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趙桓議和

俊義深知趙宋皇室以及他們所心儀的重臣的德性,雖出世的荊公後人力挽狂瀾,但他們必不能善用之。這不是偏見,而是透徹到痛徹心扉的瞭解,中國自古這種君王和朝廷重臣都是主流。盧俊義來到這個時代,做爲朝廷的反對派,做爲那些人眼中的反賊,他有了充分的言論自由。盧俊義從十年前就開始在皇宮、樞密院等各個機要處安插了臥底特工,所以趙宋朝廷的一言一行都盡在盧俊義的監控之下。等靖康之恥被盧俊義洗涮後,盧俊義就會將趙宋朝廷在這場漢民族生死攸關時的表現一五一十地通過各種途徑通告天下,讓所有的漢民都清楚地知道領導他們的趙宋政權究竟墮落自殘怯懦到何種地步,讓天下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趙宋皇室再也不配領導整個中國,如同其他朝代那些犧牲本國國民利益獻媚於異族求得統治萬年清的政權都不配領導中國。

盧俊義對趙宋朝廷的預料,在以後的發展中,不禁不過分,反而顯得有些寬容了。

完顏宗望的進攻雖然很凌厲,但在王棣領導軍民的頑強死守下,並沒有佔到多大的便宜。況且,由於粘罕的西路軍被阻於太原堅城之下,東路金軍是孤軍深入。此外,在東京城內守城的宋軍在數量上已遠遠多於十萬金軍,宋軍中的精銳西北前線的軍隊以及其他各路勤王的軍隊也陸陸續續趕來。在這種形勢下,只要宋朝的君臣團結協作、同仇敵愾,是完全有機會打敗金軍的,至少是可以先在東京堅守,慢慢把金軍的銳氣耗盡,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趙桓懦弱的性格以及鼠目寸光的眼界,斷送了打敗金軍的機會。宋朝地大臣們從金國滅亡遼國的戰鬥中領略了金軍摧枯拉朽的戰鬥力,也是畏敵如虎。趙桓不相信宋軍可以打敗金軍,源源不斷到來的勤王軍隊只是增加了他求和的資本。

這不禁讓盧俊義想起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中抗戰與投降的鬥爭。“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談話,基本堅定了守土抗戰的決心。但是,國民黨副主席汪精衛則與陳公博、周佛海、高宗武、陶希聖等人公開宣傳“抗戰必亡”的投降主義論調,認爲中國根本不能承受日本地打擊,甚至致民族大義於不顧,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做了可恥的漢奸。

趙桓和他的走狗們看問題的出發點和汪精衛等人是一樣的,只看到了敵人地兵強馬壯,看不到自己一方的同仇敵愾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另外,趙桓還有一個不可告人地目的就是保住皇位,如果自己被打跑了,說準趙就會另立一個兒子,還不如先跟金軍談判,哪怕是割地賠款,先把皇位保住再說。在這個可恥的觀念下,在東京保衛戰初期,趙桓就接受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李邦彥地建議,派人去金營談判求和。

在金營,完顏宗望也陷入了苦惱之中。西路軍困於太原的城下不能來東京和東路軍會合,同時宋朝的軍隊不斷地來勤王,短期之內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了。如果進入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於後方遠在東北的金軍來說困難太大了。正好這時不爭氣地趙桓派人前來講和,便順水推舟派使者進東京城與宋朝談判。完顏宗望覺得宋朝的君臣軟弱可欺,並且很不團結,可以利用他們地弱點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他提出甚爲苛刻地條件:黃河以北的土地都要割讓給金國,並且還要宋朝賠償給金國這次南侵地軍費,宋朝必須派遣全權的大臣去金營談判。

面對這個困局,趙桓顧左右大臣:“哪位愛卿願意到金營談判?”白時中、李邦彥、張邦昌之流,鴉雀無聲,裝作耳聾。關鍵時刻,王再一次挺身而出,自告奮勇要求去金營談判議和,但是趙桓不同意,他怕王棣性格剛直,會在金營和宗望據理力爭,這樣會把他和談的大計給耽誤了,軟弱的趙桓一心只想用屈辱的條款去換來可恥的偏安。權衡再三,趙桓決定派出樞密副使李前往金營。

