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

趙葵的腳才沾地,就聽到頭上“嗚”聲掠過,一支勁箭“啪”一下釘於城樓的立柱上,不見箭鏃只露出箭桿,入木幾近寸半。

“好強勁的弓……”趙葵的一名親兵走到木柱前仔細看了一看,吐舌小聲自語:“虧得大人早一步閃開避過,沒讓此賊得逞。”

另一邊的趙勝,在李蜂頭一報出姓名的時候,就飛快地將已經裝入布囊內的鋼弩取出,急急將弓弦掛上,等他拉開弦裝上箭時,那李蜂頭已經轉達過馬頭向外跑了。趙勝可不管那麼多,估算了一下不到三十丈的距離,把弩一舉就扣下懸刀。三支無羽箭脫槽而出,直撲李蜂頭和他五十個親兵奔去。

城頭上“射中了兩個!趙都統好箭!”的歡呼沖天而起,緊接着,如雷的馬蹄聲中兩下慘叫和一陣馬嘶傳來,人們看到李蜂頭那隊人馬過去,後面多留下了兩個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的人和一匹腳步蹣跚的馬,馬上的一個賊兵跳下地,徒步向遠處狂奔,那匹馬勉強走了幾步便轟然倒下。

細微的“嗒,嗡”兩下輕響,城頭暴起的歡呼和城外的慘叫馬嘶,蹲身未起的趙葵吃了一驚,擡頭看時,才發現趙勝對着自己眯眯的笑。

趙葵不由問道:“射中兩個,怎麼可能?趙都統可是用弩射殺了李蜂頭麼?”

趙葵的親兵走過來扶起主官,信口回答說:“李蜂頭那廝命大,正好有兩個賊兵衝過爲他擋下了三支箭,否則這惡賊哪還有命在。”

趙葵嘆了聲“可惜”。忽然奇怪地問道:“三支箭?!你是一發三箭?怎地以前從沒聽人說起過都統有如此高明的射術?”

連着三個問號說完。往城外看了一眼,驚道:“咦,三十餘丈吶,三箭都射得這麼遠……哦原來是用手弩……咦!”趙葵低頭看清趙勝手上提着的手弩。不由更覺得寺怪,上前一步伸手叫道:“借與本官看看,這是何處弓弩坊所制地強弩。”

從萬般不捨地趙勝手裡半拿半奪的取來手弩,上下翻看了一遍後。趙葵自語道:“雙木,這兩個字好熟,好似經常聽人在耳邊說起過的……”

“雙木?啊,小的想起來了。”扶起趙葵地親兵叫道:“是做出‘香鹼’、‘蚊香’諸般物事的鋪子……”

趙葵也恍然道:“不錯,本官也想起來了,雙木商行鐵匠作坊所制的刀具天下無雙,其所屬各家商鋪遍佈臨安、福建路,特別是他們珠子鋪出售的仙人鏡、水晶杯、萬花筒乃不可多得地奇珍異寶。呵呵。這麼說來,趙都統這具手弩是由雙木鐵匠作坊內的高手匠師所制的了?不知趙都統能否割愛……”

趙勝聽了趙葵的話。開始還洋洋得意地不住點頭,一臉與有榮焉地向圍攏來觀看這把鋼弩的士卒們擺出驕傲的樣子,挺起胸膛環顧左右。但趙葵最後那“能否割愛”四個一出口,慌得趙勝連聲大叫:“不不,不行,這可是下官花了一千多近兩千貫銀錢,方求得……”

趙勝猛然搶上兩步。一把將手弩從趙葵手上奪回,緊抱入懷中護好,說:“……好友,也是從前的官長陳君華將軍……”趙勝艱難地吞了口唾沫,遲疑了片劑,才接着道:“……求陳將軍好不容易購來防身保命的利器,還指着它立幾個大軍功升轉。誰也別想從我趙勝手中把它弄走。”

已經四十四、五歲地趙葵,從十一、二歲就隨父親在軍中生活,小小年紀時便向將士們學習騎馬射箭,練出了一手好箭法,他立志要像父親那樣,殺敵立功,保衛國家。三十多年的軍旅生涯中,不用說也清楚持有利器地戰士活命機會更多些。在戰場上的人,己方戰敗或是自己戰死了,那是命該如此沒話說。但只要能夠活下來,再加上打了勝仗,就一定會有功勞、封賞,即便得不到功勞封賞,能活着領到薪餉養家總好逝……搖搖頭,甩掉不吉利的想法。

