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

隆興五年,九月,金軍圍攻東京。

自宣和末,宋金戰事起,東京作爲大宋的帝都,已經遭受了數次浩劫。但賴東京軍民死命相保,城池一直未破。兀朮輕取西京洛陽所在的河南府後,東京已是囊中之物。兀朮集女真、契丹、渤海、奚、漢諸軍十數萬,造大型砲車、鵝車、洞屋無算,並首次動用火器,向東京城發動了猛攻。

戰端一啓,就異常激烈。張所向東京軍民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他願與軍民同生共死。東京軍民感其忠義,皆願效死,留守司招募人手守城的告示一貼出,不期而至者以十萬計。百姓們志願前來領取武器,保衛家園,氣勢上倒是不輸給城外的北夷。但真正能依靠的,還是軍隊。

韓世忠被任命爲京城四壁守禦使,總管城防,岳飛副之,防守金軍攻勢最猛的西水門。得益於徐紹任職東京時所作的努力,城防十分堅固,各色器械也調配得當。當金軍推着各種戰車蜂擁而來時,迎接他們的是狂風暴雨般的矢石。

初戰小折,兀朮並不動怒,大起砲車千餘座,猛烈轟擊東京城防。到九月中旬,東京城四面的角樓、敵樓、箭樓幾乎都被摧毀,金軍一度攻上城頭,但均被頑強的守軍打了下來。但這時,金軍改變了戰術,從四面進攻,改爲重點突破。這個重點,就是東京的幾座水門。

兀朮麾下的漢將建議,東京城池高大堅固,且守軍器械精良。如果這樣四面進攻,就算最後得勝,那也會是曠日持久。不如用戰船,順汴河進攻水門。船上裝硫磺、火藥、乾柴等物,一靠近水門便放火,只要燒燬水門,那裡就可以作爲一個突破口。

這個建議被迅速施行,數十支滿載引火之物的戰船進入了汴河。軍情被緊急報到韓世忠處,親臨一線窺視敵情的他下令士兵於牀子弩上掛繩索,四尺長的大箭一釘一個準,一旦射中戰船,士兵們便扯住繩索,使敵船動彈不得。此時,城上火箭四射,那船上本裝有引火之物,一點就着熊熊大火將汴河映紅,驚慌失措的金軍跳入河中溺死者甚衆。

一直打到九月下旬開頭,東京仍舊屹立。兀朮這時仍不着急,因爲仗打到現在,不管陝西,又或是江南的行在,都沒有派出兵馬來救援。他有大把的時間,不愁攻不破這座堅城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陝西,正作着反攻的準備。

但擺在徐紹面前的問題很多,如何讓各路將帥齊心協力,支持他這次倉促的決定?數十萬兵馬所需的糧餉如何籌集?甚至萬一戰敗,將會引起哪些反應?又如何收拾殘局?這些都是他必須考慮的。但這些困難並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仍舊在九月上旬,向三大招討司發出了反攻金軍的命令。

諸司一片譁然不管是北路的徐原,還是西路的王倚姚平仲,都對這道軍令十分錯愕。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宣撫相公竟然事先連招呼都不打一個,更遑論商量?

長安,陝西南路招討司。

吳玠、張慶、楊彥、馬擴、吳璘、張憲等將把徐衛簇擁在當中,而他們幾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人身上。此人約莫四十出頭,個頭短小,獐頭鼠目,兩撇黃鬚,實在其貌不揚,不是李貫是誰?

“據報,在七月時,河東便有部隊進駐陝西。究竟補充到何處不得而知,但大體上可以斷定,這應該是了防止西軍進攻。”

吳玠聽罷,搖頭道:“女真人也不傻,他們也料到大舉進攻中原,必然引起西軍注意,進而有所行動,這就是爲了增援婁宿。”

馬擴立即補充道:“但有一點,此番金軍只兵出一路,也就是暫時無意圖陝西,因此,這部援軍兵力不會太多。可以想見,婁宿一定會全面採取守勢。甚至,可以大膽地預想,華州同州一線金軍基本上不設防,收攏兵力,靜觀其變。”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本來鎮守鄜州的馬五被調回了延安。代之守鄜州的,是漢軍萬戶韓常。”李貫又道。

吳玠一聽這個名字,皺眉道:“韓常?可是上回金軍攻打長安時那人?”當初金軍猛攻長安,開始並未奏效,後來換了將,用洞屋相連掘城,倒讓守軍虛驚了一場。後來聽說,這戰術正是金軍中以善攻守而著稱的韓常所出。

