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與李綱孫立論武

今年李綱正準備參加會試,繼而再參加殿試。他先過來拜見父親的好友宗澤大人。

盧俊義讀過歷史知道李綱今年中得進士,且被授官爲鎮江府教授。

隨拱手道:“盧某雖一介武夫,鄉間地主而已,但看得出賢弟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今番殿試,必然高中,如若不中,盧某願以萬貫家財賠付。”

因李綱長於策論、短於詩賦,心中忐忑不安今番能否高中,得到此吉言,大喜道:“借兄長吉言,此番如若金榜題名,李綱感激不盡。”

盧俊義哈哈大笑道:“賢弟要對自己有信心,寒窗苦讀十餘載,今朝成名天下知,此番高中乃是情理之中。”

李綱大喜:“對,正是寒窗苦讀十餘載,今朝成名天下知。盧兄說出此等話語,可有意仕途否,你若入仕,乃朝廷之福。”

盧俊義笑道:“愚兄家大業大,先祖留下的產業要人打理,報效朝廷無能爲力,只能在鄉間爲困苦百姓做點小事,爲朝廷賦稅做些貢獻而已。”

李綱嚴肅道:“兄長休要妄自菲薄,我大宋地不如秦漢唐,亦不抑土地兼併,爲何百姓富庶,國家富庶,乃是我大宋以商立國重視貿易所致。昔日管仲、陶朱公都是巨賈富商也不妨他們大賢之名,若義兄能以國家百姓爲念,誠實經營、勤勞致富、不偷稅漏稅也是賢能啊。”

盧俊義心中自有計較,不好當場說出對這大宋朝廷的不滿,只得點頭稱是。

旁邊站着的漢子,面色蠟黃絡腮鬍須身高八尺,身背一個虎眼竹節鋼鞭,竟然是病尉遲孫立。按照那水滸傳上所寫,這位武功不亞於梁山五虎將的頭領,卻屈居地煞行列,但他不愧地勇星之名,屢挑強敵,最後徵方臘十人損六七人他卻全身而退。

孫立此次來正是受周侗推薦,給宗澤做登州兵馬提轄。

宗澤見孫立相貌威武、武功高強、兵法嫺熟,大喜得此英才並大謝周侗。

盧俊義暗想,自己以後在梁山肯定能得到登州系(解珍、解寶、孫立、樂和、鄒淵、鄒潤、孫新、顧大嫂)的支持,因爲孫立乃周侗師弟的徒弟,也算的上是盧俊義的師弟。如從此多加聯絡,到解珍、解寶上山之時已經是三年以後的事情,而那時盧俊義和登州系的交情已經早趕上宋江和他們的交情。另外鐵棒欒廷玉是孫立的同門師兄,也算是盧俊義的師弟,以後這個萬人敵欒廷玉也有可能被盧俊義收服。

上述幾點結合起來,讓盧俊義很是看重和孫立的交情。

孫立知道盧俊義是自己師兄武功高強又是河北第一大財主,也刻意結交。盧俊義和孫立相互吹捧起來。兩人在武藝上有好多共同見解,聊到投機處,相約日後要多多切磋一下。

這時李綱也加入二人的交談中,原來這個時代很多文人還按照孔子六藝“詩、書、禮、樂、射、御”來發展自己成爲文武雙全的人物,像之前的范仲淹、韓琦後世的岳飛、陸游、辛棄疾、文天祥都是文武雙全的傑出人物,這李綱也不例外,不但政治才能了得,武功也初窺門徑,戰場騎馬廝殺力有未逮,但劍法很好,自保有餘,比起那宋江之流也好上很多。

這時,宗澤周侗這兩個老頭已經結束兩人之間的談話,加入了盧俊義三人的談話。

宗澤以前在大名府館陶縣任過五年的縣尉兼攝縣令職事,對大名府甚爲熟知,跟盧俊義的父親也有交情,把盧俊義當成世侄看待。

本來想問盧俊義文武全才,爲什麼不爲朝廷效力。話到嘴邊又咽了下來,宗澤突然想起來自己的老友是怎麼慘死在宋遼戰場上的,俊義這孩子因爲父親不清楚的歷史問題一直做不了官,真是屈才,又想起來自己的遭遇,嘆了口氣。