趙葵此時見到有如此好的強勁手弩在面前,雖然自己還沒試過此弩好在何處,但僅看連趙勝這等對箭術只有半桶水的蠻漢都能一發三矢,且遠在三十餘丈還三矢中的地情況看,這把手弩就算不是極品寶物,也可稱得起是上等利器了,哪肯就此輕易放過。

想起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夏天,自己受父親之命,帶一軍兵馬從襄陽出發,護送國寶”天聖銅人”回臨安。那時,就是因爲遇上連下了一個多月的陰雨,把自己所用地強弓及軍中的弓箭全都泡壞,險些失手把那件重達數千斤的國寶被劫走。那時出手搶奪國寶的有金狗、西夏,還有想要趁火打劫的三山五嶽綠林好漢們,若非各地官兵和江湖上的俠義英雄相助,後果當真是不堪設想吶。最後,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千辛萬苦的把“天聖銅人”運抵臨安,一軍兩千五百人的襄兵只剩下了不足一千筋疲力盡、人人帶傷的殘兵,趙葵也足足休養了四十多天,才恢復回到襄陽父親的任所覆命。

“如果,當時有這種用鐵製成弓的手弩,我們哪會那麼狼狽,說不定能把前來行動的金狗、西夏高手和各路綠林盜賊們都殺個精光呢。

我那些親如兄弟般的襄兵弟兄們也不會爲了保護國寶、救本官於險境死傷那麼多了。”趙葵暗中打着主意,表面上堆起一副十分誠懇的笑臉慢慢向趙勝走近:“嘻嘻,趙都統啊,本官也不是強要向你白白索取,出錢轉讓與本官如何……哎,先別急,本官出兩千貫,不讓你蝕和,“兩千五百貫,有多了咖……那好,三千貫怎麼樣,賺去一千多貫吶,不少了吧?”

趙葵往前走一步。趙勝往後退一步。保持警惕注視這位提刑官,始終相隔三尺的距離不讓趙葵靠近,嘴裡卻是怎麼也不肯鬆口:“我說提刑大人吶,不是趙勝不賣大人您的面子。實在是我老趙這樣地蠻漢沒讀過書不識字,再無其他升遷轉官之途,想要靠它保命立功,多得些封賞養完且又愛它精巧強勁。萬分難捨啊,不賣……不賣……唉,別再說了,此等利器,就是大人出到四千貫,我老趙也是不願賣地……”

城上由趙葵所率來援的雄勝軍宋兵和趙勝所率從彎頭撤回的軍卒,看到兩位主將在這剛打退敵人,還有許多善後事宜都沒處理的時候。正事不去辦,卻於此似孩子爲了一件玩具般地討價還價。不由大起好奇之心。特別是有些沒見過趙勝鋼弩威力的雄勝軍將士們,紛紛從遠處擁過來,向同袍打聽是怎麼回事。當他們知道了只是爲一具手弩而起的事由後,失笑的同時也都想看看這具引得兩位將帥俱想要地,到底是如何好法的手弩,不由得起鬨怪叫:“趙都統,既然不肯轉賣與提刑大人。不如將出來讓大家都看一下,把這手弩的好處也與衆軍將講講,讓大傢伙也長長見識啊。”

三千……不,就是出四千貫還不願賣,這等於把話說死了,趙葵嘆了口氣道:“你呀,真是個只認死理的蠻人。唉,本官也不再勉強了。但,將出來讓本官仔細看看,試射一回,讓大家知道一下它的威力,這總可以吧?”

趙勝:“這個……”

“這樣也不成麼?”趙葵臉色一變。

趙勝吞吞吐吐地回答道:“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手弩所用的,乃一種持制箭矢,一支須得一貫半上下,還不肯多給,這把弩只配了三匣九十支。上次在彎頭時用了三支,找回後因箭桿折斷沒法再用了。末將怕將再有箭矢損壞後,一來難以修復,二則購取不易,此後會沒矢可用吶。”

一位叫魏顯忠的裨將“哇”地一聲大叫,喊道:“城壕上還有一架破橋沒被賊兵收走,小的們,放出吊籃,本將軍去城下將趙都統地三支箭取回,讓提刑大人裝上弩裡再射一次,也叫大傢伙看到這具手弩的威力。”

此時李蜂頭地軍兵已經全部撤過運河,城下除了躺下的人馬屍體外,再無一個站着的人和馬,靜悄悄地一片寂靜。

趙葵當即喝道:“好,放出吊籃,讓魏將軍下城去。弓箭手搭箭戒備,以防萬一。”

魏顯忠無驚無險地取回三支無羽箭,真如趙勝所說的又有兩支被馬踩折,只從馬身上拔回的才還能使用。

趙葵接過那支箭仔細看了一會,嘆道:“嗬,傷了人馬後還不損分毫,鋒利如常,比我朝大內作坊中所制的點鋼箭鏃強多了。嘿,箭桿粗細如一,打磨油潦得如此光滑,確是少去了很多破風的響聲,箭速可增加不少。唔,果然與別地箭矢大爲不同,難怪會須一貫五百文錢呢。這是血槽了,想來其鏃端扭了這麼半轉,便是爲了省去箭桿上的尾羽,以利射出的箭能準確地擊中標的罷,這位匠師倒也是個心思靈巧之人。趙都統,你說要將箭靶設於何處方好?”

