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O 燕雲會(三)

“太后她老人家,還有大遼的一衆肱骨之臣皆在城內,如果燕京丟了,我大遼豈不是真的要亡了……”一員契丹族的大將慷慨陳詞道。

蕭幹只是冷着臉,淡淡地道:“有某家在,就有大遼,大遼亡不了。”

那契丹族的大將也是急了眼,聽到蕭幹這句話,他便不管不顧地怒道:“有蕭大王在,只怕只有奚人之國罷!若是大石林牙在此,絕不會這樣拋下燕京城還有太后及城內的族人子弟不管!”

蕭乾的神色一下變得怒極,他死死盯着那員契丹大將道:“拋下燕京城和太后他們不管?姑且說我們能攻破燕京城,城內的郭藥師在咱們破城之時會給我們留下什麼?留下太后她老人家的性命?留下我大遼一衆肱骨之臣?還是給你留下你的族人子弟?醒醒吧!奇襲之計敗露之後,城內的人命物資便不是我們的了。至於之後的攻城,某家已經竭盡所能,便是大石林牙在,也絕對不會比某家做得更好!”

蕭幹一連幾句反問,問得那名契丹將領一時啞口無言。他語氣略微緩和一些,接着道:“難道你們以爲有了燕京城,便可憑藉燕京城北抗女真、南擋宋人?不錯!燕京固然城高池深、糧多兵足,可守一時之安。可以後呢?金人、宋人會慢慢蠶食掉燕京周邊之郡,到時燕京一座孤城,又能守多久?”

蕭幹語氣冷靜下來:“其實天下如此之大,咱們哪裡不可以去?只要咱們保留這最後一些力量,有數萬兵馬在手,哪裡不能重建大遼?眼下咱們的出路便是向西北之地轉移,那兒地廣人稀,金宋皆鞭長莫及,在那兒休養生息之後,方可再圖復仇之計。”

蕭乾的確說出了現下的最好出路,衆將領一個個默然不語,便連剛纔的契丹大將也垂下頭顱,放聲大哭。

在場的很多將領其實都抱了不惜和燕京同殉的決心,放棄燕京城在這些將領心中,根本是從來未曾考慮過的事情。蕭幹要率領他們走上另外一條復國之路,可就算他們覓地站住了腳,在萬難之中建起國家來,這個國家還是大遼麼?皇帝還姓耶律麼?到時結果只怕是蕭幹會建起一個奚人的帝國,而帝國的皇帝從此便姓蕭。”

此時各國均十分講究正統之說,即便是昏庸如耶律延禧之輩,亦有不少的文武擁躉。一想到蕭乾的目的是要改朝換代,很多契丹族將領便不由自主地擡起了自己倔強的頭顱。

蕭幹目光冷峻,他心中殺意洶涌:這幫耶律氏的死忠恐怕不會願意看到自己立國稱帝,他們定會同這已無救藥的遼國同生共死,自己的性命和基業豈可寄託於他們身上?這些人可用則好,不可用便乾脆讓他們消失,免得將來會有掣肘。

便在這時,帳外有衛兵匆忙進來通報,說是撒出去的遠攔子有最新的軍情需要彙報。蕭幹心頭一動,也不遣散那些並無資格聽取軍情的將領,便叫回來的遠攔子進帳當着衆人之面,彙報探得的軍情。

“報——宋人大軍劉延慶部已渡過高梁河,離燕京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路程。現在他們正在安營休息,明日便能抵達城下!”

“這麼快!”衆將領一陣嗡嗡地議論。

蕭幹擡高聲音問道:“劉延慶帶了多少人馬?”

“大約三萬餘人馬。看旗號應該是他的環慶軍。”

蕭乾冷笑一聲,接着問道:“其他的宋人軍馬到了哪兒了?”

遠攔子稍加遲疑回道:“尚未收到他們抵達燕京五十里內的消息。”

蕭幹長笑一聲,對衆將道:“你們看到了沒有,有人拿我們當肥肉,急着爭搶來了。你們還要攻打燕京城麼?就不怕後面的劉延慶將我們吞下?”

衆將沉默無語,蕭幹接着道:“劉延慶這是孤軍突進,在他的後面還有種師中和王稟的兩路宋人大軍。這是南面,還有西北方面,金人同樣三路大軍齊發,向燕京這邊襲來,用不了幾天,他們也會彙集此地,你們可有信心阻擋得住他們的鐵蹄?”

蕭乾的這幾句話,說得衆人脊背發涼,便連先前決心與燕京共生死的契丹將領也開始產生動搖。如果說他們對宋人還能保持一些心理優勢的話,那對金人則是相反,幾乎到聞風喪膽的地步。

“不過!”蕭幹此時話風一轉,“劉延慶卻是來得正好,咱們的糧草已經見底,正愁着無處籌集,若是能一舉擊潰他的環慶軍,劫下他們的糧草,倒能稍解咱們的燃眉之急。哼!劉延慶拿咱們當作肥肉,咱們難道只能洗乾淨了任他屠宰?”

蕭幹此話立即激起很多將領的血性,他們有些人這幾天鬱悶異常,恨不得痛痛快快地殺上一場。

“劉延慶這廝欺人太甚,誰是肥肉還不得而知呢!”

“大王,請下令吧,俺們先擊連夜擊潰這幫不知死活的宋人再說。”

“末將願爲先鋒!”