這五人都是武藝出衆之人,聊起武功來都頭頭是道,一時技癢,擇日不如撞日,一行人前往周侗曾經教過的御拳館切磋。

御拳館人員看曾經的天字號教頭來了,忙熱情接待。

這御拳館,真不愧爲皇家培訓保鏢的地方,設施真是齊全,各種兵器練功器械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一些和後世的健美器械相仿。

五人相互的切磋吸引了很多當時在御拳館學習的朝廷武將。

周侗和宗澤兩個老頭的切磋沒有人愛看,兩個老人家都怕誤傷對方,所以都打得很慢,沒有趣味。

而盧俊義一人對戰孫立李綱二人實乃一場惡戰,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先是盧俊義和孫立對戰,李綱在旁邊觀看。盧俊義手持一根齊眉棍,孫立還是用老兵器鋼鞭。盧俊義記得昨天周侗對他講的那些話,所以出手先穩後快,頭六七十個回合,你來我往,戰作一團,勢均力敵。

盧俊義這棍時而從裡上削向下削,時而中平正直,時而擋磕對方兵器,時而以己棍梢粘纏對方鞭梢,或向右劃弧格開對方鞭梢;或圍繞對方兵器梢旋轉劃圓,使其末梢不能逃離。勁力纏綿不斷,沾連粘隨,一得機勢即劈滑對方兵器或手。遇到盧俊義那綿綿不絕的棍法,孫立雖奮力抵抗,奈何手下功夫還有些不濟,眼看就要應接不暇,敗下陣來。

旁邊的李綱手握三尺長劍,暗想自己一人定鬥不過盧俊義,可能不出二十回合就會敗下來,但很想討教一下這河北三絕的武功,不如去助孫立一臂之力。於是李綱把劍跳入圈中。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孫立和李綱的兵器還是有些短了。盧俊義的棍時刻在他們身邊轉悠,而他們的兵器卻近不了盧俊義的身。就這樣,也給盧俊義莫大的壓力。

這兩人絕非庸手,也是善於把握機會抓破綻的選手。孫立正面對撼盧俊義,李綱見縫插針的一劍又一劍,盧俊義心想如果再加入林沖,自己豈不是有點像是呂布戰三英。

但孫立和李綱初次搭檔,相互之間默契不夠。敵過一百回合後,盧俊義的棍越來越快,兩人應接不暇。突然李綱的劍被盧俊義一棍打飛,孫立一愣之間,盧俊義的棍又到了,正劈滑到孫立的手掌,孫立握不住鋼鞭,只得散手,就這樣兩人只得告負。

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十九章 破廟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二章 方臘殘部
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二十二章 救下高僧除二惡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四十五章 現世蔣瑤第二十八章 規劃擴軍第一百一零章 呼延來犯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一百一五章 鋼城萊蕪第十五章 晁蓋中箭第四十一章 金點子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對盧俊義的一些考究(常歡樂)第五十三章 宋非良國第七十六章 神化崇拜第三十五章 重整商業第五十六章 方臘謝我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七十四章 愚蠢人道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五十四章 百花公主第十九章 破廟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六十二章 大敗粘罕第九十八章 統一宋境第二十四章 高俅來犯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十二章 龐春梅第二十二章 攜美同歸第七十章 梁山軍制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三十六章 楊家復興第八十八章 青眼虎李雲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第六十五章 金軍南下第十三章 收兩美婢第四十六章 燕京往事第五十八章 聯軍指揮第四十章 收服馬靈第四十六章 惑扈三娘第十三章 王慶敗亡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四十五章 北遼滅亡第三章 明教歸附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九十二章 神醫安道全第十八章 收史文恭第六十五章 二十一條第三十一章 鼓上蚤第三十一章 大興馬政第九十一章 梁山擴軍第十三章 見到清明上河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八十五章 地道退金第五十五章 議攻高麗第九十六章 扈家歸順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三十二章 賬本名冊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十一章 潘金蓮第八十六章 晁蓋來投第四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六章 創辦玄教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一章 緩取流求第九十章 齊國律法第一百章 開國大典(大結局全書完)第五十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十四章 童貫進犯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八十章 船火兒張橫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四十五章 軍政編制第八十章 女真崛起第二十五章 兩大護法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九十章 黃門四傑第五十六章 調軍謀朝第一百二二章 又見清照第二十六章 限制明教第二十八章 白虎幫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九十一章 聖手書生和玉臂匠第五十一章 所謂冗官第五十七章 刮目相看第八十三章 開發倭地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八十二章 徹滅倭族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二章 方臘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