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李代桃僵

雖然條件非常苛刻,但總比滅國要好的多,況且連阿里提也覺得能夠達成和談也是非常不可理解,不過這就不是他所考慮的問題了。

就在阿里提歡欣喜悅的慶幸能夠在最後關頭把宋朝的戰爭猛獸關進籠子裡的時候,王靜輝和皇帝趙頊卻在御花園中非常不地道的盤算這次從阿里提身上刮出多少錢來。

● тt kдn● C〇

“看來阿里提還是非常有眼光的,滿朝重臣當中,阿里提送給愛卿的禮物是最重!”皇帝趙頊笑着說道。

王靜輝不可置否的笑着說道:“臣可是代表聖上與他和談的,阿里提若是不送禮,那就不要想快速的達成協議。況且臣家中豐腴的很,要想打動臣的禮物自然要讓他更加費心一些。這次算算從阿里提身上搜出了這麼多財貨,差不多估算出來怎麼也有個二百萬貫了,這下聖上的軍費就更加充實了些,要知道青苗法全國一年的收入也不過是纔不到三百萬貫而已,幾天之中阿里提便給大宋送上了一年的青苗錢!”

“朕已經派遣武寧軍、彰信軍、忠正軍、振武軍和雄信軍等各部,或是全軍開拔,或是從中抽調精銳,日夜兼程趕赴西北進行增援。而後糧草各種輜重也是源源不斷的轉運到西北。愛卿爲朕爭取了二十天時間,實在是難得了!”皇帝趙頊說道。

“臣在西北還有一定地糧食儲備。也好減輕朝廷轉運千里的負擔,不過即便準備的如此妥當,聖上也要做好接受不測的準備……”王靜輝臉色有些沉重的說道。

“難道西北還有什麼變數不成?!”皇帝趙頊看到王靜輝的臉色並不好看,所以關切地問道。

“一切變數皆源自於契丹的對此的態度,契丹雖然日漸末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實力絕對不可以小覷。西夏人口總和雖然不及陝西四路人口多,更無法和我大宋中心城市的人口數量相比,但是它的國土面積卻相當於我大宋的六分之一,而且不同的是它的地貌多是草原、沙漠,所以有着極爲特殊的狀況。”王靜輝說道。

“這與契丹有什麼關係?!”王靜輝所說地他都知道,但是半天也沒有從中看出有什麼不對。

“聖上可曾記得西夏地形圖?臣以爲西夏的精華部分分成四個部分──分別以興慶府嘉寧軍司、以黑山威福軍司爲中心的河套平原和以甘州、涼州爲中心的河西走廊。這四個地區嘉寧軍司以爲我手,興慶府因爲平夏之戰中心,爲王韶、種諤兩面進軍多半也會落到大宋的手中,以甘州、兩州爲中心地河西走廊距離王韶部非常近,但那裡除了党項人之外同樣也有比較強大的敵人──回鶻、吐蕃。當然充滿最大變數的還是在黑山威福軍司,那裡距離遼國實在是太近。”王靜輝說道。

王靜輝所說的令皇帝趙頊感到有些不解,因爲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河套平原”與“河西走廊”這兩個詞,事實上大宋建國比西夏早四十年左右,而且還統治過西夏。但能夠有效控制的地區也就到興慶府,後來西夏李元昊造反成功,宋朝地勢力退出西北,爲陝西四路抵抗。由於有過這樣的歷史,所以宋朝君臣時至今日對於西夏的情況瞭解也就僅限於嘉寧軍司、龍州一線地前線。和從來沒有攻打過的興慶府。

“河套平原”與“河西走廊”可是後世地理中非常有名的地區,只要接受過初等教育的人就算不知道那裡有什麼物產,也都知道那裡在中國的西部也是非常富饒的地方。而現在的興慶府就是後世有着“塞外江南”之稱的銀川。這兩個地區的名字在宋朝還沒有形成,但王靜輝卻不能不重視,他對情報局地工作中,其中就着重強調過讓情報人員將這兩個地區的歷史和現狀給搞清楚,然後發送回來。諸如王安石和司馬光這樣的朝廷重臣是完全有權調閱這些情報的,但是王靜輝卻沒有看到過他們借閱過,無奈之下他曾隱諱的向樞密使文彥博提起過,還將整理好的情報節略呈送給文彥博,不過卻沒有下文了──宋朝君臣眼中看到的恐怕也只有興慶府了。殊不知戰爭的根本目的便是獲取資源與空間,要是打仗滅國卻連對手的家底都不知道,那還打個什麼勁?!