“正是此人。”李貫點頭道。

徐衛抱着膀子,沉吟道:“換韓常守鄜州,看來婁宿也預料到,如果西軍進兵,鄜州是必取之地。而調馬五走,應該不是爲了守延安,而是防備關中平原。”

“不謙虛地說,調馬五回去,正是爲了對付我軍。上次我們攻打鄜州無功而返,皆因此人,婁宿恐怕就是想借助這一點。”吳玠進一步說明道。

“女真人早就在謀劃,如今只怕是萬事具備。敵軍有備,而我軍倉促……”馬擴搖頭不止。

徐衛看他一眼,揮手道:“罷了,上頭有命,我們只能遵從,各自去準備吧。晉卿和子充留下。”

衆將告辭出帳,只留下吳玠馬擴二人。

徐衛這兩天始終覺得哪裡不對,想來想去,直到剛纔纔想明白。那就是,現在陝西的局勢和歷史上“富平之戰”極其相似。原來的歷史中,張浚受宋高宗趙構派遣節制川陝,他以緩解東南壓力爲由,不顧將帥們的反對,執意發動富平一役,最終招致慘敗,痛失全陝。

而現在,徐宣撫的境況跟原來歷史中的張浚非常雷同。都是爲了緩解南方的壓力,同樣是出於政治目的。而西軍將士與原來歷史相比,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情況更加具體。

首先,環慶那一攤子事還沒有解決好。曲端的舊部就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聽王庶說,上個月環慶還有人意圖挑起兵變,不過大哥發現得早,及時彈壓了。從這一點上來說,陝西北路招討司指望不太上。僅靠自己這南路招討司和遠在西邊的王倚姚平仲,就想收復全陝,還要進兵河東,三叔實在是操之過急了。

其次,原來歷史上,張浚發動富平之役,再怎麼說,人家預借川陝五年糧賦,錢糧上是準備充分了的。可現在的陝西,各項革新還在推進當中,糧餉也還在籌備,貿然發動大戰役,實在不是用兵之道。

“各方面條件都不充分,但徐宣撫執意用兵,如之奈何?”徐衛向他的兩個親信問道。

“勸阻極力勸阻大帥,恕卑職直言,就目前情況,若執意發動攻勢,後果難測”馬擴這話雖然好像有些“聳人聽聞”,但卻實在。

徐衛搖了搖頭:“若勸阻有用,也不會有今天。早在返程的路上,本帥就已經再三勸過了。你們不知道,當時,徐宣撫還極力主張入援中原,這反攻金軍,已經是退了一步。”

吳玠聞言,嘖了一聲:“難怪大帥要在宣撫處置司說那樣的話,原來在徐宣撫看來,反攻鄜延,已經算是保守了。”

徐衛也很爲難,明着說起來,徐紹是他三叔,好像沾了多大的光,佔了多大的便宜一樣。但實際上,現在這個事,如果沒有親戚這層關係,他倒好辦一些,直接往死裡頂。反而因爲是叔父,有些話倒不方便說。

馬擴扯着下頜的鬍鬚,一會兒埋頭思索,一會兒又擡起頭來看看徐衛,似乎有什麼疑惑。但這事幹系很大,連他這有話直說的人也覺得要慎言。滿腹的心思,以至於大帥和吳晉卿說些什麼,他也沒有留意。

良久,終於橫心一條心,說道:“大帥,卑職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徐衛正和吳玠商量,如果非要進兵,怎麼會才能更加穩妥,聽他這麼一說,點頭道:“此間便只我等三人,但說無妨。”

吳玠也把目光投向他,我倒要看看你又想到啥啦?

馬擴象還是有些擔憂,欲言又止。徐衛見狀,皺眉道:“子充兄,這不是你的風格吧?有話就直說”

馬擴吸了口氣,放下手來,輕聲問道:“據卑職所知,徐宣撫和令尊等三兄弟,從前可都是在陝西帶兵的吧?”

徐衛不明白他爲何提起這個,只能點頭道:“不錯,當年先父三兄弟都在陝西任武職,有什麼關係?”