結果,比趙桓性格更加軟弱的李見到金兵後,嚇得說不出話來,從營門開始就只知道磕頭,跪在地上用膝蓋拖行進了談判的帳房,這樣的姿態,去談判的效果可想而知。完顏宗望理都沒有理李的苦苦哀求,直接提出金國議和的條件:一次性給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絹一百萬匹;宋朝割讓太原府、中山府、河間府的土地,並且要求選擇一個趙的兒子和一個宰相級的官員作爲人質,而且還要求宋朝的皇帝尊金國的皇帝爲伯父,也就是無論年齡差距有多大,宋朝的皇帝就

國皇

子。

完顏宗望不管趙宋朝廷如慮。撂下狠話:“如果不條件。立即攻城。並且全城地男人都要被殺掉。擄掠所有地婦女。燒燬所有地房屋。奪走所有地金銀。”

李灰溜溜地回到了東京。膽戰心驚地向趙桓報。趙桓更加心驚肉跳。李邦彥一夥人提議接受金軍地條件。趙桓表示可以接受。先把這段危機過去。日後從長計議。

王棣強烈鄙視這個“從長計議”地說法。他針對金人地條件逐個地加以駁斥:“第一條。金人所要地金銀財寶。就是現在搜刮全國地財富也難以滿足。目前在被包圍地京城?退一步說。如果拿這些錢犒勞我們地將士。肯定可以打敗金軍;第二條。要割讓地三府是國家地屏障。如果割讓出去。首都必須遷移出去。國家受很大地影響。況且趙家祖宗地陵寢所在地保州也在割讓土地之內。怎麼能夠對得起先帝地在天之靈;第三條。要求我國皇帝稱對方皇帝爲伯父。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地事情。這跟石敬這個敗類有什麼區別?另外。人質不可以派遣親王。只可以派遣一個大臣前去交涉。”

趙桓也覺得條件過於苛刻。於是問王棣:“依你之見。無論哪個條件都無法滿足。倘若金兵進攻都城。怎麼辦呢?”王棣回答:“可以派遣能言善辯地大臣。表面上與金國磋商談判。京城地將士肯定可以堅守一段時間。要求各地出兵勤王地詔書已經下達很多天。各地勤王地軍隊很快就會到達。金兵目前是孤軍深入。我們內有糧草外有救兵。金兵肯定會退回去地。到時候再談議和。金人就不敢提出這些無理要求了。”

王建議無是可行地。各地勤王地軍隊正在源源不斷地到達。金兵進攻京城也是屢受挫折。如果趙桓照王棣地建議實行。金兵堅持不了多久肯定就會撤退。但是。以李邦彥爲代表地投降派膽小怕事。極力主張現在接受金軍地條件。他厚顏無恥地質問王棣:“現在京城都已經岌岌可危。你還在乎河北地三府?皇帝地安危你都不考慮。還在乎什麼金銀財寶?只要先把金軍退回老家。剩下地事情以後再考慮!”

面對如此無恥的論調,滿的文武大臣都是隨聲附和,除了王棣一人堅持繼續作戰之外,其他的大臣都站在投降派的一邊。緊要關頭,沉默了很長時間的趙桓開了金口了:“王棣繼續統帥軍隊,把京城守好。議和的事情我自有主張,諸位愛卿不要再爭論了。”就這樣,趙桓受了李邦彥等人的妥協主張,答應了金人的所有條款。在佔有戰略優勢的情況下,被迫與金人簽訂了城下之盟,這比一百多年前的澶淵之盟不知道屈辱了多少倍,但是趙桓以坦然處之,可見這時趙宋的君臣是多麼昏庸懦弱。

盧俊義聞聽這個消息後,不禁感嘆道:“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趙宋朝廷難道沒有注意到我這隻臥榻之虎,你們如能成功地擊退金兵重振趙家聲譽,我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前去征討,而現在你們自掘墳墓,用不着我來動手,而我卻能得漁翁之利!”