王靜輝看見皇帝趙頊的模樣便知道他事先隱諱的向大宋統治高層提出的西夏戰略情報被忽視了,這支預防針已經失效,心中只能搖頭嘆息。他只有從旁邊的樹上折下一段枯枝,在地上簡略的畫出一幅西夏全圖。

“所謂河套平原是指流經西夏的大河在北部轉彎處,核心便是黑山威福軍司與順化渡。在這裡大河分出了兩個枝杈,由於大河中泥沙含量非常多,但是在這個轉彎處河流流速降低,所以在這裡形成了一塊非常豐美的平原,這裡放牧耕種都是非常適宜的,不過耕種更加划算一些,因此也就成了西。夏重要的產糧區。而河西走廊則是在祁連山與沙漠之間的一段區域,在這裡核心是涼州、甘州、肅州、瓜州和沙州五州,由於這裡有祁連山脈的雪水充足的灌溉,是爲最主要的畜牧區。”

王靜輝站起身來對趙頊繼續說道:“由於我大宋最是缺乏馬匹和牲畜資源,所以在臣所主持的情報局工作中,重點便是對河西走廊的情報蒐集,而河套平原地理位置過於靠北,中間不僅隔着李清的屬地,而且還有廣闊的沙漠,通行不易,所以收集情報比較困難。只是有些大概地當地情況,還不足以作爲軍事行動的重要參考依據。”

皇帝趙頊看着地上的簡圖說道:“愛卿所擔心的便是這兩塊地方吧?對此愛卿有什麼建議?”

王靜輝說道:“河套平原距離遼國的西京道非常近,遼國的天德軍就在河套平原地東部,所以在平夏戰爭中,遼國若是突然出兵必然是從天德軍出發佔領河套平原,這裡是主要的產糧區。也是遼國最爲需要的,到時候我大宋軍隊有沙漠所隔,而即便是從興慶府出發也是路途比較遙遠,恐怕在河套平原上的爭奪大宋會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是無功而返。這裡需要聖上和各位大臣事先要進行商議,進行取捨,遼國雖然是在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是否在河套平原歸屬問題上與遼國一爭,甚至是發生軍事衝突。這些所引起的後果都要細細商量,否則以西北戰場據汴都之遙遠,到時候真的等事情發生了,那就什麼都太遲了!”

皇帝趙頊點點頭說道:“愛卿之言朕深以爲然,這河套平原確實是一容易挑起宋遼紛爭的地方。朕會加以關注的!不過適才聽愛卿之言意猶未盡,恐怕河西走廊纔是愛卿所最爲關注地吧!”

王靜輝點點頭說道:“不錯,河西走廊正是臣所關注的焦點,也是關係到平夏作戰的關鍵!”

“党項於真宗鹹平六年就曾一度佔領涼州,仁宗天聖六年攻取甘州。十年再度攻佔涼州;景祐三年又連克肅、瓜、沙三州,遂奄有整個河西走廊。西夏在立國之後,在其東北、東南地區先後與我大宋、遼國、吐蕃征戰不休。但是這河西走廊地區卻甚少發生戰爭,由於其環境安定,加之土地豐美,是以耕種放牧兩相宜,不過因爲這裡是少數民族尤其是遊牧民族的聚集區,西夏在這裡雖然有着非常完備的農田水利政策,無奈民風已成,所以糧食產量雖高但絕對不是西夏最重要地產糧區。”王靜輝停頓了一下說道:“臣以爲,昔漢人取之號爲斷匈奴右臂。德明立國興靈,不得西涼則酒泉、敦煌諸郡勢不能通,故其畢世經營,精神全注於此;當党項穩定河西全境後,控制伊西,平吞漠北,從此用兵中原無後顧憂矣。”

“愛卿以爲這次平夏,党項人還有西遷河西走廊的可能,然後圖謀東山再起麼?朕是不會給党項人這個機會的,既然愛卿這麼重視河西走廊,那大宋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河西走廊!”皇帝趙頊意氣風發的說道。在他看來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很遠,而王韶部地河州就距離河西走廊已經非常接近了,爲了能夠獲得足夠的馬匹,以便積蓄力量掃平遼國,就是再遠的馬場也不會阻隔他地決心!