“嘿嘿,趙大人看着辦就是,不如將弩交與大人自去射擊,無論箭靶放於何處都可,儘管放膽射去便是。”趙勝此時沒了失弩的顧慮,心情大好之下,嘴裡的話信口而出。

“哦,這麼說起來,這把手弩可以似普通弓箭般隨意而射的了?”趙葵帶着不信的神情,有點懷疑地問了後,向親兵吩咐:“去取箭靶立於城下,二十丈、三十丈各豎一個。弩來,本官是得好好看個仔細,此後也好向雙木商行的主人情商購上幾具。”

趙勝把手弩遞到趙葵手上,笑道:“大人菲是真能與雙木商行的東主結交,看在今日借弩與大人的份上,也幫末將再買上一具同樣的強弩,並求他們多賣些箭矢相配。如何,這要求不過分吧?”

趙葵:“好,真能與雙木商行的東主結交上時,必定爲你多討些人情。”接過手弩再仔細看了好一會,籲出口氣說:“令人不解啊,這塊作爲弓用的鐵板。他們是如何打製成如此均勻的。那得花去多少鐵料、人工,怪不得啊怪不得,按本官看,只收你趙都統一千多不到兩千貫錢。是便宜了你這廝,說不定他們還要因此而虧本呢。說,是否有雙木商行地熟人,由其出面爲你買到此物地?本書轉載ㄧбk文學網wαр.1⑥κ.сΝ”

趙勝吐了吐舌頭。裂嘴笑道:“大人說得是,現時雙木商行的東主林飛川,是末將以前上官陳君華的異姓侄兒,就是央人帶信去求了陳大人,好不容易方購得這具手弩。陳將軍叫人將手弩交給末將時,吩咐不得隨意向人說出鋼弩是雙木商行賣與我的……哎喲,這下糟了,若是……”

“你早年地上官。陳君華?趙都統是說,那位早年威震荊湖、江南數路的‘霸王槍’。現時除登、萊、海寧三州兵馬都軫轄的陳君華?那可是位英雄人物,本官心儀已久,只是一直無緣相見,想與他結交也沒這種機會。”趙葵眼中射出嚮往的目光,臉上一片莊重地神色,嚴肅地向趙勝問道:“趙都統不會弄錯吧,他給出一具手弩。會要收取老部下的銀錢,這不是太過……”

“住口,趙大人不得對陳大帥不敬。”趙勝喝道:“否則,休怪趙勝要得罪大人。”

趙勝竟然敢對自己喝叱,趙葵一怔,擡頭看趙勝,發現他真的是怒容滿面,心知剛纔信口而出的話不妥,連忙躬身拱手:“本官失言,在此賠過不是。”

趙勝連忙回禮:“趙大人,對陳大帥最好慎言,我大宋大軍中有不少都統、統領和統制及將佐、隊官都是陳大帥過去的部下,對大帥有如父兄般的尊敬,容不得別人對大帥……唉,這麼說罷,有人性子比趙勝暴烈數倍,聽不得半句對陳大帥的壞話,聽到後會奮起與大人拼命的。”

“英雄,能得所屬敬如父兄地將帥纔是真正的好將帥,無論如何要想辦法見上這樣地英雄人物一面。”這樣一想,趙葵不平的心情安寧了,向趙勝道:“多謝趙都統良言,本官記住了。來,我們試弩去。”

鋼弩的強勁、精巧密合、機關的牢靠靈活,射出箭矢的準確,這些都比官府作坊裡所撥出到各軍中使用,粗製濫造的手弩不知強過多少。

讓趙葵和軍將們讚歎,也令衆人心癢難熬。——三3瀝自此,陳君華和林飛川這兩個名字牢牢記在了趙葵心裡,更是想盡早與陳君華和他那位東主侄兒見上一見,決心要與這兩位奇人結識相交。