“既然徐宣撫是武官出身,後轉文階,那他對軍旅之事應該是熟悉纔對。怎麼會作如此決定?先前聽大帥言,徐宣撫之前還執意堅持要入援中原,說句不敬的話,就是不懂軍事的文吏,也知道此舉兇險萬分,但徐宣撫居然再三堅持,還要大帥百般勸說才放棄?結果放棄了入援中原,馬上又提進兵鄜延?這是不是有些……”馬擴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吳玠聽了,也覺得蹊蹺,腦中突然一亮,對了正考慮要不要對徐衛說時,已聽大帥道:“畢竟徐宣撫來陝西不久,情況還未完全摸透。罷了,事已至此,走一步算一步,你們先去吧。”

吳玠馬擴前腳一走,徐衛一巴掌就拍在案上。剛纔馬擴一番話點醒了他,讓他終於想明白一件事情。

徐宣撫從在鎮江行在開始,就說“入援中原”這話,一直說到陝西。當時,自己還認爲,這是三叔憂國憂民,亂了分寸,因此百般勸說。在他放棄此議,轉提反攻鄜延時,自己雖然知道也不可行,但已不好再力爭。

可現在纔算明白,三叔這麼作,並不是他真的想支援東京留守司。而是象作生意一樣,故意先喊一口高價,等着自己去砍。他提入援中原,就是爲了讓自己在他提出反攻鄜延時不好再說什麼

而現在三路西軍裡,大哥本來就有些象駝背仰面摔,七拱八翹,不太聽使喚,並且跟自己關係很好。西路的王倚雖然沒什麼交情,但姚平仲跟自己有些淵源。這兩路都盯着我徐九,我的舉動就是他們參考。只要我奉命了,他們就算有想法,至少也得作作樣子。

而且現在想一想,三叔讓自己在宣撫處置司,當着衆官的面代他將進軍鄜延這話說出來。也不是因爲什麼,自己是武臣,說出來更加可信。完全是爲了堵我的後路,不讓我有後悔的餘地

試想一下,作爲南路招討使,當着陝西同僚的面,你自己說的西軍只剩反攻鄜延一條路可走,事後你又反悔,這合適麼?

唉,三叔啊,你叫我說什麼好?

徐衛此刻確實有些鬱悶,有些生氣。他不是氣徐紹跟他使手段,而是氣自己。你說,自己原先也是在江湖上跑的人,坑蒙拐騙,爾虞我詐那一套見得多了。爲了利益,就是親戚也騙,沒什麼稀奇的,而且親戚最好騙可自己穿越之後,已經是兩世爲人,怎麼還遭這道啊?儘管,三叔這麼作,不是爲了害自己,只是讓人利用了一把,那感覺不太舒服。

哎,鎮江行在不是說讓陝西“審時度勢,相機而動”嗎?這就給了咱們足夠的自由,爲什麼三叔非要去反攻鄜延,甚至還說什麼進軍河東之類的話?如果他是一般文臣也就算了,我就當他是不懂軍事,只從政治上考慮,瞎熱心。問題是,他本來就幹過武職,知道這裡面水深水淺,還義無反顧的一頭紮下去?這說不過去啊。

是怕中原打得太慘,而西軍沒有行動,他無法跟鎮江行在交待?所以硬着頭皮也要上?這也不像三叔行事作風吧?在自己的印象裡,他可從來都是藏巧於拙,城府極深的人物,不會這麼冒失的。

現在自己整了個騎虎難下,當着宣撫處置司那麼多同僚的面把話說出去了,這叫覆水難收,再翻臉反對,那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可要是就這麼順着三叔去攻打鄜延,搞不好又是無功而返,畢竟這回女真人可是有萬全的準備。

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769章 朱仙鎮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126章 闖宮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八百七十三章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53章 梟首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10章 衝突第七百八十八章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500章 政變(下)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63章 來了第八百六十章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768章 絕路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125章 契丹人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八百七十九章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326章 亮招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00章 政變(下)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15章 攀親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2章 驚動皇帝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04章 內情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501章 新政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八百四十一章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182章 糾結第125章 契丹人第775章 勝利了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46章 死戰
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769章 朱仙鎮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126章 闖宮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八百七十三章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五十三章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53章 梟首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10章 衝突第七百八十八章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500章 政變(下)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63章 來了第八百六十章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八百六十三章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768章 絕路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125章 契丹人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八百七十九章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326章 亮招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500章 政變(下)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15章 攀親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2章 驚動皇帝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八百四十五章第104章 內情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501章 新政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八百四十一章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182章 糾結第125章 契丹人第775章 勝利了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46章 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