才雖然不少,但帥才只有狄青可堪大用,將門如曹家子弟,楊家子弟作爲軍中將才已經足以,再加上後起之秀的種家,已經完全有能力撐起大宋將領的職責。

這些人中不乏有許多名將,楊懷玉便是其一,種世衡雖然上了歲數,但他的弟弟種世材也是不錯,再加上他家在軍中的小將種諤也算是後繼有人。

趙禎一直想打破將門對大宋武將的壟斷,但他不得不承認,將門子弟的素質確實要高於尋常百姓家,狄青這樣的例外少之又少,只能通過時間來發現更多。

武將的挑選任命都是由趙禎與狄青兩人討論得出的,這些人選得到了文臣們的一致贊同,因爲在他們看來這些人治軍頗嚴,人品名聲甚好……

此時三司已經得出補給的方案,以大宋通往西夏的公路作爲運輸線路,從各州府臨時抽調平倉場中的糧食最爲軍糧補充,而軍械則是直接調用原本留在開封府東京城中的最爲快捷。

因爲包拯和蔡伯俙兩人知道,大宋最爲神秘強大的火器營還留再開封府,這很有可能是官家留下的伏筆,就是爲了方便進攻西夏,蔡伯俙很聰明的爲趙禎分憂,提出的這一方案被趙禎心領神會的採納。

火器營是趙禎雪藏多年的神秘部隊,對於復套之戰大宋完全有能力打贏,但趙禎依然要把火器營派出,因爲要給他們實戰的機會,沒有實戰終究是不知道火器在這個時代的戰力,是否有必要大量裝備等等……

而如今的西夏正是大宋實驗火器的最佳場所。

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
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