第二天是十二月十二日,今天和昨天一樣出了大太陽,讓趙範和趙葵兄弟倆不解的是,直至天時近午,還不見李蜂頭軍有攻城地跡象。趙氏兄弟和一衆將領實在摸不透李蜂頭搞什麼鬼,各自到三個城上巡視,一面也爲帶到城內的荊襄、雄勝、寧淮、武定、強勇五軍及各部軍兵卒鼓氣。

吃過午餐,趙範和趙葵聚到一起,交換了一下上午巡視各處所見,都沒發現什麼異常的地方。二人正沒做理會處,有一位大城西門裨將來報:“天長都統制張璟,奉命率制勇軍押運糧草來本州助戰,於西城外五里被李蜂頭軍所阻,派人前來求援。”

趙範兄弟大喜,心知李蜂頭定然是探知了援軍到來,所以沒在今天攻城。當下更不怠慢,馬上招齊兵力最多,指揮最靈便,他們自認戰力最強,也是他們從小就在一起戰鬥,最得力的荊襄軍出大城西門,在城外列陣相候。準備李蜂頭軍一旦和天長軍接戰,就來個前後夾擊,狠狠地打一仗,將李蜂頭打痛。

李蜂頭軍攔阻在城西的是賊將桑青、鄭祥,他他帶所部不到四萬賊兵,意圖攔擊打垮天長來的援兵,沒想到還沒動手,就受到兩方面的威脅。而城內的宋軍出來後,天長軍也開始向前移,大戰一觸即發,想來想去,桑青、鄭祥覺得在這種兩面受敵的情況下實是沒把握取勝,只好約束部下不得妄動,眼睜睜的看着天長軍一萬五千多人護送大批貨物安然進入揚州城中。

這次天長制勇軍有三個軍一萬五千人,加強了城內的防衛和機動出戰的兵力,趙葵與哥哥商量後立即調整各部軍伍,讓戰力稍遜的幾個軍上城頭負責城防,把能戰的荊襄軍、寧淮軍、和趙勝彎頭帶回的寧楚軍勾抽出來,以備隨時出城與李蜂頭賊兵交戰。趙氏兄弟都很明白,守不是保有城池的好辦法,在守城的間中,還須主動出城與敵戰,大量消滅來敵的有生力量,才能更好地守住城池。

天長制勇軍此次還隨軍運來了兩千多石糧食和六千餘束草料和不少柴薪,使得已經很緊張的糧草稍許寬鬆了點。也令城內軍民緊張的心情大爲緩解,軍心、民心都有一定的振奮,認爲朝庭對揚州很在意,一定還會有其他的援兵陸續到達。

十三章十四章第十七章二十章 三第二十二章第九章第十三章十三章 一第二十六章第5章 下第3章 一第17章 上第7章 二第8章 上十五章 二第9章 一第二十三章第3章 一第二十六章十一章 二二十四章二十四章 二二十三章二十二章第5章 二第3章 一第3章 上第8章 一十六章十五章第九章第十五章十二章 一第十一章第5章 下第4章 下十五章 一二十四章 一第6章 三第9章 二十八章 三第7章 下第7章 二第6章 一第24章 三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四章十八章十四章 三第17章 上第1章 下十二章 三第十六章第三章第十章十七章第一章二十章 一第5章 上第十三章第1章 上十九章第十章二十一章 三第十一章十七章 三二十一章 二十五章第十五章十七章 二第七章第3章 上十三章 二第2章 一第24章 四第24章 四第7章 三第二十二章二十六章 三二十六章 三二十六章 一十一章 一第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五章十九章 二第十五章二十章第5章 一第九章十八章 一十七章 三第十二章第十九章第2章 上十二章第八章
十三章十四章第十七章二十章 三第二十二章第九章第十三章十三章 一第二十六章第5章 下第3章 一第17章 上第7章 二第8章 上十五章 二第9章 一第二十三章第3章 一第二十六章十一章 二二十四章二十四章 二二十三章二十二章第5章 二第3章 一第3章 上第8章 一十六章十五章第九章第十五章十二章 一第十一章第5章 下第4章 下十五章 一二十四章 一第6章 三第9章 二十八章 三第7章 下第7章 二第6章 一第24章 三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四章十八章十四章 三第17章 上第1章 下十二章 三第十六章第三章第十章十七章第一章二十章 一第5章 上第十三章第1章 上十九章第十章二十一章 三第十一章十七章 三二十一章 二十五章第十五章十七章 二第七章第3章 上十三章 二第2章 一第24章 四第24章 四第7章 三第二十二章二十六章 三二十六章 三二十六章 一十一章 一第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五章十九章 二第十五章二十章第5章 一第九章十八章 一十七章 三第十二章第十九章第2章 上十二章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