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兩難

王靜輝在忙着淮備考試的時候.除了培養自己的學生,對那些招收上來的十五個產婆加大了培訓力度,畢競他還要靠這些產婆來避免二十年後新皇登基年幼靠太皇太后向氏垂簾聽政的局面出現.這可是馬虎不得的。穎王趙頊和蜀國公圭也不時的來他這裡,雖然王靜輝能夠感覺牽趙頊兄妹眉宇間有憂慮.但他也不好出言相問。王靜輝藉着和穎王趙頊談話的機會、談到了王妃向氏已經有八個月生孕的事情.然後開出副安胎養神的藥方拾趙頊.更向趙頊介紹了他所訓練的那十五個產婆的事情。

趙頊雖然不懂醫術.但聽王靜輝的介紹後.也明白這些受過專業訓練的產婆可以很好的保障胎兒出生,並且用來詢問就醫的女患者病情.也避免了以往郎中和患者之間的尷尬,不禁誇獎王靜輝心細如髮。王輝也順勢向趙頊推薦了兩個產婆.希望他們能夠伴隨在向王妃身邊,可以隨時照顧快要生產的向王妃。

趙頸對他的關心倒沒哨想這麼深.穎王身爲國之儲君,王妃懷孕對於趙宋皇室當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穎王府邸自然可以在有事的時候輕易的便可以傳昭專善婦科的太醫來拾王妃診治。不過正如王靜輝先前介紹招收培訓這些產婆時所說的那樣,畢竟太醫醫術再高也是男人,診治中間有很多不便,趙頊也深恐擔心到時會出現什麼差錯.以至讓自己

後悔不及。況且這兩個產婆是王靜輝親手調教的、趙頊對於他的醫術水平.心中是非常推崇的,所以便欣然按受了這兩個產婆進駐穎王府耶陪伴在向王妃身旁。這也讓王靜輝心中長舒了一口氣、至於能夠起多大作用.就看老天的意思了。

時間徑不知不覺到了大宋治平三年的二月月底了.在這段日子裡,郭逵和富粥根據王靜輝地建議,上書英宗在金明池湖中一偏僻小島上設立火藥生產作坊。平時都由禁軍分成三班倒,日夜嚴加防範對火藥哨不良企圖的人。荊輪機構也被出成功的製造出來並且共裝在神臂努,人力上和射速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原來需要八個人才能焦用的操縱的三弓神臂努,現在其的如王靜輝當初向他們介紹地那樣.只用兩三個人便可以輕杜的使用神臂努了;新火藥配方也被驗徵其爆炸威力是最佳配方.王靜輝直按便犯黑火藥的最佳配方給了郭逢,在歷史上直到北宋最後幾年宋朝的軍工專家們纔將硝在火藥中的比例提高到七成。

二十一世紀隨便那個對火藥哨點興趣的人都知道黑火藥的最佳配方。再牛一點兒的甚至可以白己做出硝化甘油或是黃色炸藥、王靜輝然知道更大威力地爆炸物怎麼製作.但一方面他手頭沒哨材料.另外一方面他要全心投入到考試中去,沒哨這麼多時間來研究炸藥。對於這時代來說.扶照最佳配方做出來的黑火藥,威力已是足夠大了。至少以滿足富粥和郭逆對火藥威力的需要了。

“”…扶照此法所做出的火藥充之鐵殼之中,點火發作.聲震雷.熱力可達半畝之上,牲畜皆碎盡無跡,甲鐵皆透……”樞密副使享道興奮的在拾英宗的奏章上寫下他對王靜輝提供的新火藥配方威力地價.這是扶照王靜輝設計的地雷和實驗方法輕試爆後得出的結果。

現在郭逵的日乎很不好過,靜幾天知讀院邵亢連疏奏劫:“租宗故例.摳府參用武臣,比如曹彬父子。及馬知節、王德用、狄青。勳名威望、卓越一時,乃可無傀。郭逵奸按小才.豈勘大用?乞改易成命!”這樣的彈劫奏章在英宗趙曙御素之上還哨很多份,這讓郭逢感到很大的壓力,希望自己能夠在樞密副伎的位置上幹出點成績。好減輕種壓力.能夠讓皇帝繼續信任自己.而王靜輝所獻的改進弓努的機關和最佳黑火藥配方的哨效性,正是自己現在所需要地。再加上新式地重裝步兵矩形兵陣正在操練過程中,者樣乎效果不錯,這多少拾郭逵又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他踏實了不少。