蕭幹站起身來,豪邁地道:“好!不管某家想怎樣爲大遼找到一條生路,也只有先擊破了劉延慶再說。此人雖說是宋朝的西軍名將,可卻投靠童貫一系,成日想着掙下天大的功績,好回汴梁享受榮華。這樣的將領已經再沒有血戰中死中求活的勇氣,只要你們殺到他的中軍大營前面,那他的環慶軍便會潰敗而逃。”

衆將齊聲應命。

蕭幹襲擊環慶軍的時間定在了黎明時分。與攻打燕京城不同,這次他們是野戰,遼人最仰仗的騎兵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騎兵的突擊,卻不宜在黑夜裡展開。

天色微明,距離燕京城不到三十里的環慶軍大營,從四下裡不斷地傳來戰鼓轟鳴之聲,將劉延慶的中軍之帳都震得微微顫動。

遼軍擔當先鋒的是飛虎、飛熊兩皮室軍,這也是遼人的王牌之軍,原先直屬皇室。蕭幹讓他們擔任箭頭,明眼人多少能看出蕭幹有借刀殺人、剪除異己的意思。但這些契丹將士對宋軍的仇視程度遠勝於與蕭乾的嫌隙,他們便是明知蕭幹讓他們去送死,也會毫不猶豫地與那些侵略自己家園、弄得自己家人離散的宋軍同歸於盡。

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較量(四)第一九四章 強攻、死守第二七四章 神化與魔化第五十八章 浪子燕青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六十一章 辭歸第五十三章 滅魔之策第一一五章 魔教之局第二三五章 阻力第一七七章 赴宴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四十三章 東平府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一九八章 塵埃漸落第一一八章 公道(上)第二六六章 “偶”遇第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第一百〇五章 君心第一三〇章 鐵骨柔情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二八O章 逆鱗第一七〇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十七章 授曲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三八九章 機會(下)第三七七章 掌權(上)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來也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二十八章 試驗第二三四章 “唐僧嘮叨”審訊法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三七O章 風從北方來(上)第一百〇二章 勝敗第六十六章 脈脈此情誰訴(中)第十章 比試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二O七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如今結出了果實第二十七章 道爭第三二O 燕雲會(三)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較量(四)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一七一章 困城之“魚”第二九四章 遭遇戰(中)第五十三章 滅魔之策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八十五章 神工樓的年會第十二章 若英第三六七章 都是豬隊友第二四三章 風月(上)第十七章 授曲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五十一章 登山第三七四章 政變(上)第一五〇章 保鏢第七十一章 風雲起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二O六章 憂遠第二八七章 無頭之案(上)第十章 比試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二二四章 未來的承諾第三OO章 高興得太早第三六五章 保衛戰第一六Ο章 分裂第八十五章 神工樓的年會第二O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一二九章 危險的邊緣第二九八章 秘道第三O九章 佯攻(下)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四O章 燕雲會(二十)第三七九章 決戰的序幕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一二四章 美男計第三九O章 登陸第六章 帝姬第三八O章 決戰的前奏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二七二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二七二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三三二章 燕雲會(十二)第十四章 樞密院第一一三章 詭局(下)第一三二章 出兵第一四十九章 脫困第一五九章 明教教主(下)第五章 護衛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一九九章 捉人、救人第二六七章 分權第二六四章 欠俸第五十九章 曾頭市第一一二章 詭局(上)
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較量(四)第一九四章 強攻、死守第二七四章 神化與魔化第五十八章 浪子燕青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三六四章 除患於未然第六十一章 辭歸第五十三章 滅魔之策第一一五章 魔教之局第二三五章 阻力第一七七章 赴宴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四十三章 東平府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一九八章 塵埃漸落第一一八章 公道(上)第二六六章 “偶”遇第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第一百〇五章 君心第一三〇章 鐵骨柔情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二八O章 逆鱗第一七〇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十七章 授曲第四十二章 換俘第三八九章 機會(下)第三七七章 掌權(上)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三十七章 江湖,我來也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二十八章 試驗第二三四章 “唐僧嘮叨”審訊法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三七O章 風從北方來(上)第一百〇二章 勝敗第六十六章 脈脈此情誰訴(中)第十章 比試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二O七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如今結出了果實第二十七章 道爭第三二O 燕雲會(三)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較量(四)第三五二章 無官(下)第一七一章 困城之“魚”第二九四章 遭遇戰(中)第五十三章 滅魔之策第二二七章 銷贓第八十五章 神工樓的年會第十二章 若英第三六七章 都是豬隊友第二四三章 風月(上)第十七章 授曲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五十一章 登山第三七四章 政變(上)第一五〇章 保鏢第七十一章 風雲起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二O六章 憂遠第二八七章 無頭之案(上)第十章 比試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二二四章 未來的承諾第三OO章 高興得太早第三六五章 保衛戰第一六Ο章 分裂第八十五章 神工樓的年會第二O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三三章 貓鼠(六)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一二九章 危險的邊緣第二九八章 秘道第三O九章 佯攻(下)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四O章 燕雲會(二十)第三七九章 決戰的序幕第一九五章 我的法子第一二四章 美男計第三九O章 登陸第六章 帝姬第三八O章 決戰的前奏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二七二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二七二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三三二章 燕雲會(十二)第十四章 樞密院第一一三章 詭局(下)第一三二章 出兵第一四十九章 脫困第一五九章 明教教主(下)第五章 護衛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一九九章 捉人、救人第二六七章 分權第二六四章 欠俸第五十九章 曾頭市第一一二章 詭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