“河西走廊內回鶻、吐蕃人亦以經營畜牧業爲主。長於畜牧業的党項羌人在獲得‘善水草,宜畜牧’的河西走廊後自然可以大顯身手。早在李繼遷向河西擴張時就曾想‘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然後長驅南牧。’元昊立國後仍是‘其部族一家號一帳,小族數百餘,大者千餘賬。’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党項涼州守將蘇守信死後,回鶻兵乘機攻陷涼州,擄其族帳百餘,斬級三百,殺馬匹甚衆。”王靜輝說道這裡嘴角微微冷笑的說道:“這些還算不得什麼!西夏南界橫山,東距西河,土宜三種,善水草,宜畜牧,所謂。涼州畜牧甲天下者是也。瓜沙諸州亦是素鮮耕稼,專以畜牧爲生。皇祐二年遼徵西夏,至西涼府,獲羊百萬。橐駝二十萬,牛五萬。這已很爲可觀了,而這些並非涼州牲畜的全部,上述未提馬匹,或漏載,或已被夏人逃逸徙走,不過是因爲時間比較久遠,而情報局的情報人員在那裡根基不深,未曾查探清楚,想必馬匹這麼重要的戰略物資,只可能比牛、橐駝多,斷沒有少之理,以臣的估計,馬匹數目應該不會低於三十萬匹!”

皇帝趙頊聽後心中倒吸了一口涼氣──自己的妹夫實在是太厲害了,幾乎把人家地家底都查得一清二楚。所謂河西走廊地區的情況,宋朝高層也是知道一些地。不過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麼富饒的地區,相比之下王韶奪得的熙河地區與之相比簡直是破爛一堆──熙河每年想宋庭提供馬匹不過才三四萬就已經讓君臣上下彈冠相慶了,但是與河西走廊的二十萬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現在皇帝趙頊已經開始想象自己的上百萬軍隊鳥槍換炮,全部變成騎兵馳聘在遼國的國土上地情景了!

“愛卿和朕說了這麼多,其中定有深意,愛卿。把你想說的話全說出來吧,朕不會怪你!”皇帝趙頊笑咪咪的看着王靜輝。

“平夏的關鍵便是在奪取興慶府之後,北奪順化渡,然後便全力收歸河西走廊。河套平原與河西走廊相比,大宋並不缺少糧食,而是非常缺乏馬匹牲畜,開心就好整理所以第一要務便是完整的將河西走廊全部奪過來,不要讓吐蕃、回鶻有任何機會染指。有了馬匹便有了騎兵,只要武力強大,周邊地區盡是我大宋可取之處!至於河套平原只能放給遼國。大宋的能力也只能佔據這三處富饒之地,這還要請聖上三思!”王靜輝鄭重的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雖然有些不舒服,但駙馬所說的便是事實,更何況在他的心中若是想要實現偉大的理想,便離不開馬匹。兩利取其重,不然讓回鶻和吐蕃鑽了空子,將河西走廊給瓜分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皇帝趙頊也早就知道王靜輝對吐蕃和回鶻有着非常深地戒心,他也明白。當西夏政權煙消雲散的時候,吐蕃、回鶻和大宋失去了共同的敵人,那以後便是三家爭雄的時候了。大宋自然不希望再出現一個李元昊,所以對其進行壓制是板上釘釘了!

就在王靜輝與阿里提簽訂和平協議的時候,西北古烏延城地潑喜軍大帳內則是一片愁雲慘淡──潑喜軍的創始者李清終於非常不甘心的閉上了眼睛,在病牀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李清一生功過難說,他雖然生長在西夏,但卻是一個高傲的漢人,深通軍略將潑喜軍一手訓練成党項地精銳部隊,乃至後期一枝獨秀成爲西夏最後的精銳。不過他又是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軍事將領,他心中一直是奉宋朝爲正朔地。在政治上是少有的支持與宋和好開展貿易的党項高級官員,對西夏長期以來騷擾掠奪宋境持反對態度,但是他卻碰上了一個非常寬容他的好皇帝──諒祚皇帝賞識提拔了他,並且對於他的政治主張也是採取寬容的態度。

李清這一生充滿了太多的矛盾──以漢人的身份在党項做高官;一手建立了強大的潑喜軍卻有不願同宋朝打仗;以奉“正朔”而處身西夏內部後族與皇族地紛爭之外;最可悲的是他從矢志支持秉常登基掌權,到最後被逼反出西夏……總之這一切隨着李清的黯然去世而變得並不重要了。

李清是已經死了,但他的潑喜軍今後的命運如何必須有個基調,殘存的潑喜軍依然有十萬之衆,他們雖然是宋軍的戰俘,但由於潑喜軍的威名所以今後被拆分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前提必須再提出一個潑喜軍的繼承人。