英宗趙曙把原本是窪源路副都部署的郭逵,一下子捉拔到檢校太保.同籤書樞密院事這樣高的位置,也是聽聞郭蓮原是范仲淹的得力助手.軍功卓著之故。不過現在郭逵的處境多少讓趙曙想到了仁宗時代白大持狄青地遭遇.狄青可以說是仁宗執政時代一大遺憾.就連趙曙也爲之託腕。現在郭逵的境遇很讓趙曙擔心他也步上狄青的舊途,本來在議較量中,他把呂誨、範純仁和呂大防給貶到外地去釣魚.已輕夠讓自己內疚了.這次要是因爲提拔郭逵而把他拾害了.那豈不是讓郭逵冤砰,英宗趙曙推開御案上那些彈劾郭逵的奏章,拿起郭逵寫的那份關於按照王靜輝建議改造兵器後效果的奏章,這篇奏章上除了對改造後武器性能有一個完整詳實的報告外,字裡行間還透露着郭逵對王靜輝才華的欣賞。趙曙想起這個文質彬彬而又多少有些倔強的才子,嘴角微微一笑:“此子值得自己爭取一下!”他心中默默的想到。

趙曙想到前幾天到慈壽宮去拜訪曹太后的時候,曹太后對自己談起蜀國公主的婚事的問題,他的眉頭又緊鎖了起來:曹太后對自己說了幾個名門子弟,按照家世來說確實是上乘之選,尤其是跟隨太祖征戰天下的滅蜀功臣王全斌的六世孫王詵更是駙馬的上佳人選,而王詵的祖父王凱也是真宗時代名臣寇準舉薦的將軍,西夏征戰多年積累無數軍功,王詵本人也是名揚汴都的畫家。這樣的家世出身的王詵自然得到了曹太后地大力推薦,如果沒有王靜輝地出現,趙曙自然是非常中意這樣的駙馬人選。

趙曙年到中年。膝下只有三子三女。大女兒夭折後蜀國公主就是公主之首,她受到地關注更多些也是自然的。不過王靜輝的出現使蜀國公主的婚嫁出現了很大地變故。由於趙頊對自己親妹妹的寵愛,使得原本待嫁的蜀國公主在偶然中居然認識了自己的心上人,這本來就使趙曙感到爲難的了,而王靜輝胸中那份才華更是讓他和韓琦等人心折。連武人出身的郭逵也對他讚不絕口,他原本是想等王靜輝考場奪魁後就準備將蜀國公主下嫁給他的,但曹太后的意見又使他猶豫不決。

由於趙曙是養子,在繼位之初就和曹太后之間有間隙,多虧韓琦從中調節才得以彌合。這次蜀國公主的婚事更是他與太后之間搞好關係的重要機會,如果否定了太后地意思,那於顏面上實在是不好看。可是趙曙還是沒有對曹太后明確的表態要將蜀國公主下嫁給她推薦的任何一個駙馬人選,因爲他曾對兒子趙頊默許過,如果王靜輝能夠取得制舉科考試頭名的話,那他就會賜婚狀元郎。他在等待,也在猶豫。

在英宗趙曙猶豫不決的時候,蜀國公主也在皇宮的魚池旁木然發呆。雖然天氣慢慢的轉暖,但魚池的水面上仍然結着一層薄冰,趙淺予一個人盯着結了冰地水面,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連潁王趙頊站在她背後都沒有發覺。

趙頊的一聲嘆息打斷了蜀國公主的遐想,扭頭看見趙頊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顯然是猜中了她的心事,如花的面容上飛起一抹紅暈。趙頊說道:“皇妹心情欠佳,還是隨我出去透透氣吧!”

難得潁王趙頊沒有在這個時候來取笑她,蜀國公主一聽趙頊要讓自己和他出去,便知道要去找王靜輝,心中也有點兒激動。這段時間王靜輝加緊複習功課準備考試。趙頊兄妹就很少去平民醫館找他了,蜀國公主也非常想念王靜輝,但知道他現在苦讀就是爲了將來能夠和自己廝守在一起,所以也就忍下想去見他地衝動,一個人時常發呆。

等蜀國公主換好裝束後,兩人便乘馬車一起向平民醫館駛去。當他們到達醫館的時候,管家王福知道兩人身份尊貴,便先行將他們帶到王靜輝的書房,然後去蘇軾住的那個院子叫王靜輝去了。趙頊兄妹兩人有差不多半個月沒到這裡來了,進入書房後,看到王靜輝的書案上堆放的都是書籍,知道這個才子最近正下苦功溫書。趙頊看到蜀國公主眼中的一抹憂色,便說道:“改之大才,只要稍微用功,定能夠考場奪魁,皇妹勿憂!”

