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

謀略之間的過招當然是有來有往,賢覺的計策非常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大宋百姓對佛門的排斥,他在隱隱之中明白了一個道理,佛門是該變得不同了。

大宋皇帝都在改變大宋,改變原有的律法和士大夫,自己爲何不能改變佛門,佛門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順應大宋的改變而改變。

這是一個急迫的問題但自己現在才發現,賢覺已經開始懊悔,懊悔自己沒有早早的對佛做出改變,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佛門進行分割,高僧大德是佛門的主要力量,而那些一般的僧侶,甚至是下層的僧侶則是在拖累佛門。

百姓對佛門最大的不滿往往也是來自於那些數量最多的下層僧侶,若是有能力應當早做改變纔是,自己放棄了最好的機會。

現在百姓們對自己一行的尊重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牴觸,甚至有不少人打算皈依佛門,這在之前是賢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過賢覺同樣也清楚,這樣的事情怕是不會出現太多,皇帝怎麼可能讓佛門數次用這種手段來收買人心?

一邊向西而去,一邊在心中盤算如何能反敗爲勝,賢覺突然覺得,也許是該給佛門進行一次涅槃,原本是沒有機會的,但現在不同了,大宋皇帝給了佛門傳教吐蕃的機會,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只要抓住了,佛門便會蛻變。

眼下不過是五百人的隊伍前往吐蕃,那之後若是有更多的佛門前往吐蕃,豈不是能得到更多的信衆?

賢覺瞭解人心,越是隨處可見的東西,越是習以爲常的東西人們越不懂得珍惜,可相反,當這些隨處可見習以爲常的佛門逐漸離開大宋,逐漸向吐蕃而去的時候,宋人自己便會坐不住。

這是一個好機會啊!賢覺在離開西門的時候便已經決定,從現在開始他要讓大宋的所有佛門盡力的向吐蕃而去,賢覺相信從吐蕃傳教回來的佛門子弟一定會受到大宋百姓的禮遇。

甚至只要去往吐蕃轉一個來回,都不用傳教便可得到大宋百姓的禮遇,而這一路上必須要用腳走,必須要進行苦修,即便是有年歲大的僧侶死在路上也不能後退!

這般下來必會讓世人看到佛門的光輝和高大,必會讓佛門在大宋再次興起!

同時賢覺也明白,離開神都城之後佛門依舊可以在西去的路上傳教,佛門在大宋分佈廣泛,寺院僧侶衆多,即便是不受待見,即便是有些僧侶還俗,但數量依舊龐大。

這些人在高僧大德的帶領下組成西去吐蕃傳播佛法的隊伍,在大宋境內的時候依舊可以傳教,大宋皇帝不允許宗教在街市上傳教,但既然讓佛門西去吐蕃,難道僧侶在路途中傳教也不可以?

若是他趙禎再次制止,只能讓大宋百姓看到皇帝對佛門的苛責以及心胸狹小,世人難道就沒有公道在心?

忽然之間賢覺的腳步變得輕快,心中的鬱悶也開始掃除,看着身後浩浩蕩蕩的僧侶隊伍,賢覺心中踏實了許多。

口誦佛經的僧侶,以及不時敲擊法器發出的陣陣梵音,這支西行的隊伍充滿了聖潔。

神都城很大,出了西門之後人也不少,百姓站在邊上對這支五百人的僧侶隊伍指指點點,消息在神都城傳播的很快,在城外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

城外的百姓相對於城內的百姓已經減少許多,“城中富貴城外貧”,這是神都城的自然現象,但相反的是,城外的百姓信佛的卻比城內的百姓要少得多。

他們都是從大宋腹內之地而來的人,不是當初隨趙禎遷都而來,這些人家資尚淺,多爲生計奔波,早已看透了佛門的虛假,他們曾經也信佛,但毫無改觀,相反卻是在不斷勞作中獲得了財富。

這些人更加相信依靠自身而過上好日子,而不是拜佛求神,況且這些人進入工廠之後也明白了許多,大宋之所以有今天,還不是依靠朝廷和官家?還不是靠着這些工廠不斷的生產,靠着商賈的買賣?

這些和佛門沒有絲毫的關係,工業文明的出現使得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只有富人才會去信佛拜佛,窮人只能爲生計奔波,天天想着如何填飽肚子。

事實上佛門和東城豪門應該站在對立面上,資本的存在就是對宗教的一種衝擊,一種在提供物質滿足,而另一種在提供精神滿足。

今天是五月端午,神都城的城門洞開,神都內外的百姓自由出入,無論是做買賣的還是看熱鬧的都在向城內而去。

大相國寺僧侶的西行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景緻,今日的熱鬧遠不及如此。

待賢覺等一衆僧侶過了五里橋,便再也沒有圍觀的人羣,只有沿着官道趕往神都的公共馬車中,不時有百姓探頭觀瞧,也不過是瞧個新鮮而已。

如此更加促使促使賢覺改革佛門的想法,佛門已經到了時過境遷的地步,不少跟他一起出現的僧侶面露不滿和消沉。

不少僧侶都是第一次離開神都城,甚至是第一次離開大相國寺,瞧見源源不斷往神都城而去的馬車臉上露出驚歎和羨慕。

這些馬車有私人府宅的,有公共的,尤其是公共馬車讓人驚歎,三匹馬拉着三廂馬車在路上前進,速度不快但勝在穩當和均勻。

最多隻要兩個時辰的功夫就能從范陽抵達神都,方便快捷的很。

原本這些公共馬車都是朝廷經營,後來轉賣給了商賈,專賣之後價錢非但沒有上漲,服務的態度和馬車中的東西更好了。

馬車的數量也更多,每天的車次也更多,最佔便宜的人反倒是平民百姓。

明白人都清楚,這些公共馬車是給百姓乘坐的,若是不好百姓不認,虧錢事小,告到官府之中朝廷追究下來事大!

官道上的馬車不斷趕往神都城,但神都城的門口已經有些堵塞,原本是不該出現的景象,這是因爲內侍省的宦官和禮部官員以及將作監的官員堵在門口。

究其原因便是他們要運送一塊碩大的石碑進城,而石碑屬於貨物,要在先讓百姓進城之後才能進城。

但時間不等人,禮部官員着急的和城門的值守官解釋,期望能讓他們插隊進城。

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
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