李清身死,最有出息和聲望的大兒子李泉陣前自殺,其他的兒子不是年幼便是不成器,所以李家後人沒有一個能夠贏得衆將信任的;而自李清之下的將領隨着潑喜軍崩潰和李清的逝去,都顯得格外心灰意冷,最重要的便是潑喜軍在過去的戰爭中損失比較大,潑喜軍中老將數量並不是很多。

李清的死讓富弼與種諤也心中多少有些猶豫,在他們的打算中,雖然潑喜軍是剛剛接收的降兵,但在目前缺乏兵員的情況下,這十萬潑喜軍正好是攻伐西夏的前鋒,尤其是前段時間李清寫下了討伐西夏的檄文,這多少更加讓他們放心一些。可是隨着李清的去世,潑喜軍也面臨着解體的危險,這並不是在西北主持大局的種諤和楊崇嶽所願意看到的。

“種帥可考慮動用王順,使其在短時間內來掌握潑喜軍,成爲潑喜軍新的核心,這樣我朝可真正的不費吹灰之力得十萬精兵,西北用兵軍費可剩下泰半,更加有利於抓住戰機……王順實爲在下之學生冰封,性情堅韌可承擔萬鈞之重擔,是以曾獨自一人燒燬嘉寧軍司西夏轉運糧倉,今日伏在李清麾下就是爲了他日更好掌握潑喜軍,使其分化……”

種諤在李清去世十二天之後,便在嘉寧軍司收到了王靜輝的信件,這封信件是通過情報局系統從汴都火速傳來的。種諤也曾隱約的想啓用王順來收服潑喜軍軍心,不過卻止步於駙馬的身份──若是冰封接管了潑喜軍,你駙馬豈不是有了私人關係堂而皇之的進入軍隊了麼?!

第414章 做戲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430章 相聚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318章 藉口第400章 女直第369章 奴隸第110章 蟻穴第96章 吏治第229章 軍費第352章 尾巴第119章 體檢第384章 公益第383章 取捨第75章 兼容幷蓄第365章 叛亂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8章 文聯第183章 情報第187章 烽火第82章 結婚第132章 宿命第12章 算賬第349章 道義第135章 互算第35章 演戲第389章 貿易第146章 傳位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38章 收徒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84章 野心第64章 懇求第412章 抉擇第129章 銷路第150章 賭局第419章 志向第427章 廉政第422章 根本第73章 獻寶第398章 脅迫第329章 削藩第426章 圈套第22章 想法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19章 蜂窩煤第59章 潛移默化第413章 清單第27章 新年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124章 財源第414章 做戲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212章 正名第140章 和平第434章 定局第115章 退讓第295章 主戰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271章 重建第411章 功成第380章 功成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50章 進策第414章 做戲第61章 雨至第186章 漂白第192章 難耐第148章 風起第329章 削藩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93章 病危第122章 曹太后第78章 制舉第78章 制舉第146章 傳位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188章 實力第28章 文聯第70章 漸變第5章 競拍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51章 乘風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45章 急招第115章 退讓第82章 結婚第99章 包公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41章 點撥第347章 賀壽第228章 渴望第65章 反覆第13章 理由第212章 正名
第414章 做戲第361章 新變法派第430章 相聚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318章 藉口第400章 女直第369章 奴隸第110章 蟻穴第96章 吏治第229章 軍費第352章 尾巴第119章 體檢第384章 公益第383章 取捨第75章 兼容幷蓄第365章 叛亂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8章 文聯第183章 情報第187章 烽火第82章 結婚第132章 宿命第12章 算賬第349章 道義第135章 互算第35章 演戲第389章 貿易第146章 傳位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38章 收徒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84章 野心第64章 懇求第412章 抉擇第129章 銷路第150章 賭局第419章 志向第427章 廉政第422章 根本第73章 獻寶第398章 脅迫第329章 削藩第426章 圈套第22章 想法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19章 蜂窩煤第59章 潛移默化第413章 清單第27章 新年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124章 財源第414章 做戲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212章 正名第140章 和平第434章 定局第115章 退讓第295章 主戰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156章 股東大會第271章 重建第411章 功成第380章 功成第388章 風雨欲來第50章 進策第414章 做戲第61章 雨至第186章 漂白第192章 難耐第148章 風起第329章 削藩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93章 病危第122章 曹太后第78章 制舉第78章 制舉第146章 傳位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188章 實力第28章 文聯第70章 漸變第5章 競拍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251章 乘風第345章 殺伐西夏(九)第145章 急招第115章 退讓第82章 結婚第99章 包公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184章 掠奪的東西第41章 點撥第347章 賀壽第228章 渴望第65章 反覆第13章 理由第212章 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