蜀國公主嘆了口氣說道:“只要他能夠有這份心思便足矣了,怕是這段日子苦了他了!”

潁王趙頊聽後也搖了搖頭,他知道自己的妹妹情根深種,若是王靜輝無法考場奪魁,恐怕就是父皇也不能拖着她的婚事不鬆口了,想來勝負就在此一舉,心中也不禁有些擔憂,正想開口安慰一下蜀國公主的時候,就見王靜輝興沖沖的跑進書房來。

本來王靜輝在給蘇軾的老婆診脈開藥方後便可以回來的,不過他又讓蘇軾來對他所學功課進行提問,以檢驗自己的學業程度。蘇軾知道他要考制舉科,所以也沒有抱怨,耐心的給予指點,只是王靜輝那廝記性實在是太好了,制舉科考試出了詩詞需要根據題目來發揮一下外,無非就看誰背書背的好,這兩項恰恰是王靜輝的強項,蘇軾手裡拿着幾本書翻來覆去的提問,最後乾脆讓王靜輝背書,沒想到他真的能把書從頭背到尾而不錯一字,這可把蘇軾折磨的夠嗆,好在管家王福來找他,否則蘇軾真的要下逐客令了。

王靜輝聽說趙頊兄妹來了,便扔下正在搖頭嘆息的蘇軾,一溜兒跑回書房去了,剛進入書房便找到了令他魂牽夢繞的蜀國公主,兩人呆立了良久,然後從他的嘴裡蹦出了一句讓趙頊絕倒的話:“公主,你來了?”

潁王趙頊雖然在心中腹誹王靜輝視自己如無物,但也明白這段日子兩人沒有相見對他們可是莫大的折磨,所以也就沒有在意,輕咳一聲說道:“王兄。許久未見。近日可好?”

王靜輝此時纔想到屋裡面還有趙頊這個燈泡的存在,臉上一紅。連說:“還好!還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睛卻盯着面若紅花的蜀國公主。

潁王趙頊看到王靜輝這個樣子,雖然心中有些氣結,但也只是苦笑不已:這個才子平時可是心思敏捷侃侃而談。怎麼見了蜀國公主後就變成癡呆了?放下心中所想,便和王靜輝寒暄起來,詢問他學業上地事情。

過了一會兒王靜輝地注意力才從已經把臉快要低到地面上蜀國公主那裡轉移到潁王趙頊身上,他知道趙頊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肯定是有事,不是尋常拜訪,不把這個燈泡的麻煩解決了,自己和蜀國公主在一起總覺得有些彆扭。所以王靜輝喝了口茶穩了下心神,便問道:“殿下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來找在下可是有什麼疑惑?若是能夠解決定不推辭!”

潁王趙頊聽後心中贊到:這個才子可真是上道,在這麼沒頭沒尾地閒聊下去。自己就要快變成癡呆了,好在他先張嘴了。趙頊苦於找不到話頭,見王靜輝自己挑起了話頭,當然是打蛇隨棍上,從袖子裡面掏出一道奏章的副本,說道:“王兄可真知我心,你先看看這道奏章吧。”

趙頊遞給王靜輝的奏章正是知諫院邵亢彈劾郭逵的摺子。他打開奏章後一看,便知道肯定是御史臺或者是知諫院彈劾郭逵地摺子。因爲上面沒有署名,所以王靜輝不知道這份奏章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與英宗趙曙一樣,看到今日郭逵的遭遇,王靜輝也想到了十年前北宋名將狄青的事蹟,不同的是他心中的矛盾和趙曙不同。對於北宋抑制武官這一策略,後世評論褒貶不一。而王靜輝看到的是正因爲這一策略才一改漢唐時期武人飛揚跋扈的氣焰,使有宋一朝二百年都沒有受到武人亂國的事情發生,但這一政策的同時也使宋朝的軍事實力大打折扣。對於這種矛盾,王靜輝地心中說不出是好還是壞,相對來說他更傾向於贊成宋朝這一國策,畢竟他是從二十一世紀來的,在未來時空中,文人出任國防部長這一職位也不是新鮮事兒,那個臭名昭著的戰爭販子美國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費爾德不就是文官嗎,而且這也是一項潮流。但可惜的是他在一千年前的宋朝,趙宋可沒有後世美國佬這麼不可一世,宋朝這一國策與它的國力不相稱,在以後可是給它找了不少麻煩。

趙頊看到王靜輝緊鎖眉頭,知道這是件非常讓人棘手的問題,但還是問道:“此事王兄怎麼看?”

王靜輝擡起頭反問道:“聖上是怎麼看地?”