爲了滿足金人提出的苛刻條件,桓以身作則,帶頭在宮廷裡面減少膳食,表明天子與衆民同甘苦共患難,並下令在東京城內大肆搜刮金銀,官府不夠的就到民間去搜刮。一時之間,京城之內,人人自危。眼看着與金國約定的繳款期限已到,只搜刮到金幾十萬兩,銀四百萬兩(所謂的民間只是平民間)。趙桓無奈,只得派一位親王和大臣作爲人質去金營求和。

此時的兒子中還肅王趙樞和康王趙構兩人在京。

此時的趙構還處於意氣風:的時期,直接找趙桓告奮勇請求作爲人質。少宰張邦昌是投降派的一員,是個貪生怕死的人,現在被拖去當人質,嚇得是涕泗交流,趙構責備道:“此大丈夫本分,相公不必如此!”張邦昌不敢拒絕皇命,只能硬着頭皮陪康王趙構前往金營。

結果趙構和張邦昌營被軟了二十餘天后,幸運降臨到了趙構的頭上。由於趙構當時膽子非常大,面對完顏宗望的瘋狂咆哮毫無懼色,使得完顏宗望認爲他不是趙的種,很可能是宋朝某大將之子冒名頂替,就將其遣返。趙桓只好命肅王趙樞代替趙構,赴金營爲人質。隨後在趙桓答應割地、賠款等要求後,完顏宗望暫時撤軍,肅王卻沒有被放還,而是被擄北去,當了趙構的替死鬼。(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作者,!)

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風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五十四章 學白人的黑三角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十九章 破廟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七章 賤貨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十五章 鄆哥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
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十一章 全民信仰第五十一章 保護我的寶貝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三十八章 喬道清敗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六十一章 東窗事發第八十八章 金軍北歸第四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七十七章 倭國忍者第三十二章 遇梁紅玉第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十六章 生擒童貫第四十五章 笨女孩第八十五章 截生辰綱第八十六章 娘子軍第十八章 以武會友第一百二四章 清照煥發第五十章 結盟方臘第四十四章 劉高之妻盧俊義的呆和能(轉載)第六十四章 倭國內亂第一章 看過水滸嗎第八十一章 混江龍李俊第四章 編排明教第六十九章 金平河北第二十七章 敲詐趙宋第六十章 擊敗宗望第九十三章 女真族滅第八十章 金再攻宋第七十九章 耗盡倭兵第一章 病關索楊雄第二十四章 黯然返鄉第一百二六章 膠東黃金第一百零六章 再夢麒麟第三十四章 田虎將亡第三十九章 秦明擺宴第六十七章 韓世忠鬥史文恭第二十四章 統一道教第八十三章 神行太保和黑旋風第九十二章 戰扈三娘第五十四章 學白人的黑三角第四十二章 童貫攻遼第四十九章 宋贖燕京第十九章 破廟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一百一一章 輕取韓滔第八十四章 整頓吏治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七十七章 金軍暫撤第六十七章 倭兵惡行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第七十三章 建設種田第二十九章 武館和三衛第五十四章 稅制改革第二十三章 攻佔浙西第七十二章 愚蠢同情第十七章 矮腳虎王英第八十七章 宋亡安逸第八章 佛教真相第八十一章 抓獲趙構第一百二五章 橫掃山東第三十八章 混血特工第五章 雞肋麒麟功第七章 賤貨第六十四章 金預謀宋第七十一章 劣等民族第九十四章 初定皇位第十章 玄教三界第七十二章 宋失黃河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十七章 破曾頭市第三十六章 榮升父親第八十九章 阻擊金兵第五十六章 麒麟春功第五十三章 林沖蒙冤第七章 入雲龍歸順第一百一三章 救下三娘第十五章 鄆哥第九十五章 智取李應第五十八章 強弓硬弩第七十八章 倭國內耗第九十四章 破祝家莊第四十八章 娶扈三娘第四十章 山東羣雄第三十五章 大刀關勝第八十七章 梁山匯英第三十四章 鎮壓鹽商第五十二章 遼國殘部第五十五章 救人閹人第八十九章 通臂猿侯健第九十七章 統一北方第八十六章 弱化官僚第五章 經營山東第五十章 張覺之變第八十二章 培養血性第六十四章 決心拯救李師師