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立憲

趙禎放鬆的品茶,而晏殊站在一旁思索他的大道,這就是本質上的區別,在晏殊看來人治和法制是本,是道。

而它在趙禎眼中卻是工具,管理國家的工具。

一個站在山腰上,一個站在山頂的兩個人當然看待事物的眼光完全不同。

很快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晏殊的行列中,甚至包括不拘於繁文縟節的夏竦,也許只有趙禎這樣的現代人才能忽視掉大道的崇高性而把它當成工具使用。

三才悄悄的走進御書房,他本是準備請官家用膳的,但是看到朝中的相公,重臣各個坐在錦凳上苦苦思索着什麼,模樣認真而充滿嚴肅的時候,三才雙腿打顫的走向趙禎道:“官家,御膳已經備好,該用膳了。”

趙禎看了看眼前的朝臣們微微一笑,倒是不能虧待了這些爲自己想破腦袋的人,轉頭對三才吩咐道:“多備幾雙碗筷,朕要和諸位卿家一起用膳。”

三才躬身退走,一路上依然是小心翼翼,如今的三才已經坐上了都都知的內臣極品,即便是在趙禎面前也沒有如此惶恐的表情,而在丁謂,夏竦這幫相公面前卻膽顫心驚。

因爲他知道官家對內仁慈,而朝臣們對待他們這些宦官可是嚴防死守,稍有不周之處便喊打喊殺……

這可是真刀真槍的打殺,前幾日陳彤不小心把官家的一項決議提前說出,誰曾想居然被下面的內侍知道了消息,告知自己做生意的親戚說:商稅要調整,有貨快出。

從而使得那商人大量的在佈告出來之前賤賣商品躲避稅收,要不是包拯發現端疑,差點便讓那人大發不義之財。

當然陳彤的下場自不用說,屁股被打的開花,還被魯宗道上疏當梟首示衆!

這就有些過分了,多少不過是些錢財的事情,人也抓了,錢也罰了,打也打了,還要人性命了?

本就不是死罪,何必如此,三才不屑的撇了撇嘴,一幫相公在這裡想着人治,法制的,豈不知自己心中早已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真要是像官家說的那樣,無論貴賤皆斷與法,陳彤那小子會有那麼慘?

所謂的閹宦專權什麼的,在三才看來都是個笑話,宦官的根就是官家,只要把官家伺候好了,自己就算是好了,官家如此仁義豈會虧待自個?

再說了誰敢專權?在大宋這和找死沒什麼兩樣,別說是內侍,就是朝中的相公文臣們也是一樣!

雖然在心中腹誹,但三才是絕不會表現出來的,客氣的請諸位相公前往紫宸殿的偏殿用膳,這可是御膳,官家特意吩咐的,不敢怠慢。

在大宋皇帝請大臣們吃飯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從太祖道太宗,都有飲宴的習慣,只不過其中的故事可就多了……杯酒釋兵權,毒殺唐後主李煜都是在酒桌上進行的……三才甚至有些惡意的再想官家是不是要故技重施……

讓他失望了,趙禎可不會這麼做,他請這些人來可是爲他出主意的,中午的御膳雖然豐富可一滴酒都沒有,看的蔡伯俙大失所望,趙禎宮中的御酒可不是蔡記的清泉白能比擬的。

趙禎瞧見他的模樣暗道一聲:沒出息!

可能是瞧見了趙禎“惡狠狠”的眼神,衆人不由得把目光投射在他這個大宋駙馬的身上……

蔡伯俙微微臉紅,連連咳嗽便用碗遮住了臉。

在座的都是朝中重臣,唯獨他蔡伯俙是以駙馬的身份前來的奉朝請,地位自然稍稍有些尷尬,駙馬參與朝政的事情在大宋幾乎很少見,除非萬不得已的時候纔會用到他們,比如真宗時期抵抗遼人入侵的李遵勖便被臨時奉朝請授以武職。

但像蔡伯俙這樣奉朝請如此頻繁的駙馬,怕也只有他一個了,前段時間萬壽大長公主還在王語嫣面前唸叨着,官家對妹妹趙妙元太照顧了,把蔡記一直交給蔡伯俙不說,朝政上更是讓身居武職的駙馬都尉出以文資差遣,幾次出使都是讓他擔任副使的……

王語嫣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向趙禎說了幾回:別把自己家的親戚分的親疏內外了。

趙禎直直的擋了回去,誰叫他李遵勖曾經幹過讓趙禎噁心的事情?

儒家講究的是吃不言寢不語,只要是沒有酒水的桌子上,就不會有人開口說話,一頓飯很快結束,畢竟和皇帝一起吃看似是得到恩寵,可也吃得不舒服,山珍海味如同嚼蠟,皇帝的一行一動甚至咳嗽一聲都能讓衆人放下手中的碗筷,實在憋屈。

當然趙禎自己也憋屈,任誰吃飯的時候總被人悄悄的盯着都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

吃過飯之後自然有內侍開始收拾,衆人轉去紫宸殿的正殿開始了對奏,爲了照顧年紀大了的朝臣,趙禎特意讓三才搬來錦凳,讓年長者稍作以示尊重。

丁謂在錦凳上坐下後便聽道夏竦開口:“啓奏陛下,臣觀如今大殿內之景突發奇想,人治與法制已經體現了出來!”

趙禎奇怪的問道:“何以見得,夏參政說說看……”

夏竦指着丁謂屁股下的錦凳道:“陛下給丁相公賜予錦凳便是人治,如果是法制天下,臣屬豈能在陛下前落座?”

丁謂目瞪口呆,這夏竦說的還真是這個道理,自己坐着別人站着,還真就是人治最大的受益者。

趙禎笑道:“那你說如果按照法制又該如何?”

夏竦指了指剩下的衆人道:“要不然就是所有人都站着,或者都有凳子坐!”

趙禎微微搖頭道:“說的倒是這個道理,可你想沒想過朕叫諸公來幹什麼的?就是要讓你們相處一個人治與法制相結合的辦法,使得我大宋律法既不失人情倫理又不失信於人。”

蔡伯俙輕咳一聲的上前道:“臣有一點看法,如今這個局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不違反法制的基礎上,以年長體弱者賜予錦凳,這便是人治與法制最好的結果。”

晏殊的眼睛一亮道:“尊以法制,輔以人情,以法使民遵,以情使民服!陛下蔡伯俙所言乃是上上之法!”

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唯獨蔡伯俙自己紅着臉向後躲:“臣隨口說的,隨口說的……”

趙禎哈哈大笑:“你這小子隨口一說便讓人醍醐灌頂,豈不是愈發驕傲,朕也看得出你是無意中點出要害,權且繞你,否則非要讓諸位相公好好說道你一番。諸位之中誰有嚴謹治學的人才向朕舉薦,朕要重修《宋刑統》,如今之大宋與開國相差甚遠,當日之法已不適今時,朕需嚴謹之人編修《宋刑統》並改名爲《皇宋憲法》以示其如朕,出口成憲。”

“臣舉薦學士院學士歐陽修……”

“臣舉薦軍械司丁度,曾公亮。”

“臣舉薦路政院范仲淹!”

這些都是簡在帝心的能成,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要說治學嚴謹,怕是沒有人比他們更加合適的了。

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
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