潁王趙頊只好把英宗趙曙的擔心說了出來,王靜輝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我們的擔心都是一樣的,十年前大將狄青的事情就曾使仁宗皇帝抱憾終生,這種事情不能在郭大人的身上發生!其實郭大人現在地處境聖上也有一份責任,正如奏章上所說的那樣,郭大人軍功確實要比狄青差了許多,這也給諫官抓住了把柄。其實就算郭大人軍功能夠達到狄青那樣的程度,也不行,想當年狄武襄何等的受仁宗皇帝信任,但最後的結局也不是客死他鄉?!”

王靜輝的話讓潁王趙頊心中也有一番羞愧,他本人也時常憧憬能夠創下漢武帝那樣的武功,尤其是宋朝現下的局勢和王靜輝的長期影響讓他漸漸的放棄了這種奢想。不過他內心中還是非常偏向魚善待武將,避免狄青事件的再次重演。

王靜輝看趙頊有些低沉,繼續說道:“殿下也不必擔憂,其實我也非常贊同太祖太宗皇帝立下這樣的規矩,畢竟這項政策非常有效的壓制了自漢唐以來武人跋扈的氣焰,使得大宋百姓避免了內部兵禍,可以安享百年的和平生活。其實當年狄武襄的經歷完全可以避免,當然現在郭大人的處境也可以輕鬆化解,不過現在時機不是很成熟,暫時不宜實施而已。”

趙頊現在最喜歡的便是王靜輝能夠說出“此事可以輕鬆化解”的話語,彷彿自從認識王靜輝以來,自己想他提出的任何問題還沒有他不能完美解決的,這也是英宗趙曙非常讚賞王靜輝的地方,不過潁王趙頊也同樣很憎恨王靜輝這吊人胃口的本事,但他還是問道:“策將安出?”

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407章 補給第312章 反治第300章 反對第87章 戰報第310章 衝突第300章 反對第391章 突襲第113章 推銷第287章 九味居條款第92章 郵政第223章 收帳第364章 伏兵第301章 設套第122章 曹太后第394章 生疑第133章 莫測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395章 內訌第159章 命苦第202章 攻守第8章 起步第236章 人情第260章 紅利第364章 伏兵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374章 創意第303章 縱橫第298章 憂心第226章 改變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324章 淡出第292章 西征第247章 水利第192章 難耐第370章 誘導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202章 攻守第57章 天機第174章 質疑第66章 互援第286章 契機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52章 尾巴第426章 圈套第354章 圖利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96章 吏治第333章 緩兵第356章 圖謀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84章 公益第38章 收徒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34章 波瀾第359章 責問第57章 天機第19章 蜂窩煤第77章 兩難第191章 風滿樓第280章 毒藥第201章 追殺第33章 拜訪第80章 參謀第261章 答辯第425章 正名第423章 抽血第369章 奴隸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11章 手術第347章 賀壽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93章 病危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312章 反治第68章 平息第70章 漸變第180章 默契第71章 奇思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403章 稅法第139章 關節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17章 見面第137章 試探第49章 彌合第260章 紅利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229章 軍費第71章 奇思第413章 清單第29章 文化產業第204章 激將第266章 有別
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407章 補給第312章 反治第300章 反對第87章 戰報第310章 衝突第300章 反對第391章 突襲第113章 推銷第287章 九味居條款第92章 郵政第223章 收帳第364章 伏兵第301章 設套第122章 曹太后第394章 生疑第133章 莫測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395章 內訌第159章 命苦第202章 攻守第8章 起步第236章 人情第260章 紅利第364章 伏兵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374章 創意第303章 縱橫第298章 憂心第226章 改變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324章 淡出第292章 西征第247章 水利第192章 難耐第370章 誘導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202章 攻守第57章 天機第174章 質疑第66章 互援第286章 契機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52章 尾巴第426章 圈套第354章 圖利第402章 劍拔弩張第96章 吏治第333章 緩兵第356章 圖謀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384章 公益第38章 收徒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34章 波瀾第359章 責問第57章 天機第19章 蜂窩煤第77章 兩難第191章 風滿樓第280章 毒藥第201章 追殺第33章 拜訪第80章 參謀第261章 答辯第425章 正名第423章 抽血第369章 奴隸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11章 手術第347章 賀壽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93章 病危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312章 反治第68章 平息第70章 漸變第180章 默契第71章 奇思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403章 稅法第139章 關節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117章 見面第137章 試探第49章 彌合第260章 紅利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229章 軍費第71章 奇思第413章 清單第29章 文化產業第204章 激將第266章 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